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公祖师的早年经历与成就
章公祖师,俗名章七三,原是福建省德化王村(今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的一个放牛娃。在他年幼时,他经常带着村里人的牛群到郊外的草地上放牧。在其中一次放牛过程中,章七三在名为“佛子格”的地方遇到了一位仙人。这位仙人传授了他许多道家修行的秘法,并指引他踏上了修行之路。
在得到仙人的指点后,章七三决定皈依佛门,开始了他的宗教生涯。他不仅深入学习佛法,还广结善缘,积极救助遇到困难的人们。当时,该地区瘟疫流行,许多人疾苦难耐。章七三不惜花费大量时间采集草药,亲自制作药物,免费分发给四周的病人。他的善举救治了众多瘟疫患者,极大地减轻了疫情的影响。
特别是阳春林氏族人,他们在瘟疫中受到了章公祖师的大力救助。在他的帮助下,许多林氏族人从死亡线上被救回,他们得以保持族群的生存和繁衍。因此,林氏族人对章公祖师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崇敬。
到了章七三37岁那年,即北宋哲宗赵煦元佑年间(公元1086年至1094年),他在德化王村最终成佛,结束了他在人间的修行。成佛后,章七三被誉为一代高僧,他的智慧和慈悲为世人所景仰。
章公祖师成佛后不久便坐化(即圆寂)。为了纪念他的恩德,林姓族人将他尊为“开山恩主”,在普照堂大殿的正厅之上专门为他设立了神位。而林氏族人的祖先牌位则被恭敬地安置在普照堂的左侧偏厅,每当有重大节日或纪念活动,村民们都会来到普照堂,向章公祖师的神位敬献香火。
神秘失窃之夜
1995年12月14日傍晚,阳春村的普照堂如同往常一样香火缭绕,供奉在正厅的“章公”肉身佛像庄严而肃穆,堂内摆放的供品还散发着新鲜的味道,香炉里燃烧的香灰沉静地堆积着。这座普照堂自建成以来,一直是村民们祭拜和祈求平安的场所,而看守它的任务多年来都落在年过七旬的林乐松肩上。
当天,林乐松像往常一样,检查了堂内的摆设,清理了地面,确保一切整齐有序。他在香炉中新添了香,双手郑重地插入香炉,然后将供桌上的供品稍作整理。确认没有遗漏之后,他缓步走到堂门处,将大门锁好,并拉了几次确保锁牢后,才离开普照堂,踏上回家的路。
然而,第二天清晨,林乐松早早来到普照堂,准备像往常一样打开大门。大门被解锁推开后,他还未完全踏入堂内,就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他的目光扫过堂内的地面,发现原本整齐摆放的供桌翻倒在地,供品散落四处。地面上有许多被踩踏的痕迹,香炉也被移位,灰烬洒落在供桌附近。整个堂内一片狼藉。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原本供奉在正中央的“章公”肉身佛像已经不见踪影。
警方介入与调查困境
发现佛像失窃后,村民们迅速聚集在普照堂周围,对这起突如其来的事件议论纷纷。普照堂作为阳春村世代供奉的重要场所,关系到全村人的信仰和传统。事发后,村民们立即报警,当地警方很快赶到现场展开调查。
民警首先检查了普照堂的大门和窗户,却发现这些地方没有任何被撬动或破坏的痕迹,这意味着窃贼并不是通过常规入口进入。随后,警方对普照堂内部仔细勘查,在一面后墙上发现了一个被凿开的洞。洞口的边缘布满粗糙的凿痕,显然是用简单工具强行破开。这处大洞被认为是窃贼进入普照堂的唯一途径。墙洞不算大,但足以让一个人弯腰钻入,说明盗窃经过了精心策划,可能还动用了专业的工具。
警方随后在洞口附近寻找可能的线索,包括残留的凿石工具痕迹或其他能追踪窃贼身份的物品,但并没有找到有价值的证据。现场并未发现明显的指纹或鞋印,这表明窃贼作案时或许采取了防护措施,避免留下直接的身份信息。堂内被翻得一片狼藉,原本摆放整齐的供桌和物件被推倒,供品散落在地,甚至有些已经被踩踏毁坏,香炉被挪动到一旁,但“章公”佛像却不知去向。
由于林乐松是普照堂的看守人,当晚也是唯一负责的人,警方对他进行了详细的询问。林乐松的家庭经济条件在村里并不算好,他靠着简单的农活和守护普照堂的微薄收入为生。基于这一情况,警方不得不考虑他是否与案件存在关联,尤其是是否可能为了金钱利益而与外人勾结。林乐松对警方的盘问始终三缄其口,拒绝透露更多信息。
村里人对此议论颇多,有人认为他或许知晓更多内幕,但没有公开的原因却成谜。多年后,林乐松因病去世。直到他去世,也没有人能够从他口中得知更多与案件相关的信息。
跨国追索的艰难旅程
2015年3月的一个下午,普照堂理事会成员林永团在用手机浏览新闻时,意外发现一条引人注意的报道。报道中提到,在匈牙利某博物馆中展出了一尊中国的肉身佛像,配有详细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当林永团仔细查看图片时,他猛然意识到,这尊佛像与阳春村多年前失窃的“章公”肉身佛像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肉身佛像的体态、姿势以及供奉的形制,都让他感到无比熟悉。
消息很快在阳春村和周边村庄传开。普照堂理事会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议上,村民们围绕这条新闻展开讨论。有人拿出旧时普照堂里供奉“章公”佛像的照片与新闻中的图片进行比对,发现二者的相似程度极高。这一发现让村民们纷纷认定,匈牙利博物馆展出的佛像很可能就是1995年失窃的“章公”肉身佛像。
为了让追索行动更具合法性和专业性,村民们联系了经验丰富的律师刘洋。刘洋曾参与圆明园兽首追索案件,在国际文物追索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详细了解了阳春村佛像失窃的背景和发现的线索后,决定接下这个案件。他建议村民们搜集与“章公”佛像相关的所有历史资料,包括佛像在普照堂供奉的历史记录、失窃案件的警方档案,以及佛像与村民信仰之间的联系。
在村民们的努力下,案件材料很快整理完成,追索佛像的行动正式启动。由于佛像已经辗转流入欧洲,案件的诉讼需要依据国际法程序展开。2016年6月8日,荷兰阿姆斯特丹地区法院正式受理了这一案件。法院受理案件后,村委会和律师团队进一步收集证据,力图证明佛像属于阳春村,是在1995年的盗窃案中被非法带出中国的。
2017年7月14日,案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地区法院举行了第一次听证会。在这次听证会上,刘洋代表阳春村村委会,向法官陈述了佛像的历史背景、盗窃经过以及它在村民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听证会上,双方围绕佛像的来源展开了激烈辩论。阳春村方面提供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影像资料,试图证明佛像与普照堂的历史关系。然而,由于事件发生已久,案件的证据链仍存在不足。此次听证会未能给出明确结论,法院没有当庭裁决。案件审理被推迟,村民们继续等待进一步的结果。
2018年12月12日,荷兰阿姆斯特丹法院对这一案件作出了最终判决。法院以阳春村村委会不具备国际诉讼主体资格为由,驳回了村民们的诉讼请求。村民们多年的努力未能换来佛像的归还,但他们仍坚持认为,这尊佛像就是属于他们的文化遗产。
村庄的发展与未了心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阳春村的经济逐渐繁荣,村民们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得益于当地资源的开发和交通设施的完善,村里的农业产出增加,外出务工的人数也逐年上升,许多家庭开始在村里修建新房。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曾经坑洼的乡间土路被铺上了平整的水泥路,村里还修建了小型公共设施,比如路灯和供水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每到节假日,外出工作的村民大多会回到村庄,与家人团聚。
尽管物质生活变得更好,村民们始终没有忘记“章公祖师”肉身佛像的重要性。每年农历重要的节庆日子,比如正月初一、清明和中秋,村里的人都会在普照堂前摆设供品,燃香祭拜。他们相信,无论“章公祖师”的佛像身在何处,这样的仪式可以让他的精神继续守护村庄。
近年来,阳春村的年轻一代也开始对佛像失窃事件表现出更多关注。一些年轻人通过网络了解更多与佛像相关的国际文物追索案例,并将这些信息带回村里与长辈们分享。他们参与到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帮助整理普照堂的历史档案,制作关于“章公祖师”的影像记录。村民们的共同心愿是迎回“章公祖师”肉身佛像,无论这条路多么艰难,他们的祈盼从未间断。
参考资料:[1]祁红光.章公祖师佛像跨国追索诉讼国际私法问题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4):35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