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悲壮的开篇。
公元850年隆冬,一队使者缓步走进长安,引来全城百姓的争相围观。没有车驾和仪仗,也没有护卫士兵,使团寥寥几人,脸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痕,衣服残旧不堪,模样形同乞丐。
在见惯了世面的长安百姓眼中,这支不知从何而来的使团,绝对是他们见过最寒酸的一支。
在金吾卫的带领下,一行人入大明宫,进紫宸殿,唐宣宗高坐庙堂之上,殿中百官齐聚。使者中为首一人跪倒在地,颤抖着呈上文书,眼中含泪,用尽全身力气大喊:
“沙洲光复!”
短短的四个字,令满朝泣泪。
一、安史之乱,河西断绝故事的开始要追溯到公元755年。
这一年,鼎盛中的唐王朝迎来了极盛而衰的命运。晚年的唐玄宗沉迷酒色,倦怠朝政,无视藩镇做大,放纵之下,手握重兵的安禄山、史思明野心膨胀,最终举兵叛唐,引发安史之乱。
战争以一种的惊人的速度开始漫延,先是河北、中原沦陷,紧接着便是洛阳、潼关,直至都城长安。安禄山拥兵15万,其中大部分都是能征惯战的边军,而当时唐朝兵力部署是典型的外重内轻,拱卫京师的部队加起来不到8万,其中还有紧急招募的新兵,根本无法组织起有力防御。
绝望之际,唐玄宗只能颁下两道圣旨:
一、放弃长安,天子出逃。
二、急调驻防陇西的边军回师平叛。
先保存皇室中枢,再用远水来救近火,这是唐玄宗仅存的救命办法,却又是最荒唐的决定。出走长安,天下震动,朝廷也因此失去了对地方部队的绝对掌控,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禁军大将陈玄礼利用“马嵬之变”除掉权臣杨国忠,缢死杨贵妃之时,唐玄宗根本没有任何反对的话语权。
如果说两道圣旨,第一道遭殃的是皇室,那么第二道拖累的则是整个大唐。陇西边军精锐奉命东进平叛,致使西北防御空虚,西南异族吐蕃趁乱进兵,逐步蚕食河西诸州,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了夺取河西走廊。
公元786年,随着最后一处重镇敦煌的失陷,唐朝彻底断绝与西北的联系。
汉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击匈奴,一举平定河西走廊,汉武帝在此设立四郡,敦煌便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城市,通往西域的门户。唐朝时,贞观、开元两大盛世,万国来朝,地处边境的敦煌空前繁荣,各族杂居,吐谷浑、龙家、嗢末在城外游牧,胡人经商住在城郊,官员以蕃人为主,城里居民大多是唐人。
但随着吐蕃的侵入,这种友好的平衡被瞬间打破。为了加强治理,吐蕃全面废除唐朝制度,以铁腕手段进行管理,丁壮者沦为奴隶种田放牧,年老体弱者被弃之荒野。
虽然之后安史之乱被成功平息,但经历一场大难的唐朝再无进取之心,羸弱的实力勉强只能守住已有疆域,对于广袤的西北只能望而兴叹。
一边是无心无力的朝廷,一边是人心思归的河西百姓,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数十年之久,直至一个人出现。
二、西北孤军,御赐归义自公元838年起,吐蕃连续在几代权力交接关键当口出现问题,几派势力争权夺利,陷入无休止的混战。另一边,吐蕃和唐朝再次产生激烈对抗,但全部落败。847年,唐朝河东节度使王宰率军与吐蕃战于盐州,取得大胜。一年之后,凤翔节度使崔珙又率军收复了原州(宁夏固原)、威州(宁夏中卫县)、扶州(甘肃文县西)等地。
消息传至西北,河陇百姓受到极大鼓舞,归唐愿望更加迫切。也正是在这个关键的时间段,前线归来的吐蕃败兵为了发泄怨气,大肆纵兵劫掠。重压之下,沙州豪族张议潮率先举起义旗,以“归唐”为号令,率领府兵攻陷府衙,百姓纷纷追随,吐蕃守军溃败,沙洲光复。
张议潮很小就沦为吐蕃的属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朝的辉煌。但敦煌张氏世代为沙州州将,以忠义治家,张议潮谨遵家训,心怀故国,又看到吐蕃恶行,同情百姓疾苦,早有举义之心。率义军收复沙洲之时,他已年近50。
收复沙洲后,张议潮趁胜进兵,又攻陷临近的瓜州,一时间西北之地纷纷响应义军。吐蕃史料曾用一个比喻来记录这一事件:
“一鸟飞腾,百鸟影从,四方骚然,天下大乱。”
虽然在极短的时间内,义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张议潮也明白到前路的艰巨,几大难题摆在眼前:
一、吐蕃实力仍存
顺利收复沙、瓜两洲,根本原因在于吐蕃内乱,无暇顾及河西,一旦吐蕃稳住内部卷土重来,或是周边党项、回鹘、吐浑等势力趁乱侵入,义军紧靠两州之地根本难以抵御。
二、义军兵力单薄
张议潮起兵之时,手中主力只是部分招募府兵,以及响应的沙洲豪族和百姓,在沙洲光复后虽然募集了不少新兵,但部队未经训练,人员参差不齐,战斗力还是严重不足。
三、孤立无援
河西地广人稀,物产单一,义军难以在短时间内壮大,如果没有外部支援,就会陷入四面受敌的境地。
为了生存,也为了实现“归国”的愿望,张议潮一面整肃军备,发展生产,以沙、瓜为根据地继续向外收复失地,一面派出使节向唐朝报信。因为当时河西还没有完全收复,要想前往唐朝必须通过吐蕃的领土,所以张议潮派出10队使者,每队10人,分不同方向前往唐朝报捷。这一路千难万险,沙洲起义2年之后,第一批使者才抵达长安,而幸存下来的只有5人。
唐宣宗闻听沙瓜收复,感慨张议潮赤胆忠心,下诏拜其为沙州防御使,并御赐义军新名为“归义军”。
三、内忧外患,壮志难酬回归唐朝,是张议潮和归义军最大的夙愿,但当这个梦想最终实现的时候,一切又完全超出了张议潮的预料。在胜利之后接踵而来的除了荣誉之外,还有无尽的猜忌和压力。
为了赢得唐朝的信任,张议潮曾让自己的兄长张议潭率领使团再次出使长安,并向唐皇献上天宝年间的河西陇右十一州(瓜、沙、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旧图,借此表明归义军的忠心,以及要为唐朝收复西北全部失地的愿望。
但事与愿违,归义军的一系列行为并没有得到唐朝完全的信赖,张议潭在出使长安后没有回归,而是留在天子脚下充当人质。张议潮明白,归义军的命运和归国的理想不再是掌握在张氏一族的手中,而是与整个唐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为了归义军,在收复河西的 6年后,在一切都步入正轨之后,69 岁的张议潮最终最初决定:让大哥张仪潭的儿子张淮深接任自己的职务,自己则离开归义军,前往长安作为人质。
四年后,张议潮于长安去世。20年的归义军生涯,从独举义旗,收复沙洲,到征战西方,统御西北,再到质留长安,张议潮的一生无愧于国家。他死的时候,他的家族后辈还在帮唐王朝镇守西部边陲,延续着他为国收复西北全境的理想。
但在张议潮之后,归义军很快迎来了衰落,原因来自各方。
一、唐朝的掣肘
自从安史之乱后,每一代唐皇都对重兵在握的节度使都没有绝对的信任。归义军原为义军,且远在西北,地缘相隔,虽然名义上为唐朝部署,但实际上还是完全听命于张氏一族。所以为了限制归义军的发展,唐朝不仅极少给予援助,反而不断发展周边势力监视和分化归义军,这也导致归义军仍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二、内乱
张议潮深明大义,将归义军交予侄子张淮深统领。张淮深接任初期,沿用张议潮时期的各项治理措施,使归义军的实力稳步向前发展。但好景不长,张议潮的儿子张淮鼎不甘心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力旁落,便暗地害死张淮深极其子嗣,重新夺回归义军控制权。
张淮深之后,归义军的内乱仍没有停止。先是张议潮的女婿索勋篡位,再是张淮深之子张承奉设计除掉索勋,继任归义军统帅。不停的内乱,致使归义军实力被严重削弱,各派势力纷纷脱离,到最后归义军实际管辖领地只剩下原有的瓜沙二州。
三、外部压力
张承奉继位后,唐朝已经日薄西山,最终被朱温的后梁取代。为了恢复往日辉煌,张承奉最终决定自立为王,扩大归义军的影响力,凝聚内部民心。但这一举动无疑令后梁恼怒,在朱温的支持下,甘州回鹘大举进攻归义军,张承奉屡战屡败,只能被迫认回鹘可汗为父,成为甘州回鹘政权的附庸。
随着唐朝的灭亡,归义军原有的理想瞬间破灭,实力受损,作为支撑的意志力更是大受打击。狼狈之下,张承奉一系列的错误的决定更是令归义军进入了一条死胡同。
四、相传百年,难逃覆灭张承奉去世后,因为没有子嗣,归义军便推举张议潮的外孙婿曹议金执掌归义军。曹议金上任之后,总结教训,废除国号,重拾归义军旧称,并派出使节,奉中原王朝为正统。
曹议金审时度势,广泛利用联姻的方式和周边强邻搞好关系,对内联络世家豪族巩固归义军的稳定,使河西迎来了久违的和平。曹议金当政时期,史称归义军“刀兵罢散、四海通达”,获得了难得的20年平静。
在曹议金之后,曹家继续执掌归义军,并延续以外交换和平的手段。但此时中原又经历一次大变天,宋朝建立后,归义军两次遣使入贡,虽然获得承认和一些称呼,但从未有任何实际性的援助,反倒是成了宋朝牵制周边势力的一颗棋子。认识到宋朝靠不住的归义军态度随之开始变化,几头下注,向另一边的辽国加强联系,遣使朝贡。
但这样做的结果,并没有换来任何的信任。1035年,新崛起的党项人派兵攻瓜、沙二州,归义军末代统领曹贤顺四处救援无果,只能率众投降,归义军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延续近200余年,历经张、曹两族13代人的努力,归义军的历史伴随着无数的荣誉和无奈。他们以收复唐朝故土为理想,却又最终目睹唐王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忠诚难换信任,有心归国却无国可归,何其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