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针对人口问题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决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各地“一把手”亲自抓生育问题,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并提出涵盖生育、育幼、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的系统性支持政策。这一决定释放出强烈信号,表明国家已经将生育问题视为国家战略的核心议题,提醒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
1. 生育问题有多紧迫?
中国曾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如今正站在历史转折点。2022年,中国60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总人口减少85万。2023年,新生儿数量跌至902万,创下建国以来最低纪录,全国人口进一步减少208万。尽管2024年因龙年生育潮回升至954万,但增幅仅为5.8%,远低于历史龙年6.4%的平均水平。
更令人担忧的是结婚率的持续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仅474.7万对,同比下降16.6%。按此趋势,全年结婚登记预计仅601万到659万对,刷新40年来最低纪录。结婚率下降直接影响生育率,适龄育龄女性群体逐年减少,人口增长趋势已难以逆转。
联合国2024年报告预测,2054年中国人口或降至12.15亿,本世纪末甚至可能“腰斩”至6.33亿。面对如此严峻的人口危机,国家不得不以超常规政策全力干预。
2. 为什么中国人不愿生?
人们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生育、养育、教育三座大山:
生育成本高昂:女性生育的机会成本极大。根据北大经济学教授赵耀辉、张晓波的研究,在中国,女性因生育放弃的职业机会平均相当于57万元,城镇女性损失更高达77万元。生育还导致女性职场停滞6~7年,收入损失接近30万,高学历女性甚至损失50万元。
养育成本居高不下:《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显示,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7岁,平均养育成本高达53.8万元;至大学毕业则高达68万元。部分一线城市成本更高,如北京和上海分别高达93.6万元和101万元。
教育竞争激烈:教育已成为家庭支出大头。学区房、补习班、兴趣班花费惊人。据调查,中国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年均支出高达3.5万元。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使得育儿成本不断上升,进一步抑制生育意愿。
3. 国家如何破局?
《若干措施》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支持政策,着力降低“三育”成本:
降低生育成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提供生育补贴,让女性生育不仅有时间保障,还能获得经济支持。
降低养育成本:增加普惠托育资源,提供托育补贴,减轻家庭负担。
降低教育成本: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多子女同校政策,减轻家庭教育焦虑。
优化就业支持:鼓励企业弹性工作、居家办公,保障职场女性权益。
4. 地方政府如何落地执行?
全国各地已经开始行动,大力推动生育支持政策:
湖北天门:二孩、三孩家庭最高分别可获9.63万元、16.51万元补贴,政策实施后2024年当地出生人口增长17%。
深圳:一、二、三孩家庭可分别领取7500元、11000元、19000元补贴。
湖北宜昌:提供5000元生育补贴、0-3岁每年6000元育儿补贴、3-6岁幼儿园每年3000元保教费补助、最高10万元购房补贴、延长妇女产假至1年、配偶护理假延长至30天。
云南、宁夏:省级层面对二孩、三孩家庭提供2000元、5000元补贴。
“生育补贴”会成为长期政策吗?
近年来,市场上曾热议推出万亿规模的生育刺激政策,虽然未全面落地,但“生育补贴”已成为各地政府的主流激励方式。
但单纯发钱并不能解决问题。专家认为,要想真正提升生育率,除了补贴外,更关键的是建立长期稳定的生育友好社会,例如:
完善社会保障,如提高医保、产假福利、育儿假等。
建立普惠性托育体系,让家长无需因育儿放弃事业。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缓解家长焦虑。
调整工作制度,鼓励弹性工作模式,让职场女性更容易兼顾家庭与事业。
未来中国生育率能否回升?
携程创始人、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表示,《若干措施》在现金补贴、普惠托育、住房政策等方面超出预期,若能有效落地,的确有望显著提升生育意愿。
然而,人口问题是长期趋势,短期政策能否逆转生育率下滑,仍需观察。究竟是“二胎”“三胎”政策取得成功,还是人口负增长成为常态,最终将取决于政策的持续性与社会的适应能力。
中国人口危机的紧迫性,已经让政府采取最强力度的干预措施。生育问题从个人选择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方政府全力推动,社会宣传全面铺开。从发钱到托育、从教育支持到文化引导,全方位的生育友好社会正在形成。
未来,中国生育率能否逆势回升,关键在于这些措施能否真正缓解生育负担,打消家庭的后顾之忧。可以确定的是,这场“生育保卫战”,才刚刚开始。
游客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晓不得
五保户我是当定了[得瑟][得瑟]
一个好人
根本原因,是钱。但是,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边鼓励人去生,但是,又大力发展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岗位,让人没活干,失业,你让人们怎么有胆去生?
萍水相逢谁和谁相守
e让全国人民一人工作可以养活一家人才能提升生育率
♂一苼dě幸福♀ 回复 02-01 00:16
这个赞同,真的累。养家带娃真的累。一家人都能挣钱的还好点,一家人全靠两夫妻挣钱的过的真辛苦。
唐唐 回复 02-01 13:42
目前是六口人养个小祖宗
达人
现在的婚姻法严重走向歧途,婚姻法只保捞女捞财骗婚分财产离婚,不保家庭稳定,要财礼才结婚的,明明是违法买卖婚姻,女人嫁人靠彩礼绑定结的婚,离婚应刻与彩礼解绑,与结婚捆挷的所有东西,离婚应该全部解挷,不解挷,等于没离清,女人利用离婚不退彩物或少退,骗了一家又一家,
用户98xxx11
眼光短浅,中国本就人多,未来又科技发达,全国人口有8~9亿理想了。
梦飞的云鹭 回复 02-01 13:31
6亿就够了[得瑟]
银白色的乌桕 回复 梦飞的云鹭 02-01 20:48
剩余的被白人黑人收拾?
用户10xxx07
2600块的工作在南方电网做网警,干6年没加工资还被忽悠辞职失业了,你自己生去吧!
梦飞的云鹭
不解决实际问题。毛用没有。婚都结不起,还有个毛的娃。已婚的一个娃就够了。关键还得看未婚的好吧[得瑟]
深蓝
把中国人的生活成本降下来,即大幅让利于民,生育自然就上去了。
StormCStraw
想办法让富人把钱拿出来进入市场流通才是王道。
╰阳光丶勾勒微笑
就是不结婚,房贷都要还几十年,一个人多好呀,等老了搞不动了,死了就死了,现在能躺平就躺平,简简单单最好,本来现在都不容易,搞那么努力,那么累疯了,能活一天,赚一天
冰雪紫芝恋
不限制35岁定律,不解决内卷,不取缔女拳,什么政策都白搭
鱿汰之友
关我吊事[得瑟]
Rachel
新婚姻法让女人更不能放弃事业了,更难选择婚姻了,女人不能图男人的钱嫁给他了,因为人家的钱一直是人家的,结婚了也跟女人没关系,女人只能图人本身了,世界上又有多少男人值得女人赌上一生去嫁呢?尤其是底层社会,女人不图钱有多少想嫁人,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不是一件舒服的事,而且是一辈子的改变。更何况生孩子,一方面说女人不能图男人的钱,一方面让女人生孩子失去了机会成本,并对这部分视若无睹。多少人,女人也没有蠢出天际去,这么显眼的问题看不到,瞎吗?瞎子又有多少呢?这么多问题,女人都不想结婚了,还想让她们生孩子呢!第一个问题,生个孩子会单独给女人补偿55万吗?还是离婚时给生了孩子的妈妈们多分55万。
Wen Liang
资本家可以多生几个孩子,农家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中国人
干预了啥?教育一项不知拖垮了多少家庭,逼得家长得郁郁症 学生得郁郁证[笑着哭][笑着哭]
为了年萌
在以前女性会主动教导子女孝顺父亲。男女平等之后,女性还有这个动作吗?很少一长辈住一起,没有孝心这回事,那对子女的所有付出都算是当好人。特别是相当数量的人会离婚。不在住一起之后,前妻会对子女做孝心教育嘛?针对起父亲的孝心教育?但是抚养费还是得给,这不就是扔水里了吗。与其忍受金钱一精神的双重损失。不如毛化合约遗产终末养老。
老枪9241
生吧,以后由机器人养。
用户10xxx60
广东肇庆市广宁县二胎有补贴吗
用户10xxx51
男女失衡,怎么抓生育?难道要一妻多夫制?国家应开放跨国婚姻政策才是正道。
用户56xxx46
个个说不生,现实个个都生
深渊传说
想想春晚的机器人,机器人再发展二十年还有普通人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