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后来怎么样了?一个比一个混得惨

海叔说 2022-01-02 10:26:14

春秋时代,中原有个传统强国——晋国。这个晋地广人多,实力强劲。在秦、楚还没崛起之时,晋可谓是中原的霸主,到了晋文公时,晋终于成了五霸之一。也就在晋文公统治时期,整个晋国开始推行“六卿”制。所谓“六卿”就是指的6个卿大夫。这6人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负责治理国家。时间一久,这些人就成了晋国真正的实权掌握者,而君主则几乎成了摆设。

公元前458年,晋由智、韩、赵、魏4家掌权,其中智家实力最强。不过仅过了55年而已,智家就被韩、赵、魏联合起来给灭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赵、魏、韩3家为诸侯,他们的身份竟快与晋国君相提并论了。到了公元前349年,韩、魏、赵的3个老板直接瓜分了整个晋国的土地,一点儿也没留给自己的曾经老大——晋君。直到晋最后的君主静公死后,这一曾经的中原强国就不复存在了。

客观来说,其实早在公元前403年,3家联合起来把智家灭了之时,整个晋国基本就被赵、魏、韩给瓜分了,而晋国的老大就成了毫无存在感的摆设而已。那么从3家分晋之后,晋国的君主都过着怎样的日子呢?可以说一个比一个个混得惨。

公元前403年,晋烈公稍微有那么点地位,爵位略高于韩、赵、魏,还有点儿领地。过了14年,烈公寿终正寝。公元前389年,晋孝公继承爵位。这位老板就开始混得有点不像样了:一点领土也没有,被3家当成了皮球踢去踢来。后来也许那些人实在看不下去了,直到公元前369年,赵才把孝公封在了屯留。再过了段时间,孝公就在郁闷中离开人世。

孝公死后,晋静公继承了“大位”,而他也成了整个晋国的最后一位君主。静公混得比他的前几代国君还要惨:公元前349年,3家又把晋静公仅有那么一丢丢土地给“没收”了,并将其贬为普通百姓。再后来赵故意把晋静公迁到韩地管辖的屯留居住,结果被人害死。对于晋静公老板的死有几个版本的说法,其中一个最可信的版本:韩昭侯十分热情地接纳了自己的国君,然而他却暗中指使韩妃阴谋害死了静公。

可以看出来,韩、赵、魏3家分晋后,烈公、孝公、静公3个国君一个比一个混得差。不得不说,晋国君的悲剧下场与他们的“六卿”制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这个政策直接导致了,晋手下的大臣过于庞大,同时也使得晋王室没了实权,这就不利于国君的统治。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晋最后终于被韩、韩、魏瓜分,而他们也成了战国七雄中的3个重要力量。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秦最终灭了三晋。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汉魂

汉魂

2022-01-04 16:35

韩韩魏?

海叔说

海叔说

出版作品《轻松读三国》、《戒定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