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延时满足”,多数家长理解错了,结果对孩子很残忍

果汁妈妈 2020-03-19 23:19:28

文|双双妈妈育儿日记(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和分享)

很多家长对延迟满足理论存在几个典型认知表现:比如当孩子哭个没完的时候,家长不会马上去哄孩子,而是把孩子晾在那里,让他自己一个人哭会,一会没人理他自己就不哭了,否则孩子会一直哭个不停。当孩子有什么要求时,家长不能立马满足孩子的心愿,而是总要拖延一下,为的就是不让孩子养成被大人骄纵的习惯,这样只会惯坏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要的东西来的容易,从而不去珍惜。其实,延迟满足的方法对于教育孩子还是很有效的,但是,如果家长用错误的延迟满足理论来教育孩子则会害了孩子。

错误的理解延迟满足,犹如错误的成功学

▶ 延迟满足的来源实验

延迟满足来自于著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的棉花糖实验,在一群孩子面前放置诱人的棉花糖,并告诉他们可以立刻吃掉糖果,但是如果等待15分钟后,就会得到两颗糖果。结果发现,大部分孩子拿起了面前的糖果,只有极少数的孩子能等15分钟后再吃。随着20多年的追踪调查,发现这极少部分可以等待的孩子各方面都发展的不错。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延迟满足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价值,随着这个实验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很多人都开始用所谓的延迟满足来教育孩子,但是,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家长对于延迟满足的误区

当孩子看到好玩的玩具时常常要求大人给买,看到爱吃的美食也会让家长给买,通常我们家长会这样说:“不行,等你写完作业,或者不行,你听话才给你买”。在家长看来,这也算是对孩子延时满足的训练,通过这样来锻炼孩子的自制力。其实,家长们都错了!这其实是在残忍的拒绝孩子,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慢慢地孩子就会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但也并非任何事情都是要满足才是正确的,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延时满足的关键在于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而并非家长冷漠的拒绝。

关于延迟满足的的不同心理学实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棉花糖实验被推翻。实验表明:孩子的成功,取决于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的成长环境,都是很关键的,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因素。

家长这种简单粗暴的用延迟满足培养孩子有控制力的方法是错误的。一个充满爱与阳光的孩子会更加有控制力。因为他有乐观向上,阳光健康的心理,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论是孩子先天条件和后天家庭环境的培养,都会影响孩子,而家长不能把延时满足作为一种手段来控制孩子。

延迟满足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抑的心理健康等问题

● 故意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孩子产生绝望的情绪

每个人都是需要被关注需要被爱的,当孩子的需求永远被父母冷冰冰地拒绝,永远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与满足,可能一开始会哭泣,会伤心,最后慢慢地就会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自己是不重要的,是被忽略的,这时孩子从心里就会有一种绝望自卑的感受。

曾经有个小男孩,他像父母要求的东西父母从来没有答应过,哪怕是对学习有帮助的。慢慢地孩子再也不会要求父母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没那么重要,自己是被忽视的那一个,觉得自己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孩子还小,不能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心里已经受到伤害有阴影了,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未来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刻意的延迟满足让孩子产生暴躁易怒的不稳定情绪

想要的总也得不到,心中就会觉得自己总是不被满足,孩子的情绪会非常暴躁不稳定。然后通过孩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比如和家长赌气,对着干,长此以往,孩子的情绪会很不稳定,而且也会养成易怒的暴躁情绪,还会影响亲子关系,所以说延时满足是不会让孩子拥有自制力的,相反会更加控制不住自己。

当孩子总是被延迟满足时,内心无法感受快乐,机会变得更加贪婪,容易被人引诱。长期欲望得不到满足,会让孩子心理匮乏,内心缺乏阳光与爱,而是充满了负面情绪。

让孩子自主选择,适时满足,感受应有的快乐

◆ 家长要纠正错误认知,延迟满足是孩子自我延迟满足,不是延迟被满足

在2-4岁时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期,也是个人性格意志形成的的特殊时期。这时候家长与孩子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就很重要了,通过与父母的深厚感情来获得安全感。当孩子自身安全感建立时,这时家长可以适当的告诉孩子一些做事的规则和不可触碰的底线。当孩子的需求被满足时,他就不会出现一直抱着玩具不撒手的现象。家长要知道,自己简单粗暴的延时满足,只会带给孩子伤害,让孩子缺乏安全感,觉得不被重视和需要。

◆ 家长能满足的要及时满足

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家长能满足要及时满足,满足感克制不满足感,才会真正的做到自我延迟满足。一个被重视和需要的孩子不会是个坏孩子。如果孩子在婴儿期就被满足时,不到2岁的时候孩子就能做到安心的等待。他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以一个商量的口吻来面对处理事情。

◆ 家长不能满足的要及时告知孩子

有时候有些事是需要时间的,当家长不能立马做到满足时,可以先告诉孩子,做到事事有回应,给孩子一个答复。孩子得到回应后就不会那么急切,或者情绪急躁。因为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要求是被满足,只不过需要一些时间,我可以等等。

◆ 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明确告诉孩子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满足,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否则孩子就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变得自私,从而影响自己社交能力的培养。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要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脾气,结合孩子自身与孩子相处时掌握好适度的分寸。但一定不要为了让孩子成功而故意延时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痛苦,有深深地自卑感和挫败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很不好的。

宝妈们,你们在对待宝宝有需求时是怎样做的呢分享你的故事,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载和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

0 阅读:6
果汁妈妈

果汁妈妈

在育儿路上边摸索边成长,愿把经验与爱传递给每位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