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奇人靠种菜、养鱼年入3600万,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

看一苇 2024-10-27 18:56:43

声明:真实人物故事,文末附权威资料来源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见识到刘永军鱼菜共生的种菜模式后,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说。

养殖鱼苗不用换水,种植蔬菜却不施肥。鱼给蔬菜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菜给鱼净化环境,鱼菜共生形成一套特殊的循环体系。

如此玄幻的模式,令人难以置信。但刘永军却依靠这样的模式,赚了个盆满钵满。、

一个从农村来的小青年,挑战传统,采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年收入高达3600万,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刘永军的老家在山西农村,大学毕业以后,怀里揣着仅有的800块钱,和朋友一起来到上海。

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心怀雄心壮志,想在魔都闯出一番名堂。

每年来到大上海淘金的人很多,他们大都抱着和刘永军同样的想法。可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要么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向生活低了头;要么心灰意冷,放弃梦想回归故乡。

来上海的最初三年,刘永军也遭遇很多困难,但梦想的小火苗,始终没有熄灭。

作为农村孩子,他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便将目光盯在园林行业,和朋友合伙建立了园林绿化公司。

刘永军的园林之路走得很顺利,不仅事业做得顺风顺水,还买了房,结了婚,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眼看日子越来越安稳,刘永军却越来越不安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头脑中酝酿。

他想在上海找一个地方种菜,做大城市里的现代农夫。

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发了疯,作为寸土寸金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哪有地方可以种菜?就算有,租金也是个天文数字。

再说,放着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冒险去做高成本,且自己不擅长的行业,分明是疯了!

刘永军自然没有疯,他有自己的想法。

上海有很多有钱人,他们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普通超市供应的蔬菜,达不到他们放心食用的标准。如果能抢在别人前面种出健康的有机蔬菜,就能占领整个上海高端食材市场。

2012年,刘永军费了好大劲说服了妻子,拿着筹集来的200万,在上海青浦区承包了100亩土地,搞起了有机蔬菜种植。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打理,农场很快就有了收获。

当有机蔬菜推向市场后,并没有出现他料想中的采购狂潮。来的采购商,还在尽可能地压低价格。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令人焦虑的是,这些采购商来过一次就不再来,这让有机蔬菜出现大量滞销。

菜是很优质的,但为什么卖不出去,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刘永军百思不得其解。

眼看一年的心血打了水漂,还赔了十几万,这让刘永军很是窝火。

又到了蔬菜种植季,这一次他没有忙着播种,而是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菜市场,仔细观察人们的菜篮子。

这一看,还真看出问题。

上海人喜欢的蔬菜不多,最常购买的只有四种:上海青,广东菜心,练塘茭白和鸡毛菜。

可这些菜,刘永军的农业基地里一种都没有。

事前不做市场调研,不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就盲目种植,犯了商场大忌。弄清楚原因的刘永军迅速调整种植计划,只种上海人喜欢吃的蔬菜。这些菜生长周期短,一年能收好几茬。

2013年,刘永军单靠卖菜就赚了500多万,他的种菜计划取得了成功。

按理说事业步入正轨,一般人应该满足,但刘永军不是一般人。

2014年,一种名为“鱼菜共生”的新型养殖技术,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别人只是听个稀奇,刘永军却要把新奇的事物变成现实。妻子、岳父,全家人轮流上阵,试图让他改变这个荒唐的想法。

显然,刘永军不是一个听劝的人。

他把家搬到了农业基地,白天守着自己的田地,晚上研究技术,设计图纸,经常熬到两三点钟入睡。

鱼与菜共生,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用养鱼的水来种植蔬菜,经过蔬菜过滤的水又流进鱼池,实现种菜不用肥,养鱼不换水。

刘永军把技术研究透彻后,先是定制了一个直径三米的平底塑料桶,在里面放入鱼苗。

刚开始还好好的,没过几天,鱼苗纷纷死亡。

经过观察,刘永军发现,平底塑料桶底部的鱼粪和残余饵料,在水里聚集形成氨氮,导致环境恶劣到鱼根本活不下去。

随后,刘永军把桶的底部改装成了漏斗状,鱼粪和残余饲料都能排出去。水中氨氮含量降低,鱼儿就不会发生死亡。

“鱼菜共生”中鱼的问题解决了,菜又要怎么办呢?

刘永军最初选用的是陶粒,但是效果不好,菜苗长得很是艰难。

这个时候,专家的几句话瞬间点醒了他。

陶粒不能给蔬菜提供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会导致蔬菜营养不良,用鹅卵石代替后,就解决这个难题。

两周后,生长在鹅卵石上的蔬菜长势喜人。

刘永军完美攻克“鱼菜共生”的两大难题,没承想七个月后的一天,一个噩耗传来:鱼苗突发大面积死亡。

等到刘永军匆匆赶到现场,眼前的一幕让他一愣:鱼苗浮在水面,白花花的一层,水已变得浑浊,散发着腥臭。

眼看几个月的心血化为乌有,他顾不上伤心,当务之急是查找原因。

鱼苗死亡的原因很快查出来,供氧气的主管道上有一个接口,因为胶水软化造成了漏气,氧气供不上,导致鱼苗缺氧而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永军找到了这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

在专家的指导下,他在鱼桶各处安装了探头,24小时实时采集数据,所有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手机端还可以远程监控。

当指标出现异常,数据库会及时发出警报,管理人员会第一时间拿出应对方案。

刘永军养殖场的一个塑料桶内,可以养一亩水塘的鱼,鱼的品种也进行了筛选,都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鱼类,价格大多在20元左右一斤。

塑料桶里游动的可不是鱼,而是红彤彤的钞票。

鱼菜共生的成功,引发很多人的关注。

上海一家餐厅的老板,听说这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带人前来参观。在品尝到美味的鱼肉后,立刻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此后,来他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脑袋灵活的刘永军又找到新的赚钱门路。

他设计了一个微型鱼菜共生系统,这个系统安装简单,操作更是简单。

对外销售后,收到的反馈很好,很多人可以在家亲手养鱼种菜,刘永军因此又多了一份收入。

凭借着“鱼菜共生”这一黑科技,刘永军收入翻倍,年收入高达3600万。他也成了大众眼中的有钱人。

2020年疫情暴发,他捐款又捐物,还在各个平台帮助农民卖菜、水果和粮食,不仅帮忙解决了市民的食品供应问题,也展现出了企业家的担当和情怀。

刘永军经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成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去试错,不断地去创新。”

事实的确如此,没有哪个人的成功是偶然的,成功的过程,需要不断试错,从失败中得到进步。

从农家小伙到成功企业家,刘永军用了16年的时间,没有前人引路。纯粹是摸着石头过河。

农村孩子特有的韧劲让他克服困难,遇山开路,逢水架桥,从失败中找出正确的道路,才有了如今的事业。

作为新时代新农人的代表,刘永军始终坚持科技兴农,不断创新,以超强的行动力,在大上海闯出一番天地,为努力拼搏的刘永军点赞。

——THE END——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井陉人,种菜、养鱼年入3600万!咋做到的?

0 阅读:0

看一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