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盗墓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

生远谈历史 2024-12-19 11:24:37

从千年帝王权谋到市井江湖,从青楼粉黛到古墓幽魂,忠义无双的关羽,为何在黑道的香案前受万世供奉?

更令人不解的是,精忠报国的岳飞为何被太监奉为偶像,而一身仙风道骨的吕洞宾,竟成了青楼女子的庇护者?

这些不相干的人物,横跨千年的时光,竟被截然不同的群体所崇拜,这一切究竟怎么回事?

木匠拜鲁班,戏班拜唐明皇,“入行拜祖师”的习俗由来已久,尤其某些特殊行业中更是如此。

“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水银斑,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

“商周老坑河边埋,春秋战国山顶寻。秦汉大墓藏山岭,东汉南朝山腰隐。隋唐宋墓坡下存,明清专爱石灰坟”。

这是根据不同朝代的墓葬习惯总结出的口诀,比如商周时期的墓葬可能在河边,春秋战国的大墓喜欢在山顶,秦汉的大墓在山岭,东汉南朝在山腰,隋唐宋的墓在坡下,明清的墓有使用石灰的特点等。

“山随水转抱弯弯,有穴分明在此间。飞蛾常在墓上面,雪花飘过化成盐。雷电交加定有墓,朽木附近枉费神”。

这几句口诀是通过观察自然环境来判断是否有墓葬,山水环抱的地方可能有墓;如果有大量飞蛾聚集,也可能暗示着地下有古墓;

下雪时墓地上的雪质较硬像粗盐颗粒,可能是因为地气的原因,此地可能有古墓;而有巨大树木或朽木的地方则不太可能有古墓,因为树木的根系可能会导致墓穴进水塌方。

相传在正式进入墓穴之前,盗墓者会搭建香案,点燃蜡烛与金纸,焚香祭拜,墓道中杀机四伏,稍有不慎便可能丧命,而供奉曹操能让他们避开机关陷阱和墓室毒气,带着宝物平安归来。

如果蜡烛在墓中突然熄灭,他们必须将取出的珍宝原封不动地放回去,磕头谢罪后退出墓穴,以免惹怒“祖师爷”,引来杀身之祸。

这种仪式的流传,与历史上曹操“摸金校尉”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水经注疏》中记载,“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曹操曾率兵挖掘西汉梁孝王的墓,取走大量金银珍宝。

事实上,曹操在东汉末年组建“摸金校尉”,可能更多是为了解决军需问题,而非单纯的掠夺。

这一队伍纪律严明,技术精湛,开创了系统化、职业化的墓葬发掘方式,为后世传说中摸金术的发展提供了蓝本。

在盗墓者的眼中,曹操是将这职业升华为技术流派的开山鼻祖。

历史上的曹操,绝不仅限于传说中的“盗墓祖师爷”,建安十五年曹操颁《求贤令》,他提出 “惟才是举”,通过三次《求贤令》破除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为寒门子弟开辟了仕途的通道。

与此同时,面对连年战争带来的土地荒芜和民生凋敝,曹操推出了“屯田制”,鼓励百姓和军队在荒地上耕种,为流离失所的民众提供了安身之所,极大地稳定了社会秩序。

除此之外,曹操的诗歌如《观沧海》《短歌行》至今仍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展现了建安文学独有的豪情壮志。

至于曹操为何能成为盗墓者心中的“精神偶像”,这或许与他那种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密不可分。

当然,盗墓毕竟是违法犯罪,还请广大读者遵纪守法,切勿走上不归之路,而在另一个特殊行业 —— 黑道之中,也有着他们所尊崇的精神偶像,黑道喜欢拜关羽。

关羽的“忠勇仁义”名垂青史,无论曹操如何礼遇笼络,他始终不忘归汉;战场上,青龙偃月刀所指之处,无人可挡;面对东吴的埋伏,他单刀赴会、谈笑风生,最终安然离去。

他对刘备的赤胆忠心、对汉室的坚定拥护,不仅为那个尔虞我诈的时代注入了一份正气,也成为后人推崇的道德楷模。

正因如此,关羽从一个历史人物逐渐演变为民间信仰的“武圣”,其崇拜在隋唐时期初现端倪,并随着佛教与道教的加入进一步神化。

至明清时期,关羽崇拜达到顶峰,各地纷纷修建关帝庙,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保佑平安的守护神,祈求之意也扩展到了除暴安良、护佑平安、招财进宝等。

与此同时,关羽的形象在文学中也被拔高到了神化的层面。

《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为忠义的极致,华容道上义释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等。

正是因为这种忠义,关羽逐渐成为黑道的信仰核心,黑道虽然身处法律边缘,却并非毫无规则。

在他们的行事准则中,最重要的是“忠诚不叛,义气当先”。

一个帮派的稳固发展,靠的正是这种上下齐心的凝聚力,而背叛是帮派中最不可容忍的行为,关羽的忠义形象恰好契合了这一需求。

他对刘备的忠诚,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不为所动,正是黑道中人最为推崇的品质。

通过祭拜关羽,他们试图将这种精神融入自己的组织文化,将忠诚与义气作为立足江湖的根本。

此外,江湖之中,强者为尊,力量便是生存的资本。

关羽以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横扫战场,威震华夏,他的武勇不仅是古代强者的典范,也是黑道中人所向往的精神图腾。

关羽广泛的民间影响力,也让黑道借助他的形象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与认同感。

在重大决策或聚会之前,关羽神像总会被高高供奉,接受香火祭拜,通过这样的仪式,黑道成员将关羽视作自己行动的守护神,祈求在风雨飘摇的江湖中平安无事、逢凶化吉。

黑道对关羽的崇拜不仅仅是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文化包装。

他们通过忠义的幌子,将自己的行为披上一层正当性的外衣,关羽的忠诚和武勇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心理慰藉,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外界塑造出一种“替天行道”的文化形象。

黑道对关羽的这种崇拜,虽有其自身的逻辑,却终究难掩其行为本质与真正的正义相去甚远。

不同的群体出于各种目的,对英雄人物进行着别样的解读,在明朝的深宫之中,东厂与锦衣卫这些特殊的群体,也有着令人费解的崇拜对象。

明初设立了严格的制度,用以防止太监涉足政治。

朱元璋对宦官有着极深的戒备,他痛恨权臣乱政,更将太监视为潜在的威胁,因此明令太监不得干政,仅允许他们承担清扫、传令等杂役。

至永乐年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登上皇位,在夺权的过程中,太监们通过通风报信、协助铲除异己立下了大功,这也让朱棣对太监格外信任。

东厂应运而生,成为太监掌控的情报机构,其职能包括监视百官、搜集情报,甚至直接缉拿官员,权势之大令人胆寒。

掌握如此权力的太监群体,却始终无法摆脱身份的尴尬,他们既是皇权的工具,又因“不男不女”的特殊属性,而遭到社会普遍的轻视。

为了巩固权力,赢得皇帝的彻底信任,太监急需一套道德外衣,而岳飞“精忠报国”的形象,成为了他们最理想的精神象征。

《酌中志》所记载,“东厂外署大厅之左小厅,供岳武穆像一轴”。

借助岳飞的形象,太监们试图打造“忠君爱国”的道德面貌,为自己的特权争取合法性。

岳飞的忠义精神被明代帝王统治所重视,他的“还我河山”誓言与背上“精忠报国”的刺字,成为忠诚的最高典范。

朱元璋将岳飞列入三十七名忠臣之列,并亲书“纯正不曲”,以彰显其品格之高。

朱棣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对岳飞也多有推崇,还下令修建岳飞庙,要求百官和百姓以岳飞为榜样,发扬忠诚与爱国精神。

东厂太监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将岳飞供奉为精神图腾,跪拜在他的画像或塑像前,口中念诵“忠君报国,效仿岳飞”,为的不是祭奠民族英雄,而是通过这场表演向皇帝表明自己对皇权的绝对忠诚。

这场政治秀的表面庄重,实则掺杂着无尽的讽刺。

东厂太监一边高举“忠义”的旗帜,将岳飞当作自己的道德榜样,一边却滥用职权,陷害忠良,制造冤假错案。

在魏忠贤执掌东厂的时期,这位自封“九千岁”的太监架空朝政,迫害忠臣,致使朝堂乌烟瘴气。

即便在这样的情境下,岳飞的画像仍高挂东厂衙门的大堂之上,香火不绝,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不仅玷污了岳飞的忠义精神,更让其沦为一场政治工具的牺牲品。

这场虚伪的“忠义”背后,折射的是明代太监群体复杂的政治生态,他们在权力斗争中如履薄冰,既渴望权力,又害怕失去权力。

如果岳飞地下有知,看到自己的一生壮烈被东厂太监作为权力斗争的工具,他是会悲愤挥泪,还是怒而拔剑?

青楼女子为何拜吕洞宾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青楼的雏形便已出现,那时的“倡伎”不过是为权贵歌舞助兴的艺人,尽管拥有才艺,却难逃社会的轻视。

到了唐宋时期,经济繁荣推动了都市文化的兴起,青楼作为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

唐代的开放社会,让青楼女子的身份略显尊崇,她们不仅以歌舞取悦宾客,还参与诗词歌赋的创作,与文人雅士展开交流。

宋代市民阶层崛起后,青楼进一步普及化、制度化,成为文人官员宴饮消遣的场所,那些青楼女子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才情受到世人的追捧,一时间看似风光无限。

但繁华的外表掩盖不了命运的无情,大多数青楼女子出身贫寒,有的因战乱家破人亡,有的因被拐卖而沦落风尘。

即使才华横溢,青楼女子的命运如浮萍般漂泊无依,在欢笑歌舞的背后,是无数难以言说的孤独与苦涩。

正是如此,吕洞宾的形象成为这些女子精神上的一线光亮。

吕洞宾乃道教八仙之一,历来以游历人间、济世救人为特点,他道骨仙风,性情洒脱,在中国民间广为人知,深受喜爱。

传说中,他时常化身凡人,点化世人,为他们指引出路。

青楼集聚社会底层女子,自然也成为吕洞宾施善的舞台,许多民间故事描述了他进入青楼,并非寻欢作乐,而是点化那些苦命的女子。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中,吕洞宾对青楼女子白牡丹的帮劝导,展现了他慈悲救世的一面。

这些故事让吕洞宾的形象不仅高大,更显得格外温,一个愿意关心她们命运的“仙人”,不同于那些馋她们身子,还鄙夷她们出身的世人。

在那个命运无常的时代,青楼女子出路的渺茫,而吕洞宾点化的传说,给了她们一丝希望。

祭拜吕洞宾成为一种心灵的安慰,寄托着她们对改变命运的期盼,即便这种改变只是渺茫的愿景。

吕洞宾的出现代表了一种人性的善意,他包容她们的身份,关注她们的处境,而非以道德之名斥责她们的选择。

这种形象的塑造,让他成为青楼女子能够信赖的守护神,成为她们精神依托的象征。

一盏烛火、一缕轻烟,或许并不能真正改变她们的命运,却足以在黑暗中点亮一丝光亮,给她们在艰难的生活中以些许慰藉。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生远谈历史

生远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