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不痛不痒?浙大建议:饭后如果存在3个异常,建议尽早做肠镜

小夏谈养护 2024-11-09 11:20:36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窗外细雨绵绵,李阿姨悠闲地坐在客厅藤椅上,一旁的收音机播放着舒缓的音乐。退休前她在大型商场担任高管,现在的生活节奏放慢了许多。

这天,她收到了远在澳洲求学的女儿晓雯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

"妈,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晓雯温柔地问道。

"挺好的,就是吃完饭总觉得肚子胀,可能是年纪大了,消化功能差了。"李阿姨轻描淡写地回答。

"多久了?还有别的不舒服吗?"晓雯追问道。

"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这两个月经常便秘,有时候还会拉肚子,反反复复的。"李阿姨笑着说。

视频那头的晓雯沉默了,她正在医学院攻读肿瘤学专业。"妈,您得去医院做个检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张教授指出,很多人对肠道健康问题并不重视。临床数据显示,早期肠癌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根据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数据,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呈现年轻化特点。

李阿姨在女儿的坚持下,来到了当地三甲医院。医生仔细询问了她的症状:饭后腹胀、排便习惯改变、时而便秘时而腹泻。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正是肠道健康亮起的警报。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刘主任表示,临床中遇到许多患者都存在类似误区,认为没有疼痛就不需要就医。实际上,肠道问题往往在早期就会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

经过肠镜检查,医生在李阿姨的结肠处发现了一个息肉样病变。所幸发现及时,通过手术顺利切除。病理结果显示为早期癌变,无需进行放化疗。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王医生在其发表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现状与展望》中提到,40岁以上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出现以下情况:持续的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异常、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在康复期间,李阿姨认识了不少病友。有位开网约车的陈师傅,平时工作忙,饮食不规律,经常憋着不去卫生间。还有一位年仅35岁的程序员小张,长期久坐,饮食作息紊乱,直到发现问题时已是中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数据显示,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肠道疾病至关重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李教授建议,日常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少食多餐、避免过度加工食品。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也很重要。

康复后的李阿姨开始关注起健康生活方式。每天清晨,她都会去小区公园散步,晚餐也调整到较早时间。她还和几位老姐妹组建了健康互助小组,相互提醒定期体检。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周主任强调,肠道健康与情绪管理也密切相关。压力过大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建议通过适当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一年后,在晓雯放假回国时,看到焕然一新的母亲,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这次经历不仅让李阿姨重获健康,更让她明白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以前总觉得身体没什么大问题就行,现在才知道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李阿姨感慨道。她开始在社区举办健康讲座,把自己的经历和健康知识分享给更多人。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结直肠癌患者超过55万,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专家呼吁,不要等到身体发出强烈警报才就医,预防性检查同样重要。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张主任提醒,除了定期体检,还要留意饭后的这些信号:持续性腹胀、排便习惯突然改变、不明原因的体重变化。出现这些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

李阿姨的故事,道出了许多中国家庭的健康困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身体发出的微弱信号。健康,需要我们用心倾听、细心维护。

武汉同济医院消化内科陈教授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有所提前。建议从年轻时期就开始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今的李阿姨,已经成为社区里的"健康达人"。她经常提醒邻居们:"身体发出的每个信号都值得关注,健康需要我们用心经营。"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指南》(2019版)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 《中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策略》- 中华肿瘤杂志

3. 《肠道微生态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4. 《早期结直肠癌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5. 《结直肠癌筛查现状与展望》- 中华医学杂志

1 阅读:1034
小夏谈养护

小夏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