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月底,邓小平南巡经过南京时,和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说:“我到了南京后,要去看看世友同志。”并让他把这个消息当面告诉许世友。
收到消息后的许世友,在2月1日早上十点,刮好胡子、戴上棕黄色全毛将军帽,穿上军装,系好风纪扣,健步如飞,从中山陵8号走到中山陵5号3号楼邓小平住处,站在门外等候。
时隔几年,两位老朋友再次见面。
图|1985年,许世友和邓小平合影
邓小平亲自点将许世友1978年,越南为了扩张领土,不断向我国的边境挑衅和进犯,严重威胁了我国边境人民的生命安全。
而我国对越南的多次警告并没有奏效,反而让对方变本加厉,开始明目张胆地派兵入侵我国境内,于是我国决定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8年12月初,许世友接到中央通知,参加了北京会议。会议上,邓小平非常严肃地点了许世友的将,任命他为广州军区动线总指挥。
休息期间,邓小平关切地紧握着许世友的手感叹道:“老许呀,你也老了,怎么样?身体还行吗?”
许世友笑了笑说:“人老骨头硬,你看,结实着呢!”
图|许世友和邓小平
邓小平凝重地把手放在许世友的肩膀上说:“这一仗可一定要打好啊!”
许世友自信地点点头说:“邓副主席,您放心,我一定能打好!”
此时的许世友,已经73岁,但是在国家需要自己的时候,义不容辞奔赴战场。
12月9日,许世友回到广州便接到了中央军委的书面命令。
而邓小平选择许世友,是因为他对许世友的了解和信任,两个人早在战争期间就有所接触。
那时,许世友担任八路军129师第386旅副旅长,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指挥下进军冀南,连战连捷,一场又一场的战役,让邓小平看到了许世友的才能,打心底里欣赏许世友。
图|邓小平
新中国成立之后,邓小平在中央指挥工作,许世友在南京军区工作,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却在毛主席逝世前后,两个人被守护新中国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1973年,邓小平复出,主管军队工作,上任之后,根据毛主席“军队要整顿”“要准备打仗”的思想,同叶剑英一同治理领导班子和部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大抓备战和训练,对部队进行了全面整顿。
对于邓小平的做法,许世友表示坚决拥护、坚决照办,同时他也被邓小平的才华和品质深深折服。
1976年,为了保护邓小平的安全,许世友特意将其请到了广州,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由许世友一手为邓小平操办,甚至在阅读文件时,许世友都要为其亲自布置。
也正是在这一年时间里,许世友和邓小平两个人对彼此都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感情也越来越深。
图|许世友参加越南自卫反击战
而此次对越反击战,邓小平选择许世友,也经过了自己的深思熟虑,除了他的才能,在他看来,许世友身上还有其他人所没有的优势。
许世友是广州军区司令,而越南与广州接壤,许世友对这些地区比较熟悉,加上许世友一生打仗无数,在战场上更是无人能敌,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自然也会受到他的鼓舞。
虽然信任许世友,但邓小平考虑到许世友的年龄,还给他定下了一个特殊的规定,大致意思就是不允许许世友擅自上前线,就算去,也要在军委的批准下才能前去。
而许世友也没有让邓小平失望,接到命令之后,许世友立刻就对部队进行了实地考察,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向部队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把指战员的战斗精神动员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打好这一仗。
图|许世友
1978年12月11日,在广州军区会议室,许世友召开了作战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传达军委的命令,他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能好好领会会议精神。
在读完书面命令之后,许世友说道:
“这次在北京会议上,军委邓副主席点名要我指挥。我还要说几句话,这样重大的任务放到我们肩上,我感到荣幸,在座的每一个同志都应该感到荣幸。中央军委的命令,要认真执行,认真贯彻,决不能马马虎虎。这次打仗,不打是不打,打就一定要打好,也一定能打好,续写我军新的光荣战史。”
这场战争在许世友的带领下,仅用了28天,便取得了胜利。
战争结束后,许世友感慨地说道:
“我们不愿意同越军作战,这次对越南的战争是被迫的,但愿中越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但愿中越两国边境和平安定,但愿这次作战是中越两国之间的最后一战。”
战争胜利之后,中央特意派来了中央慰问团为许世友将军庆祝这胜利的战果,在庆功宴上,一向爱喝酒的许世友,依旧喝了很多,但是却没有一点醉意。
邓小平亲自到南京看望许世友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以后,许世友就奉命从广州军区调回南京任中央军委常委,此时,许世友才真正感到自己年老体衰。
图|许世友
从参加红军到现在,一生征战,九死一生,从战士一下子干到将军,身上伤痕累累,体内无法取出的弹片经常折磨着许世友,但他仍然坚持锻炼,但毕竟岁月不饶人,许世友此时觉得自己是真正心有而力不足了。
于是,在1982年,许世友便向邓小平请假要去南京写回忆录。之后,又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许世友提到,因身体原因,不适应北京气候,想回到南京撰写回忆录。
面对许世友两次日出想要去南京撰写回忆录的请求,邓小平十分清楚而且理解许世友,便在他递交的报告上写下了“同意”二字。
很快,许世友便回到了曾经在南京住过的中山陵8号,开始撰写回忆录,之后的日子里,许世友便过上了真正的田园生活。
每天的生活就是播种、耕耘、锻炼身体、看文件、学习,戎马半生,晚年过上了悠然自得的生活,回归了平常,“时间无求品行商,丰衣足食是小康”。
虽然许世友隐居起来了,但是中央的领导从来没有忘记许世友,每当他们来南京市,总会去中山陵8号去看看许世友,和许世友关系较好的邓小平自然也不例外。
图|许世友和邓小平
1985年1月底,邓小平南巡经过南京时,和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说:“我到了南京后,要去看看世友同志。”并让他把这个消息当面告诉许世友。
收到消息后的韩培信,立刻来到中山陵8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许世友,许世友非常开心,准备亲自到车站去迎接老战友。
考虑到许世友的身体,韩培信并不建议许世友亲自去接邓小平,但他见许世友主意已定,韩培信便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邓小平。
此时,邓小平也不支持许世友亲自到车站迎接自己,虽然许世友年纪比自己小,但身体却没有自己好,而且天气也非常寒冷,直接到住处比较合适。
在邓小平的建议下,许世友不再坚持去车站迎接。2月1日上午,在中山陵5号3号楼,许世友见到了日夜想念的邓小平。
图|许世友抱着自己种的大南瓜
邓小平一下车,许世友便立刻迎上去,紧紧握着邓小平的手说:“欢迎,欢迎!”随后,许世友和邓小平来到了会客厅。
老友相见,必定会有说不完的话,这次见面,邓小平还有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那就是许世友的身体。
看到邓小平如此关心自己,许世友十分感动,便将自己的情况一一向邓小平说了出来。之后,邓小平还询问了许世友回忆录的事情。
当天,邓小平还特意请许世友吃饭,席间,邓小平还拿出了80年的茅台酒,说:“提前为你庆祝80岁寿辰。”
要知道许世友嗜酒如命,对茅台酒更是喜爱的不得了,可见邓小平对许世友的情谊不一般。
图|许世友和邓小平
许世友非常开心地说:“酒越陈越香,朋友越久越真,还是你懂我呀,我最喜欢喝酒了。”
吃饭期间,两个人提到了当年在战争期间发生的事情,不知不觉聊到了当年与张国焘错误斗争的前后的过程。
邓小平非常佩服地说道:“你在反抗张国焘的错误斗争上是有很大功劳的。”
许世友感慨地说道:“您这句话,让我解除了48年来郁结的心病,豁然开朗,我死后可以闭眼了。”
1936年,许世友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西路军在高台战败,当时,正好延安方面要解决张国焘犯下的重大政治错误,批判张国焘。
对于张国焘,许世友非常后悔跟了他,私底下对朋友说,以前搞肃反,现在又瞎指挥红军,搞得红军头破血流,真后悔在他麾下当官。
西路军事件发生后,红大召开了声讨张国焘的会议,要肃清张国焘犯下的错误。
在会议上,毛主席特别强调批判张国焘同志,要把他的错误与四方面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斗区别开来,四方面军广大干部战士的功劳和贡献不容抹煞。
图|红军时期的许世友
虽然许世友后悔跟了张国焘,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非常有原则和界限,所以心里也同意毛主席的原则,认为张国焘犯下的错误不应该让红四方面军买单。
会议起初还很正常,学员们只是在批判张国焘的个人错误。但没过一会,现场气氛却发生了变化,因为张国焘的问题被有些学员与红四方面军联系在了一起。
许世友听着听着,就再也忍不住了,便反抗起来,随后便有学员中说许世友还是第二个张国焘,是反革命。
许世友一下子被激怒,便和学员吵起来,最后还是毛主席出面制止住了这场风波。在之后的很多年里,无数个日日夜夜,许世友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非常难过。如今,邓小平一句话,让许世友豁然开朗。
图|许世友和毛主席
饭后,许世友邀请邓小平和自己一起合影,两个人留下了一张非常经典的照片。后来,许世友看着这张照片,说道:“小平同志比我头发多,我比她大,看起来比我年轻多了。”
邓小平满足许世友生前愿望1985年春节前后,许世友隐隐感到腹部作痛,久经沙场的他,受过大大小小的伤,所以刚开始这点疼痛对他来讲并不是什么大事,也就没有当回事。
一个月之后,许世友在上海华东医院做例行体检,医生发现他的甲胎球蛋白非常高,而因为许世友常年喝酒,肝脏早就受到损害,所以情况比较复杂,医生第一时间也没有得出一致的意见,只是让他平时要严密观察,还有定期复查身体。
又过了两个月,许世友在体检时,医生发现有明显的肝硬化迹象,但没有明显的癌症病变。
图|许世友
7月,中央顾问委员会华东组第四次会议在青岛召开,虽然当时身体不好,但许世友还是兴致勃勃地坐上了火车。
一天,当许世友见完一位老朋友时,秘书心事重重地走进了他的房间,对许世友说:“邓小平同志通知您到北京去接受治疗,中共中央已经派专人转机等候在青岛机场。”
“怎么回事?”许世友心里一惊,当他察觉到秘书背过身去擦眼泪时,才完全明白,过了好一会儿,许世友镇静下来说:“你不说,我也知道了我的病一定是上海确诊了,是不治之症肝癌对吧?”
秘书惊疑地回过头说:“没有的事,你怎么会知道?可别乱猜……”
“我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出来的,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这一生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人生自古谁无死?’到北京我是不去的,那是徒劳的,何必让国家多花钱,又麻烦那么多人……”许世友非常坦然地说着这些话,没有一点遗憾和痛苦的样子,就像平时拉家常一样。
图|许世友
而秘书只能低头抽泣,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许世友走上前,亲切地拍着秘书的肩膀说:“年轻人,不要这样伤感,快擦擦眼泪吧!让外人看见了,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这样,许世友拒绝了邓小平同志的好意,回到了南京。
从那以后,许世友再也没有离开过病床,在许世友病重期间,邓小平心里始终牵挂着许世友,并且派杨尚昆和李德生专程到南京看望许世友,请示医护人员全力抢救。
然而,在癌症面前,再高超的医学技术也无法挽救这位名将,1985年10月22日,这位名震中外的虎将永远离开了人世。
10月26日上午,国家副主席王震受邓小平的委托,专程到南京向许世友的遗体告别,并代表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许世友的家人表示慰问。
王震说:“许世友同志在近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我军一位由战士成为将军的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对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立了大功。”
图|王震
许世友为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得到了世人的肯定,但是有件事情却难住了大家,那就是遗体如何处理。
在1956年,中央发表《火化倡议书》,当时,毛主席和很多领导人带头在上面签字,但唯独许世友没有签字,因为他想要和母亲葬在一起。
为此,他还特意找到了毛主席,他说:“报告主席,我活着要为您尽忠,死后要为我的母亲尽孝,我自小离家,一直没能守在母亲身边尽孝,我只有这一个愿望,请主席批准:我死后要埋在母亲身边。”
当时,毛主席以“你是和尚”的回答,同意了许世友的请求。但许世友没想到毛主席先于自己去世了,也不能再过问自己的身后事了。
后来许世友确诊癌症的时候,曾向中央申请,请求实行土葬,不要火葬,但中央迟迟没有批复。
图|许世友同志之墓
许世友去世后,这份申请转移到了邓小平手里,接到这份报告的邓小平,也是左右为难。
一方面,这是许世友的愿望,拒绝会显得中央不近人情,但又怕一旦有了这个先例,后面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申请,这样的话那份倡议书就会形同虚设。
但想到许世友并没有在倡议书上签字,最后,邓小平决定:同意土葬,下不为例。
而邓小平又是一位有着领袖原则、领袖胸襟的人,在他去世前,曾要求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去,遗体解剖,并且不允许设灵堂,还要求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入大海中。
就是这样一位领袖,在自己的战友去世后,破格完成了他的愿望,足以证明两个人的情谊,证明许世友在他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