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位次观察法,进食顺序定强弱,退伍兵养乌珠羊,分群管理效率升
在养殖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技巧和方法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运用。今天咱就来说说乌珠羊的养殖。
乌珠羊啊,这是一种很有特点的羊呢。它的羊毛质量很不错,纤维比较细长,而且有一定的韧性,在市场上挺受欢迎的。就拿它的羊毛产量来说吧,一只成年的乌珠羊每年大概能产出3 - 4公斤的羊毛,要是养殖得好,这个数据还会往上走。乌珠羊的肉质也很鲜美,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脂肪含量却相对较低,在养生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现在,这种羊肉很受消费者喜爱,这也让乌珠羊在养殖市场上有了一定的价值。
不过啊,乌珠羊养殖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就拿在养殖场养殖来说吧,在一个大养殖场里可能有成百上千只羊,怎么把这些羊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是个头疼的事儿。以前很多养殖户都为这个事儿犯难,羊群的秩序乱糟糟的,羊儿们生长速度参差不齐,这就影响了整体的养殖效益。比如说南方的养殖户老李,在湿度比较大的环境和气候下,羊舍里总是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羊儿们时不时就生病。而且不同的羊抢食厉害,有些弱一点的羊都吃不上足够的草料,长得就很慢。北方的养殖户也会遇到问题,像在北方某个干冷地区的老张,羊舍里要是保暖措施没做好,羊就容易冻生病,而且在寒冷天气下,羊的活动量和采食习惯也会发生变化,以前那种粗放的管理方式就不好使了。
这时候就有个退伍兵老王,他退伍之后决定投身乌珠羊养殖这个事业。老王可聪明了,他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方法来管理羊群,这就是群体位次观察法。这个方法啊,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观察羊群的进食顺序来确定羊的强弱地位。他经过长时间,比如说几个月甚至半年的观察和记录发现,每群羊在进食的时候都有一个固定的顺序,就像我们人类社会有一定的等级秩序一样。那些排在最前面、吃得最快的羊,往往是比较强壮的,它们身体素质好,更有竞争力;而那些在后面,吃得慢或者只能吃到剩草剩料的羊,就相对比较弱。
老王就想啊,能不能根据这个发现来把羊分群管理呢?于是他就在自己位于山区的一个养殖场开始试验。这个养殖场周围环境很不错,有大片的草地可以供羊采食。老王先按照观察到的羊群位次,把羊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小群体。就像把强壮的和强壮的分在一群,弱小的和弱小的分在一群。这一招可不得了哦。在强壮的羊群里,羊儿们之间的竞争更加有序,它们没有那么多弱小羊只来打乱进食的节奏,每只羊都能吃到足够的草料,生长速度就明显加快了。而弱小的羊群呢,老王会特别照顾,给它们提供更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调整饲养密度,让它们有足够的空间休息和成长。
老王还发现啊,不同的植物对羊群的影响也很大。他曾经在养殖场里试过三种绿植,一种是苜蓿,一种是黑麦草,还有一种叫紫云英。苜蓿这种绿植叶子比较细碎,富含蛋白质,羊儿们都很爱吃,但是它不太适合在北方干冷的地区冬季露天种植,所以北方的羊在冬天就很难吃到新鲜的苜蓿。黑麦草呢,它的适应性比较强,特别是在南方湿润的气候下生长得特别好,而且产量也高。不过它的长纤维含量高,在给羊喂食的时候要适当切短一点,不然羊吃起来费劲。紫云英一般在春天生长得最旺,它的花和叶都能给羊提供营养。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含有一些物质在生长旺盛期可能会对羊有一定影响,所以不能长期、大量地单独喂食。在南方的养殖户小赵的农场里,他就把苜蓿和黑麦草搭配种植。春天种苜蓿,冬天种黑麦草,这样羊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营养丰富的草料。不过小赵也说啊,虽然这两种草搭配不错,但也得根据羊的生长发育阶段来调整比例,幼羊的时候要多给点苜蓿,大了就多给点黑麦草。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王的这种分群管理方法越来越有效果。1年的时间过去了,原来长得参差不齐的羊群现在变得非常均匀。那些原本弱小的羊,在单独照顾之后,慢慢赶上了强壮羊的生长速度。老王的乌珠羊出栏的时候,每一只羊的品质都很不错,在市场上卖了个好价钱。
到了养殖的最后阶段,比如2个月或者3个月的育肥期,这又是个关键的时候。老王会根据羊群的实际情况调整饲料的配方。对于那些准备在育肥期快速增重达到上市标准的小羊羔,他会在饲料里适当增加一些能量性的饲料,像玉米什么的。同时呢,他也不会忘记保持饲料的营养均衡。他还会观察天气情况,如果在炎热潮湿的天气,羊的食欲会下降,这时候他会给羊群多提供一些清凉干净的水源,还会把饲料的投喂方式改成少量多次,就像我们人天气热了也不想吃太多一样。
这期间啊,老王还经常和周围的养殖户交流经验。他会跟东北的养殖户说北方干冷环境下冬季育肥羊的要点,比如要多给羊提供干燥的垫料,防止羊滑倒受伤,还要注意羊舍的通风,不然羊很容易得呼吸道疾病。他也会跟云南的养殖户讲在南方山区如何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在雨季做好羊的疫病防治。
从老王的这个养殖例子来看,这个群体位次观察法和分群管理在乌珠羊养殖中的效果真的很明显。可是呢,这也引发了一些思考。比如说,这种分群管理的方法在不同规模的养殖场推广起来会不会有困难?在一些家庭小规模养殖的环境下,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详细观察羊群的位次,那有没有更简单有效的管理方法呢?又或者,随着乌珠羊品种的不断改良,这种方法是不是还完全适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希望更多的养殖户能从老王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发,把乌珠羊的养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