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客记忆:那片闪耀的金色海洋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总有些时刻如同闪耀的星辰,即便时光匆匆,也依旧在记忆的夜空中散发着温暖的光芒。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关于麦客的记忆,那是我在1988年,作为一个心怀梦想的农村青年,踏上陕西关中大地,成为万千麦客中的一员,所度过的那些难忘日子。
那时的我,正值而立之年,家里的日子紧巴巴的,几亩薄田的收入难以支撑起一家人的生计。村里老一辈的人常说:“陕西关中麦收时,是咱农村人挣钱的好机会。”于是,我决定跟着村里几位有经验的老麦客,去陕西闯一闯,希望能给家里带来一些改善。
怀揣着梦想和希望,我踏上了前往陕西的征途。那是一辆破旧的长途汽车,车窗在风中摇曳,座椅上的海绵早已不知去向,只剩下硬邦邦的铁架子。尽管条件艰苦,但车上的每一个人都满怀期待,因为我们知道,这一趟是为了生计,更是为了心中的那份梦想。
下了汽车,我们还要徒步赶路。脚下的黄土路崎岖不平,尘土飞扬,但我们的脚步却异常坚定。沿途的风景从熟悉的田野逐渐变成陌生的山川,我们心中对未来的期盼却愈发强烈。
终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关中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麦地主人家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热情地招呼我们:“来,娃们,先到屋里歇会儿,喝口热茶。”进屋后,主人家端来了热腾腾的洗脸水,让我们洗去一路的风尘。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关中人的淳朴和热情。
餐桌上,主人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白馍又大又软,面条劲道十足,臊子浓郁扑鼻。尽管我们初来乍到,还有些拘谨,但主人家那句“多吃点儿,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让我们瞬间放开了肚皮。那一刻,我更加确信,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如此的善良和真诚。
饭后稍作休息,我们便开始了割麦的劳作。起初,我动作笨拙,看着老麦客们熟练地挥舞着镰刀,心中不禁有些自愧不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找到了节奏,割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烈日当空,汗水浸湿了衣衫,腰酸背痛的感觉让我几乎想要放弃。但每当看到老麦客们那坚毅的眼神和坚定的步伐,我便又鼓起了勇气,继续坚持下去。在这片金色的麦海中,我们与大自然进行着最原始的较量,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对收获的渴望。
劳作之余,我还结识了当地的一些村民。他们向我讲述着关中的风土人情和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让我对这片土地更加充满了敬意。每当夜幕降临,我们便会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经历和见闻。那些真挚的情感在夜空中久久回荡,仿佛成为了我心中最美的旋律。
麦收的日子里,并非总是那么平静。有一天,天气异常闷热,一名年轻的麦客中暑了。主人家大叔见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将他扶到阴凉处休息,并端来了绿豆汤为他解暑。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还有一次,麦地旁的一户人家办喜事,主人家大叔特意带着我们去喝喜酒。那一天,我们与村民们一起分享着喜悦和幸福,那份淳朴的民风和真挚的情感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一个多月后,麦收终于结束了。当主人家将工钱递到我手中时,我的心中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我辛苦付出与收获的象征。在离开的那一刻,主人家为我们准备了饭菜和特产,邀请我们来年再来。我欣然答应,心中却满是不舍。
踏上归程的那一刻,我回头望了望那片金色的麦海,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我知道,这段麦客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永不褪色的亮色。它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与关爱。它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永远不会改变。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麦客行业也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但那段麦客的经历却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每当我回想起那段日子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片金色的海洋、那些淳朴善良的村民、那些共同奋斗的日子……它们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我的记忆中永远定格。
麦客记忆,是我心中永不褪色的亮色。它让我学会了珍惜与感恩,也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与价值。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珍贵的记忆,继续前行,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坎坷,我都会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我知道,那段麦客的经历将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