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他就是你同桌,辛苦你多照顾他。”
一个是行动迟缓、眼神呆滞的11岁唐氏儿;一个是活泼开朗、充满朝气的7岁普通小学生,这样两个孩子原本不会有任何交集,却因为老师的一句叮嘱,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特别的存在。
5年来,一共接近2000天,两个孩子谱写的友谊至今都温暖着人心。
爱在困境中绽放
李奇健一出生,就被确诊为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意味着孩子在智力发展和语言沟通上会面临困难,并且可能伴随多种健康问题。
这无声的命运宣判,降临在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显得格外残忍。
他的亲生父母极其不负责任,选择遗弃李奇健,在李奇健的记忆里,未曾知晓自己亲生父母的面容。
福利院是他人生的起点,这里陌生的叔叔阿姨取代了父母的亲情与呵护,他无法感受家庭的温馨,只能在孤单寂寞中慢慢长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独陪伴着他的童年。
然而命运对这个不幸的孩子还有一丝眷顾,李奇健五岁时,出现了一位好心人,他决定收养李奇健,给予了他家庭的温暖。
养父经常要外出工作,就把他托付给了自己的父母,李奇健五岁了还不会自己吃饭,爷爷就一勺一勺喂他,反复教他,用温和的声音说:
“奇健,我们自己吃,好不好?”
这真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爷爷始终没有放弃,经过两年的努力,李奇健终于学会了用勺子,能够自己吃饭了。
穿衣、洗澡,这些普通人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对李奇健而言却困难重重,老两口倾注了巨大的耐心,用四年的时间,一点一滴、不厌其烦地教导他。
爷爷常常注视着李奇健还带着稚气的脸,内心总有些放心不下,他和老伴迟早会变老,无法永远照顾孙子,考虑到孙子未来的生活,爷爷希望他能够独立自主,顺利地适应社会。
于是爷爷认真地做了一个决定:送李奇健去学校读书。
不过,对于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孩子来说,想要顺利入学并不简单,爷爷为了这件事,到处跑动,多次拜访学校,他一次又一次地恳请学校的负责人,希望能给李奇健一个学习的机会。
“孩子虽然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但他很听话,也很用功,请你们考虑一下吧!”
爷爷的诚恳和不放弃最终说服了铜鼓县第三小学的领导,他们答应让李奇健入学。
一句承诺,六年守护
2020年9月,十一岁的李奇健第一次踏入学校的大门。教室里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但他却显得不太适应。
因为个子很高,动作也比较慢,他和其他六七岁的孩子明显不一样,班主任老师把李奇健带到一位七岁男孩跟前,小声地说:
“这是你新同桌吴亚军,辛苦你以后多照顾他一下。”
这个叫吴亚军的小男孩,不仅眼睛清澈明亮,内心还非常充善良,谁也无法预料正是因为老师一句很平常的叮嘱,吴亚军却深深地记在心里,并且开始了长达六年的默默守护。
李奇健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了解,上课铃声响了,他还在操场上独自玩耍,不熟悉新的环境,心里有些害怕。
吴亚军总是会主动过去找他,拉着他的手,温柔地说:
“奇健,上课了,我们回教室吧。”
她就这样带着李奇健回到教室的座位上,帮助他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让他不再感到孤单和害怕。吴亚军的帮助让李奇健感到温暖。
厕所也分不清男女,吴亚军就耐心地教他,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告诉他:
“以后,我做什么,你就跟着我做什么,好不好?”
从此校园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格外温馨,一个矮小的身影牵着一个高大的身影,他们总是形影不离,两个孩子就像两棵互相依靠的小树,彼此支撑,慢慢成长。
中午吃饭时,吴亚军总是先照顾李奇健,让他坐好,再去帮他打饭。吴亚军很了解李奇健的饮食习惯,知道他喜欢哪些菜,不喜欢哪些菜,所以会细心地为他多打一份。
李奇健吃饭的速度比较慢,有时会不小心把饭菜弄到脸上或者衣服上,吴亚军总是很有耐心,在一旁陪着他,帮他擦掉嘴边的饭粒,还会教他怎样正确地使用筷子和勺子等餐具。
体育课是李奇健最难受的时候,因为他比较胖,行动也不灵活,所以总是跑在队伍后面,经常上气不接下气,汗流浃背。
而吴亚军会放慢速度,陪着他一起慢慢跑,还会一直鼓励他:
“奇健,我们不急,慢慢跑!你很棒!”
放学后,吴亚军会主动帮李奇健收拾书包,仔细地教他把学习用品放好,然后把他安全送到爷爷手中,看到爷爷带着李奇健离开,他才放心回家。
冬天李奇健经常因为感冒流鼻涕,吴亚军一点都不觉得脏,总是很仔细地帮他擦干净,就像照顾自己的亲弟弟一样照顾他。
校园里总有些爱闹腾的孩子,他们有时会捉弄李奇健,因为李奇健动作慢,说话也不太利索。每当这个时候,个头不大的吴亚军都会站出来保护李奇健,毫不犹豫地喊:
“你们不许欺负他!他是我的朋友!”
李奇健不太会说话,但他心里明白吴亚军的好,总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感谢。他会把自己觉得最好吃的零食都留给吴亚军,希望他喜欢。
值日的时候,李奇健会主动帮忙擦黑板,扫地,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想要成为吴亚军的好帮手,他一遍又一遍地在纸上写着“吴亚军”的名字,笔画认真仔细,字迹工整清晰。
他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将这份友谊化为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痕迹,让它长久地保留下去,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五年来,快2000个日子,吴亚军用善良和坚持,真实地展现了爱的意义。他就像一束阳光,照亮了李奇健的世界,也温暖了大家的心。
在吴亚军六年的陪伴下,李奇健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不再害怕陌生人,会主动问候老师和同学,脸上也慢慢露出了笑容。
他可以认真听课,集中精力学习,虽然学习速度比其他同学慢一些,但他始终都在努力进步。
他已经能分辨男女厕所,日常生活也能自理,还能帮爷爷奶奶做些简单的家务活。照顾李奇健,吴亚军累不累呢?
当被问及此事时,他只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答说:“有一点累,就像照顾弟弟一样,已经习惯了。”
虽然只是一句朴实的话,却包含了深深的爱意和沉甸甸的责任感,毕业典礼时,吴亚军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动容的话:
“希望以后有人能接着照顾他。”
一个11岁唐氏综合征的孩子,和一个7岁的普通男孩,这份跨越时空的友谊会一直带给人们感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给人们的心中一丝慰藉。
信息来源:
1.中工网2024.03.20《男孩7岁起照顾智力残疾同学5年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