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福
马和福,回族,经名尕西姆,1893年生,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
4岁时,家乡连遭战乱和灾害,马和福随祖父和父母逃难到宁夏西吉县沙沟落户。没过几年,马和福的祖父和父亲因穷困潦倒先后去世。
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马和福只身投奔在宁夏豫海张家塬乡险崖子村当长工的大哥马金山,开始了他在豫旺堡一带当长工、打短工的生活。1927年,他离开豫旺堡,流浪到金积县鸿乐府给人当长工,做过皮匠、石匠、泥瓦匠、榨油匠等。
1928年,豫海县田老庄乡拓红湾村有个姓白的寡妇也带着女儿到金积县渡年荒。白寡妇看到马和福为人耿直憨厚,就将16岁的女儿许配给他,招赘为婿。时年马和福已35岁,受尽苦难的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1935年,为了生计,马和福拖家带口回到豫旺堡南塬刘家岗子村居住。他出身贫苦,深知穷人的苦难,乐于帮助穷人,在穷人中具有很高的威信。
1936年6月,彭德怀率领西征红军攻占了军阀马鸿逵占据的豫旺堡。许多群众因国民党的反动宣传都被吓跑了,马和福却留了下来,他想看看红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在和红军的接触中,马和福见到红军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待人和善,一进村就修桥补路,照顾孤寡老人,把地主的牛羊、布匹分给穷人,废除了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他对红军有了相当的好感。
他把红军当亲人看待,主动帮助红军做事,每天跑东跑西,上山下洼做宣传,揭露敌人的谣言和哄骗,动员说服原来听信谣言逃散的乡亲们返家。在他的宣传带动下,许多群众陆续返回家园,还纷纷给红军送“欢迎粮”,捐“抗日款”,帮助红军解决吃粮吃水问题。
豫海县解放后,建立了临时苏维埃政府。在一次由红军师长马青年主持召开的军民座谈会上,马和福倾诉了自己的苦难经历,表达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决心。在红军和苏维埃政府领导同志的帮助下,他很快提高了政治觉悟。
1936年7月,马和福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此,他更加积极、热情地做好参战支前工作,成为豫旺地区最为突出的优秀干部。在西征红军和陕甘宁省委的帮助下,在豫旺县西部和海原县东部地区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县级回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1936年10月20日,马和福当选为主席。
马和福任自治政府主席以后,责任更加重大,工作异常繁忙。为了更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壮大革命力量,巩固自治政权,开辟游击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抗日,他不辞劳苦,日夜奔波。
自治政府成立后,他带头部署全县工作,带着自治政府文件《告白圈子四周围同胞书》,连夜赶到偏远的下流水一带开展工作。
他常常在同心城、豫旺堡、王家团庄等地向群众讲演:“我们豫海地区的各族人民得到了解放,但宁夏川的劳苦大众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还要搭救宁夏的父老大众,要打到宁夏去,解放宁夏城!宁夏,宁夏要硬硬地下,才能拿下!”
他那稍带河州腔的话语,朴实无华,铿锵有力,感人肺腑。
1936年11月上旬,各路红军会聚半个城(今同心),在西城外河滩举行万人军民联欢会。马和福代表豫海县各族人民致欢迎辞。
他满怀激情的致辞极大地鼓舞了全场军民,会场上暴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在讲话中对马和福的欢迎致辞和豫海县的出色工作给予了热情赞扬。
在党的领导下,马和福深入山乡,到处奔波,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动员群众。他还特别注意联系、团结和争取回族中有威望的宗教界上层人物等。
他带领游击队员协助红军侦察敌情,打击不法豪绅,深入各山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宗教政策,动员妇女为红军战士捻毛线、织毛袜,发动回族乡亲筹集粮饷,先后为红军筹粮6万多斤、银圆8万多块、滩羊二毛皮和老羊皮大衣4000多件及许多布匹等支前物资。
11月中旬,红军向东撤退以后,国民党军马鸿逵部很快侵占了豫海县,大搞“清党”“清红”,整个豫海县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自治政府的工作被迫转入地下。一些在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投机分子纷纷叛变,投靠国民党。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马和福拒绝了组织上要他跟大部队一起撤走的要求,只要了四五条枪,在同心一带坚持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
此时,在陇东边区工作的马青年受党组织委托,秘密到豫海县寻找未撤出的马和福。由于当时的环境条件所限,马青年没能及时与马和福取得联系。
1937年2月的一天,马和福到锁家岔布置党的秘密工作,不料被反动民团头子锁有智知道了。锁有智听说马和福是共产党的县长,心想:这可是个宝贝,如果抓住了,身上一定有很多大洋(银圆),而且马鸿逵一定会重重奖赏自己。
他立即带领团丁向锁家岔扑去,把马和福亲戚家围了个水泄不通。锁有智狂妄地大喊:“马和福,快投降吧!”马和福一见事情紧迫,急忙撕下半个衣服襟子包上政府大印、私章和政府机关人员花名册,塞进炕上的烟道里,然后对亲戚说:“我走不脱了。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你一定要把印章和花名册交给党。”
说完,他昂首挺胸走出屋门,对团丁轻蔑地说:“我就是你们要抓的县长,不要伤及无辜。”锁有智命令团丁把马和福捆了起来,一搜身,发现他身无分文。锁有智骂道:“妈的,还以为抓了个有钱的县太爷,没想到是个穷鬼!”说完连推带搡地把马和福押到了下马关。
马鸿逵听说抓到了马和福,连忙让豫旺县国民党县长屈端把马和福押解到宁夏城(银川市),决定亲自审问这个“共党要犯”。
马和福被押到宁夏城后,受尽了种种酷刑折磨,但他软硬不吃,只字不吐,对党忠贞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
马鸿逵看到马和福如此顽强,也无可奈何,便气哼哼地说:“共产党的赤化政策真厉害,让群众都铁了心地跟着走。”
在一无所获之后,马鸿逵决定枪杀马和福。部下请示在哪里枪毙马和福,马鸿逵咬牙切齿地说:“押到豫旺杀掉,我要让人们看看,跟着共产党走是什么样的下场!”就这样,马鸿逵命令县长屈端枪杀马和福。
临刑前,县长屈端问马和福:“你还有什么话说?”马和福坦然地回答:“为民族的解放,虽死无恨。”然后他昂首挺胸走向刑场。
1937年4月3日,优秀共产党员马和福英勇就义,时年仅44岁。
马和福牺牲后,马和福的儿子马兆年把父亲宁死不交给国民党的政府大印,冒着生命危险一直珍藏到新中国成立后。如今,该印陈列在宁夏博物馆。
宁夏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同心老城修建了马和福烈士陵园。1978年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之际,又将他的陵墓迁入同心新城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