据美国战区网站2023年10月17日报道,凌晨3点乌军使用ATACMS陆军战术导弹攻击了俄军在别尔江斯克和卢甘斯克附近的直升机机场。据乌军宣称其摧毁了九架俄罗斯直升机,其余特种装备、防空发射器、弹药库和机场跑道也遭到破坏。俄军人员伤亡达数十人。此前已经有多个信息暗示乌军获得了该导弹,但而在现场发现的子弹药和弹体残骸来看,确定是MGM-140A型陆军战术导弹进行的攻击,该弹主要是用子弹药杀伤大面积目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7eea43e4e74209a18c9ed8b027ed760.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2ea2fa47ffca17df0ea50536ca625e2.jpg)
美军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是美国陆军研制的近程战术弹道导弹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地面部队提供精确打击能力,以高精度和最小的附带损害攻击高价值目标。美国陆军于1986年与马丁·马里埃塔(现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一部分)签订了研制合同,1988年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并成功击中目标,并在随后几年里进行了严格的测试,1991年正式进入美国陆军服役。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可以从两个主要移动平台发射,包括M270多管火箭炮和M142海马斯火箭炮,其服役后就赶上了海湾战争,并获得了很多战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d6f64addf05677a93c32c1e788bfee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c73cad6f1f8fe078b82d2d36cee713e.jpg)
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编号为MGM-140,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改型,但除了BLOCK2外的型号都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外形。该型导弹长3.962米,直径0.61米,翼展0.82米,射高大于50千米,最高速度3马赫。该型导弹采用圆柱形的弹体,逐渐向圆锥状的鼻锥过渡。这种形状提高了导弹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减少了阻力,导弹的尾部有四个尾舵,提供了飞行过程中的空气动力学稳定性和控制能力,利用大西洋研究公司研制生产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进,都安装有霍尼韦尔防御系统公司H-700-3A环形激光陀螺惯性制导系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a843dd000ccd8a3ea48005923968b08.jpg)
ATACMS block I(MGM 140A)型导弹是最早的量产型号,该弹全重1.67吨,装有560千克的集束战斗部,内部装有950枚M74子弹药,射程可达165千米,1997年停产。战斗部由带动力元件的铝制外壳、前后舱壁组成。中心是一个圆柱形通道,里面是电缆线路。战斗部包含一个爆炸系统,可确保在所需时间炸开并散布子弹药。M74两用杀伤子弹药有一个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绿色薄钢外壳,内部覆盖了一个钨合金预制破片壳,配备高性能炸药和一个触发引信,杀伤半径为15米。该型导弹仅依靠环形激光陀螺仪的惯性制导系统,因此打击精度在300米左右,但其子弹药散布范围可达33000平方米,还是能够覆盖关键目标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36e17600b2e4c61367f266066ac47eb.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3f110fa9d588ab4e52221e3f6b7928a.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987f9016f9fef292a0da205acad120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7c3313f67b6b14af03bf57f45e64e8d.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26de52dec2ee9a5b50906f06725867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554a6a32080c42c37aa01505e04b7db.jpg)
ATACMS block IA(MGM-140B)导弹重1.32吨,射程300千米,射程增加主要是靠减小战斗部重量实现的,其战斗部仅重160千克,仅有300枚(一说275枚)M74子弹药。为了提高精度,该弹可利用GPS配合环形激光陀螺惯性制导系统,圆概率偏差不超过25米。1996年4月开始生产block1A导弹。ATACMS Block II/IIA(MGM164A/B)导弹都是安装反装甲BAT弹药的型号,都没有投入生产。ATACMS blockIVA(MGM-168A)导弹则换用了227千克的WDU-18/B整体战斗部,使用与MM-140B相同的全球定位系统/INS导航。开发合同于2000年12月签订,飞行测试于2001年4月开始。第一份生产合同于2002年3月授予,射程300千米。2007年停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611accb637287f8146187f39d8fa3a1.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2312ccefc042734b2938e8436d2025f.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7d0812888d116e88142c315471a56e1.jpg)
鉴于ATACMS的使用寿命为10年,而且美国陆军的许多导弹要么已经过期,要么非常接近过期,因此2018年6月26日美国陆军宣布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署3.58亿美元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延长使用寿命计划,更换发动机,然后重新组装火箭并安装新的电子设备以升级MGM-140A和MGM-140B版本的导弹,并延长10年的使用寿命,显然美国人不会给这批延寿弹。美国人以后会装备更小的PrSM导弹来取代陆军战术导弹。有趣的是从本次袭击的照片来看,首先其使用的是M74子弹药,因此是MGM-140A/B其中一种,后来又找到了其推进段的照片,证实其是MGM-140A,因此仅有165千米射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a28e3015f743d6db44a376b6cb923cd.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da002df8098e1eb4bc08ce5ea6aced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6ab64ed29ab21362db361efdf964aa6.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9e6476bff553087acf56fdbc4c130f8.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efbe60417e6f188144ede90ecce9180.jpg)
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司令部(SSO)提供了进一步的细节,这项行动的代号是"蜻蜓",攻击的是位于乌克兰东南部扎波罗日日区的贝尔迪扬斯克和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卢甘斯克的空军基地。这两个基地是俄罗斯航空航天部队在乌克兰开展直升机行动的重要枢纽。上个月末,卫星图像显示,仅在别尔德扬斯克就有至少20架俄罗斯直升机。据说贝尔迪扬斯克主要部署卡-52型武装直升机和米-8型运输直升机,再加上数量较少的米-28型武装直升机和米-24型武装直升机。有意思的是,在贝尔迪扬斯克的直升机被集中在一起并未疏散,因此在弹道导弹攻击下受损失概率更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ebb5559851723f6df3c13970173165c.jpg)
美国卫星当天的观测提供了关于主动火灾的近实时数据,其图像表明,在当地时间大约凌晨3点左右,贝尔迪扬斯克空军基地有几个地区被烧毁。至少在社交媒体张贴的一段关于贝尔迪扬斯克空军基地的爆炸视频中,显示了一连串爆炸火光和烟雾,不时出现多次爆炸的声音,也证明袭击确实获得了战果。本来乌克兰手中的圆点-U耗尽后,都已经不得不启用海王星导弹做对陆打击,俄军防御起来其实更容易一些,现在陆军战术导弹的到来将会使得前线俄军的关键目标又处在乌军打击下,拦截起来难度也高,乌军所有的海马斯和M270都能发射,也提高了俄军反击其发射车的难度,确实是给俄军添堵的一种举动,俄军势必要投入更多力量去严防导弹袭击,也会更大消耗俄军资源。显然美国人还是打着消耗俄军的念头,以后也不排除会给射程更远更先进的型号,至于对大局来说,说实话真没啥大影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ed93c26c2979c6ee5867cc27d9b41e0.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84d57bb595cf27f7f4e8ae59736cafa.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9abcaa6c28c1fea2185d228f5623dd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f0d96fd945f72895aa8c0b46547cf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