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男孩哭泣,他才能长成真正的男子汉

体娱風云录 2020-11-16 16:13:51

放学在校门口看到这样一幕:一个二年级男生从校门出来就一直哭,妈妈问他怎么回事,男孩哭得泣不成声,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的同学在一旁你一言我一语,让我们大概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期中考试的成绩下来了,男孩数学考了99分,错了一道不该错的题目,男孩很懊恼,伤心地哭了起来,据说小男孩总分是班里的第二名,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可男孩却不满意,一直在嘟囔:“考得太糟糕了!”

男孩的妈妈起初还安慰他,“你已经努力了,这个成绩还不错。”可男孩像是走进了死胡同,一个劲地哭,说自己不好,由于男孩哭得声音很大,引来了很多家长的围观,男孩的妈妈有些难为情,开始厉声训斥男孩,“一个男孩子哭哭啼啼地,像什么样子,别哭了,憋回去,快点!”

男孩咬紧嘴唇,不再发出声音,可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流,让人看了十分心疼。“现在的孩子都爱哭,一点小事就哭,哭完就忘了,还是不长记性。”沛泽的一个同学家长插嘴道,我便和等待孩子放学家长的聊了几句。发现哭鼻子不是女孩的专利,很多男孩子也爱哭,家长的态度也比较一致,“男孩子哭鼻子不被允许,太丢人。“

01阻止男孩哭泣是十分糟糕的事情

男人要顶天立地,男人流血不流泪。在这种教育思想下,教育者从小就会要求男孩不能哭鼻子,男孩子要有阳刚之气。

那天,4岁的二宝从幼儿园回来,很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是小男子汉了。因为我没哭,我流泪的时候,就悄悄地擦掉了,我告诉小朋友不要告诉老师哦。”幼儿园的老师也经常告诉男孩要做小男子汉,不能哭,哭会被别人嘲笑,老师也不喜欢经常哭鼻子的男孩子。

除了受到教育思想的影响,也与我们对哭的错误认知有关,哭常被认为是一种软弱无能的表现,哪个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软弱无能吧?当然这种认知往往是世代相传的结果,过去我们的父母是这样教育我们的,现在我们又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是一种代际教育的传递。

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认知,我们自己要成长和逃离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我们应该知道对孩子来说,哭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阻止孩子哭泣,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让孩子积聚情绪,在堆积效应的作用下,会突然爆发。

比如,有的孩子发脾气,不会哭,但他会不停地扇自己巴掌,或者用头撞墙,还可能会动手打人,我儿子班上就有一个男孩,和别人发生一点矛盾,不争不吵,上去就动手,而且下死手,敢用头拼命地去撞别人。

一旦这种行为模式成为惯性,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比如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大多是男性,他们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动手打老婆、孩子,甚至是父母。每每提及家庭暴力,我们谈得最多就是帮助受害者维权,谴责施暴者。

实际上,有些施暴者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他没有学会处理情绪,所以,解决家庭暴力还应该多帮助施暴者,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让他们学会处理情绪,从过去原生家庭的伤害中走出来,才是治标又治本的方法。

02请允许孩子哭泣

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释放压力的方式,日本生理学教授有田秀穗将人类的眼泪分为三种:一是眼睛为防眼干和保护角膜而分泌的泪,称为“基础分泌的眼泪”;二是类似被洋葱呛到而流的眼泪,称为“条件反射的眼泪”;三是因喜悦、悲伤而流的眼泪,称为“情动的眼泪”。

在三种眼泪中,情动的眼泪是最具有放松身心的力量的,能很好地起到释放压力的作用。对此,有田秀穗解释说,这与流泪时人体副交感神经活跃密切相关,人体活动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的,人在感到紧张时,交感神经会非常活跃,而人在放松时,副交感神经比较活跃,人在流泪时,会导致副交感神经活跃,因此人体会顿时感觉放松不少。

虽然哭泣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男孩子,他们会特别好面子,觉得哭是很软弱的表现(虽然这种认知是不对的,但大众公认如此),会选择隐忍。作为家长,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个避风的港湾,允许他们在家里哭泣,不要斥责他。

此外,我们还应该教孩子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比如深呼吸,适当做运动,听听音乐,甚至可以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喊上两嗓子,只要这种方法不伤害其他人,方式比较温和,即可。总之,不能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

男孩真正长成男人,不是学会了隐忍,而是学会了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从小被父母接纳的孩子,允许哭泣的孩子,更容易长成阳光少年!

0 阅读:17
体娱風云录

体娱風云录

体娱風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