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天注定:命里有的,早晚是你的,命里没有的,求也无用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短短一语,却将命运的微妙与人生的豁达展露无遗。
人生恰似雾里看花,充满着太多的未知与变数。
又如人们所说的,“人的命,天注定:命里有的,早晚是你的,命里没有的,求也无用” 。
从我们呱呱坠地起那刻起,命运就为我们每个一人铺就了一条独一无二的人生道路。
就像《了凡四训》里所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事实也是这样:“有人含着金汤匙出生,尽享荣华;有人出身贫寒,历经生活的磨砺。”
有人说:“命运的天平向来公正,各有各的福报与因果。”
如:西汉名将李广,一生战功赫赫,却未封侯,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与百姓心中的威望,远非侯爵之位可比。
所以,无论起点如何,都要坦然接受命运馈赠,方能用心过好自己的人生。

年少时,我们都曾怀揣梦想,将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于是,拼命改变、奋力拼搏。随着时光流逝,经历生活的挫折无奈,人至中年才明白,有些事情并非努力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人生和生活,我们只能选择相信命运。
相信命里有的,终会降临;命里没有的,强求也无济于事。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多次被贬,他渴望施展抱负,却屡遭排挤。但他顺应命运,在贬谪之地留下诸多佳作,造福百姓。他的豁达,正是对“命里无时莫强求”的最好诠释,学会放下执念,以平和心态面对起落,才能悠然前行。

人生这一辈子,生老病死,是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
疾病与衰老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正视它们。
年轻时挥霍健康,等疾病缠身就会追悔莫及。
病是身体的警示,痛是人生的历练,死亡是生命的归宿。
我们应接纳它们,修身养性、善待自己。弘一法师圆寂前留下“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坦然面对死亡。与生命的必然和解,方能在有限人生寻得安宁,这也是对命运安排的尊重。
既然死亡是所有人的最终归宿,生前的功名利禄就是过眼云烟,我们没必要被欲望和执念束缚。
东晋诗人陶渊明厌倦官场黑暗,毅然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放下仕途追求,收获内心宁静自由。
放下对功名利禄的追逐,珍惜当下,让生命绽放光彩,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回应,不执着于命里没有的功名利禄,享受命里拥有的平淡与美好。
人生充满高低起伏,一切皆有定数。与其在命运的旋涡中挣扎,不如顺应天命,珍惜当下。凡事顺其自然,不怨天尤人,不执着于得不到的东西,方能活得洒脱自在,安然度过此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