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de29848fc2e17f21affb4c192fe2095.png)
在今年硕士扩招的背景下,考研人数反而报名变少了,这在我今年10月29的视频上也做出过预测,基本都应验了。很多老师可能会告诉你们,这会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容易上岸,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也不全对,我先说为什么有道理,还有导致报名人减少的原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d249e1d538d08e8eb553e8e40a14538.png)
我们来看一下这组数据,之前考研人数一直在增长,只有从去年开始考研人数下降,去年下降了36万人,今年下降50万人。也正是从去年开始,考研的报录比呈现显著增长。报考成功率也达到了10年内的最高点18.03%,所谓报考成功率也就是指一志愿成功上岸的比例。说明招考多,竞争人数少,确实入座率高。但是大家也别忘了,调剂率在相应下降。因为一志愿普遍能上岸的话,剩的调剂指标就变少了,所以对于一志愿考生是好事儿,但是对于一志愿失败,去调剂的考生是坏事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9cd60e5014687c969984e90f3fe630.jpg)
但是什么原因导致人数下降这么多呢?一方面,就是分流一部分去考公和出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国考报名5年内已经从143.7万上升到了341.6万,将近翻了三倍。另一方面,好学校的考研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太差的学校,其研究生点已经不被受重视。因为即便在这些学校里读了比较弱的专业,毕业也很难找到工作,那么很多学生就选择其他就业出路了。同时这几年陆续增加的推免比例,也让很多学生直接保研不再考研。三、现在的考研成本越来越大,因为过去,可能过了国家线儿就很容易上岸,但是现在不仅要过国家线儿,还要有残酷的复试、笔试等等多个环节,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做出这种经济投入。综上所述,好学校的研究生依然值得报考。如果你今年一志愿失败,那么不妨盯着一些普通学校的新增设备研究生点,他们将是调剂的主力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457f9d862e341e685227667b5b5614.jpg)
同时,25考研人数暴降,这又会带给社会的潜在影响有哪些呢?我们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你要知道国家当前的情况下,希不希望大家考研?这个不容置疑,我想应该是希望的,要不国家为什么年年加大保研的比例,今年还加大了硕博生的奖学金、助学金等比例。同时还能够缓解就业,毕竟现在整个就业大环境不好,岗位有限,积攒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而深造学历不仅能够刺激消费,也能延长就业时间,还潜在的提升了就业人员素质。但是,实际考研的热度确实是在下降,因为这是人们自主的选择,那上面为了让我们按着理想规划方式前进,我感觉会在以下领域采取如下措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5281e616d806faacc84516e894a3b1.jpg)
1. 很多不考研的学生都转而去考公了,所以未来公务员仅限招硕博生的岗位会愈来愈多,让人们意识到小考公还得读研,更有优势。
2. 还有一部分不考研的学生,可能转向出国。但是学费却交到了国外呀,而且很多水硕都是一年的,又回来扎堆影响就业。所以你会发现这两年你已经放出风,有过留学经历的孩子回来进让国企呀,事业单位等等受阻,当然这个受阻肯定会有表面的理由。比如某间某谍行为。那难道头些年就没有吗?为什么以前从来没说过呢?
3.考研人数报名少,但是却大幅扩招,可是扩招的比例往往在非全日制,还有一些新增设硕士点的普通学校。这就会导致很多人即便考上了研,也谈不上特别优秀。但是名校数量还是那么多,因此在那么多“水硕”的衬托下,名校研究生含金量会更高,就业率也会潜在提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31681288318c60b1603ba0c4030f583.jpg)
以上为我个人观点,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欢迎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