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万年前的它们真的死透了吗?不,他们的后代还存活的好好的!

科学羊 2024-09-09 14:01:30

你知道吗?如果把地球诞生到现在的大约45亿年缩小到1年,我们人类其实存在的时间只有极短的半个小时。

大家好,我是科学羊🐑。今天我们聊一个远古时代的话题。

话说,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和第三纪交界处,地球上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化。

科学家在地层中发现了一条清晰的线索,这条线成为了划时代的分水岭——线以下,是恐龙繁衍的痕迹,而线以上,却再也找不到任何恐龙的踪迹。

这场地质大灾难让恐龙从地球上消失......

主流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点大致是在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撞击引发的生态灾难最终让这些庞然大物退出了历史舞台。

01 恐龙究竟是如何灭绝的?

细节是这样:

6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9英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这次事件被认为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关键因素。

早年间,这一说法还只是个假说,但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如今越来越坚信这一理论。

甚至已经精确定位了那次撞击的地点——它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的尤卡坦半岛,在浅海下方,那里藏着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名叫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

撞击过程的动画

这个巨大的陨石坑正是那颗小行星留下的痕迹。

你说,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都没撞毁,可为什么那么多恐龙会一夜之间消失匿迹呢。

很可惜,对于恐龙来说,主要是撞击点可以说是非常不幸的。

尤卡坦半岛浅海下方的岩石富含石膏,而小行星的剧烈撞击释放了惊人的热量,导致石膏迅速气化,变成了大量的有毒硫磺云。

这些致命的毒气,可能是灭绝恐龙的直接元凶。

如果小行星偏离了几公里,撞击到了旁边的深海区,局面可能会大不相同。

深海中不会产生这么多有毒气体,恐龙或许还有机会继续存活。

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Lisa Randall)在她的书《暗物质与恐龙》中提到,这颗小行星可能来自太阳系外层的奥尔特云。

根据她的理论,太阳在穿越暗物质区域时受到了一定的引力扰动....这才导致了小行星改变轨迹并最终撞击地球。

她甚至提出,如果暗物质的作用稍有不同,那颗小行星或许根本不会撞上地球,那么恐龙的命运也将彻底改写。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灾难发生前,恐龙已经在地球上统治了1.5亿年,丝毫没有走向衰落的迹象。

如果没有这场灾难,哺乳动物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崛起,更不用说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人类文明。

换句话说,正是这颗改变历史的小行星,给了哺乳动物翻盘的机会,也间接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存在。

真的是这样吗?死透了吗?然而,事情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02 恐龙的后代是谁?

虽然绝大多数恐龙的生命在这场灾难中终结,但其中有一小支生物却顽强地存活下来,甚至继续进化,繁衍成了今天我们熟悉的一类生物——鸟类。

也就是说,虽然叫“恐龙”的生物灭绝了,但它们的后代并没有消失,反而继续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如果你对恐龙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些皮肤满是鳞片、巨大的身体在森林中行走的画面上,那么“鸟类是恐龙的后代”这个说法可能让你感到困惑。

毕竟,鸟类与我们印象中的恐龙形象相去甚远:鸟类轻盈、灵巧,身披羽毛,而恐龙则是笨重、光秃的爬行动物。

那它们真的可能属于同一个大家族吗?

答案是肯定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古生物学家都相信鸟类就是恐龙的后裔,只有极少数学者认为鸟类与恐龙是平行演化的物种,是“兄弟”而非“父子”关系。

尽管持这种观点的人数较少,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科学证据来了解,为什么主流观点支持鸟类就是恐龙的延续。

其实,恐龙也曾披上羽毛。

首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恐龙身上的羽毛痕迹。

科学家从化石中发现,许多恐龙的骨架上保留了羽毛的结构。还记得那部经典的《侏罗纪公园》吗?

电影中的琥珀化石中保存了一段恐龙的尾巴,而那根尾巴上就覆盖着羽毛。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毛都能被称为“羽毛”。

羽毛进化可能的五个阶段

真正的羽毛具有复杂的结构:一根中轴分出一系列羽枝,羽枝上还有羽小枝,这样的精细结构才是真正的羽毛,而这种结构在很多恐龙的化石中都有发现。

有些恐龙的羽毛甚至与现代鸟类极为相似,进一步加强了两者的关联。

令人惊讶的是,有的科学家甚至猜测,像霸王龙这样体型巨大的恐龙可能也长着羽毛——试想一下,毛茸茸的霸王龙🦖,是否颠覆了你对恐龙的认知?

03 飞行的恐龙

当我们提到会飞的恐龙时,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翼龙。

但其实,翼龙并不是真正的恐龙,它们只是与恐龙亲缘关系较近的爬行动物。

而真正会飞的恐龙,存在于那些体型较小、长有羽毛的物种中。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这种小型恐龙,其中一种名为顾氏小盗龙的恐龙特别有趣。

小盗龙

顾氏小盗龙不仅长有羽毛,而且有四只翅膀——前肢和后腿都长着羽毛,构成了两个翅膀结构。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小恐龙的骨骼结构与鸟类非常相似,骨骼内部呈蜂窝状,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减轻重量,从而有利于飞行。

为了验证这些恐龙是否真的能够飞行,科学家们还进行了空气动力学实验。

结果显示,有些恐龙的翅膀结构适合滑翔,而另一些则具备真正的飞行能力。这些发现再一次证明,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联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密切。

04 恐龙和鸟类的身体结构高度相似

不仅仅是羽毛和飞行能力,恐龙与鸟类在身体结构上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鸟类是用后肢站立行走的,而许多恐龙,尤其是肉食性恐龙,同样是后肢站立的。

比如大家熟悉的霸王龙,它的步态就与现代鸟类极为相似。

更重要的是,恐龙和鸟类的骨骼结构在许多方面都几乎一致。

它们的锁骨愈合成叉骨,颈椎呈S形,肩关节复杂,可以进行灵活的运动。这些特征在鸟类和恐龙中都是高度一致的。

虽然体型差异巨大,但如果仔细研究霸王龙和一只鸡的骨骼,你会发现二者的差别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可以说,鸟类不仅是恐龙的后代,还是恐龙本身!

当你接受了“鸟类是恐龙的后代”这一观点后,可能还会惊讶于另一层含义:鸟类不仅仅是恐龙的后代,它们实际上就是恐龙。这里涉及到一个动物分类学上的逻辑问题。

“恐龙”这个词汇并不是指某一个单一的物种,而是一个包含众多种类的庞大类群。

根据臀部结构的不同,恐龙大致被分为两大类:鸟臀目和蜥臀目。顾名思义,鸟臀目的恐龙有类似鸟类的臀部结构,而蜥臀目的恐龙则更接近蜥蜴。

鸟臀目的骨盆结构(左侧)

让人意外的是,虽然“鸟臀目”看似与鸟类关系更近,但实际上,鸟类并不属于鸟臀目,而是蜥臀目的后裔。

也就是说,像霸王龙这样直立行走、吃肉的恐龙,与今天的鸟类有着更直接的血缘关系。

而像剑龙、甲龙、鸭嘴龙这些恐龙,虽然与霸王龙同属恐龙大家族,但它们与鸟类的关系却要远得多。

因此,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承认剑龙和霸王龙同为恐龙,那么没有理由不承认与霸王龙关系更近的鸟类同样是恐龙。

换句话说,今天我们看到的鸟类,就是恐龙的一部分。

总结:鸟类存在的背后,是恐龙不灭的传奇

通过这些科学证据,我们可以看到,恐龙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以一种新的形态继续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今天,全球有上万种鸟类,它们栖息在各个角落,从炎热的沙漠到寒冷的极地,无处不见鸟类的身影。这些优雅的生物,不仅是大自然的奇迹,更是恐龙那段史诗般传奇的延续。

所以,下次当你抬头望见飞翔的鸟儿时,不妨想一想,眼前这轻盈的身影,也许正是恐龙曾经辉煌的写照。

恐龙从未真正离开,它们的故事依然在我们的星球上书写着。

好,今天就先这样啦~

0 阅读:9

科学羊

简介:科普指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