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英语怎么了——巴黎奥运会缝隙边角料八卦之二

排球晓峰 2024-09-04 11:29:41

其实细心的网友早就发现,类似朱小龙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且,很多这种攻击我们运动员的言论恰恰来自于国内的媒体和记者。

在奥运会期间,一些国内媒体和记者对中国跳水队的成功表现出了莫名的“痛心疾首”。

他们在网络上提出诸如“跳水为什么全世界玩不过中国?

”“压水花是高科技?

”“其实国际上这些国家主要不重视跳水这个项目”“不知道外国人为何那么喜欢看跳水”等阴阳怪气的问题,试图将中国跳水队的成功归结为“外国人不玩”或“对身体伤害大”等荒谬原因。

奉劝这些哈巴狗还是多学习历史,其实在中国队还未“统御奥运跳水池”之前,美国队是该领域的最大赢家。

1904年,跳水走进圣路易斯夏季奥运会,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那一届比赛,美国运动员乔治·谢尔顿夺得男子10米台冠军,站上最高领奖台。

此后的奥运会中,跳水项目被不断完善。1908伦敦奥运会首次引入弹性跳水板,1912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增设女子跳台项目,1920安特卫普奥运会又增加女子跳板项目。也是从1920年开始,美国跳水运动员成为该奥运项目的领跑者。当年的男子3米跳板比赛与女子3米跳板比赛中,美国选手均包揽了金银铜牌。女子3米跳板的冠军艾琳·里金当时只有14岁,是那时美国年纪最小的奥运会冠军。往后的几十年,美国陆续诞生多位世界名将。1924巴黎奥运会上,美国选手阿尔伯特·怀特分别夺得男子跳台、男子跳板冠军,成为奥运史上“跳水双冠王”第一人。那一年除了女子10米跳台的铜牌,美国队包揽了所有跳板和跳台单项奖牌。在1952赫尔辛基奥运会和1956墨尔本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帕特·麦考密克连续横扫女子3米跳板和女子10米跳台项目,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完成跳水“两双”的选手。

在那个时期,除了美国,只有德国、法国、瑞典等少数国家的运动队员不时在跳水项目抢下一枚铜牌。然而在中国运动员加入比赛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从1984洛杉矶奥运会周继红开始,中国跳水队就开启了梦幻之旅。从1988汉城奥运会到2020东京奥运会,连续卫冕女子10米台冠军,霸榜女子3米板头名,取代美国队,成为奥运跳水赛场的最大赢家。中国的奖牌数量也以飞快的速度飙升,直逼美国,然后反超。中国跳水队奥运赛场上摘金夺银的背后是跳水运动员们平常刻苦的训练,甚至是艰苦的训练,而这种艰苦训练的程度,并不是一个以会英语就觉得贵为无冕之王的宵小之辈能够体会到的。很显然,狭隘之辈在被一个孩子挤兑之后就频频找机会进行“报复式”教育,不得不说,这名记者的内心真的是很阴暗。

朱小龙等人在攻击全红婵的同时,却对美国等外国运动员的种种问题视而不见。他们不愿意提及美国游泳运动员的“豁免服药”事件,也不愿意承认中国跳水队在技术和实力上的绝对优势。这种选择性失明和双重标准,进一步暴露了他们内心的偏见和立场问题。不过他们这种以“外国人是否关注”作为评判标准的逆民心理,实际上是对中国体育成就的嫉妒和无法接受现实的扭曲心态的最真实展现。虽然朱小龙没有道歉,但全红婵从始至终懒理风波。8月20日,她还和樊振东一起参加奥运会表彰大会。路透中,全红婵穿着一抹鲜艳的中国红,还罕见穿上了裙子和高跟鞋,弯着腰四处张望的模样十分可爱。或许,全红婵内心的强大超出了我们的估计,也真的希望全红婵能够不受到这些哈巴狗的攻击,全心投入到自己的职业梦想中。

对于一个感觉自己会英语被一个不会英语的挤兑了的事儿,我建议朱小龙就别说中文了,本来老婆孩子都不是中国籍,早点一家团聚得了。不过要作为记者采访中国运动员,请用中文全程交流。如果有一天全红婵高兴了,跟记者来两句粤语或者闽南语,那是她兴致所在,也希望记者能接得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