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即将消失的乡村手艺:内江纸烙烤画非遗文化之旅
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纸烙烤画,这一古老的乡村手艺,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经历着从衰落到复兴的历程。作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纸烙烤画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更是当地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近日,我们深入探访了纸烙烤画非遗工坊,近距离感受了这一手艺的非凡魅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704370203fc2769a121c7da37557d15.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53493175b2cbddb7b322ab7e41af0a.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16ba807b7eafa4ee0aae6b65823de72.jpg)
纸烙烤画非遗工坊起初设立在伏龙镇镇政府办公楼,占地约150平米。这里设有烙画工作室、培训室、作品成列室,为纸烙烤画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步入工坊,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四周墙壁上挂满了精美的烙画作品,从传统的山水、花鸟到现代的人物肖像和创意图案,每一幅都独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匠人们正手持烙铁,在宣纸上灵活地勾勒、点染。烙铁的温度和力度在他们的掌控下恰到好处,每一笔都显得那么精准而有力。随着烙铁的移动,宣纸上逐渐呈现出深浅不一、明暗交织的烙痕,一幅幅生动的画作跃然纸上。
由于工坊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伏龙镇还被区文广旅局重点打造为“烙画小镇”。然而,随着前来参观和培训人员的增多,原有的工坊空间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纸烙烤画非遗工坊迁至凌家镇大湾村市中区非遗展览馆,这里占地3000平米左右,为纸烙烤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新址的展览馆内,不仅陈列了辖区内所有的非遗项目,还设有专门的纸烙烤画图文展示区、非遗体验区、研学区等。这些区域的设置不仅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纸烙烤画的魅力,更为技艺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非遗体验区,游客们可以亲手尝试烙画制作,感受这一技艺的独特之处。
纸烙烤画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王全,全身心致力于烙烤画的传承和发展。他不仅技艺精湛,更有着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心。王全告诉我们,工坊不定期组织在家贫困户、留守妇女、剩余劳动力等免费参加烙烤画培训,旨在通过这一技艺帮助他们实现居家灵活就近就业。目前,工坊已培养出了以高平仲、陈昊、尤丽双等人为代表的传承队伍22人,他们在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纸烙烤画非遗工坊还积极开展各类传承活动。每年举办的“文耀甜城”“文化进万家”、烙画进校园、进景区、非遗购物节、非遗集市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更为纸烙烤画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伏龙小学,工坊还开展了青少年宫活动,累计培训了600余名青少年。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烙画技艺,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然而,尽管纸烙烤画非遗工坊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仍不得不正视这一手艺所面临的困境。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年轻人对新兴行业的青睐,导致纸烙烤画的传承队伍日益萎缩。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技艺,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和支持。政府可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教育机构可以将这些手艺纳入课程体系,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媒体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通过对纸烙烤画非遗工坊的探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一技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纸烙烤画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这一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中来,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478da29d5c5ecf9b9188ec12906f7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