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联合起草印发了《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针对目前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范围最广的产品——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进行了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监管框架。
目前,运营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的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独立公司等三大类型。新规及自律规则最终出台后,各类机构需要根据自身在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制度、业务流程和系统改造,满足合规及持续经营要求,积极拥抱监管。
01
第三方独立平台:
聚焦数据和资金安全,进行系统升级备案
- ZHONGNUO DIGITS -
对于第三方独立型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而言,数据及资金安全是《征求意见稿》强调的重点,中诺数科认为,第三方独立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应以数据和资金安全为重点,全面升级或优化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并在过渡期内(2年内)及时向行业自律机构进行系统备案。
在数据安全方面,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征求意见稿》强调基于真实贸易背景建立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开立、流转等制度体系,由于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负责贸易背景材料的信息归集,因此其应建立完成的客户身份认证、数据收集、数据保护机制,切实保障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准确、完整记录并妥善保存相关信息。同时,建议第三方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主动聘请权威第三方机构,就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的安全能力进行定期评估。
在资金安全方面,建立并完善资金清算体系。第三方供应链信息服务公司应聘请商业银行等合格等具备相关业务资质的机构开展资金清算服务,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外部评价机制,避免以自身账户作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的资金结算账户,避免占用、挪用相关资金。
在业务发展方面,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有效隔离。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的定位是开展信息服务,完善业务风险合规体系,防范不当开展包括融资担保、商业保理、支付结算等金融业务,避免在无牌照情形下开展企业征信业务,避免异化为信用中介,违规开展集资、理财等行为。
02
商业银行:聚焦履行主体贷款责任
审慎评估核心企业风险
- ZHONGNUO DIGITS -
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主要提供方是商业银行,新规下,商业银行应通过强化履行主体贷款责任、完善与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的评估及筛选机制,审慎评估核心企业风险,避免将商业银行不合理放大。
在贷前,建立全口径授信及全自主操作机制。为防止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商业银行应建立对核心企业的综合授信机制,将包括债券、供应链、信贷等纳入统一授信体系项下,对核心企业进行全口径债务监测。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强化贷款业务的“自主可控”,严格落实金融管理部门对征信、支付和反洗钱等方面的要求,避免将关键环节进行不恰当外包。
在贷中,建立核心企业存续债务监测机制。对出现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违约、债券违约或票据持续逾期的核心企业,及时终止与该等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合作。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加强针对核心企业的经营监测,建立跟踪其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市场销售、存货周转、货款支付等指标的检测机制,跟踪并动态评估其信用情况,并及时调整授信余额,通过核心企业全生命周期经营情况检测,对出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持续为负、预付账款或应付账款比例异常、严重信贷违约等情况的核心企业,严格控制风险敞口。
在对外合作方面,建立合作机构评估机制。对合作机构的评估主要包括经营情况评估和信息安全评估。经营情况主要针对合作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的经营情况、管理能力、服务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信息安全评估主要针对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特别是后者,商业银行需要自费聘请专业机构定期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此外,《征求意见稿》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对外进行系统输出服务,如商业银行目前为客户提供该类平台建设及运营的,需要及时进行业务的结转,可通过聘请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方式进行合规调整。
03
供应链核心企业:
聚焦真实贸易背景、防范侵害中小企业利益
- ZHONGNUO DIGITS -
供应链核心企业作为该类业务的主要发起机构,应聚焦真实贸易背景、防范侵害中小企业利益角度完善自身业务规则。
一是,取消内部关于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开立的强制性规定。将非现金支付作为市场自发选择的付款方式而非强迫上游供应商必须选择的支付方式。二是,在签发端控制账期。控制账期为6个月,超过6个月的内部建立合理性评估机制。三是,建设开放平台。核心企业自身建立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的,应当建设开放平台,连接多元金融机构,避免限制供应商仅具有内部金融机构(如保理公司)的选择机制。四是,合理收费。明确自身平台的服务定位,弱化盈利性考核,合理收取平台服务费用。
当然,对于上述三类机构而言,除了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方面规范发展外,更多的还是需要考虑如何立足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场景为依托、兼顾“数据信用”“物的信用”供给更加多元、直达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
中诺数科凭借十余年深耕供应链所积累的“产品力”“科技力”“资金力”,有能力助力各类供应链服务机构顺利进行系统和业务模式进行升级和优化,也愿携手各类机构积极拥抱监管,顺利通过监管过渡期,实现业务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