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来了,究竟什么是“伏”?传统文化至今受用

青丝评文化 2023-07-21 08:02:00

在气温陡升的“小暑”节气过后,我们进入了炎热的三伏季节。二十四节气中的三伏,标志着全年气温最高,雨水最集中的时期已经到来。这一时段阳气退隐阴气盛长,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分界线。“伏天“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气象学知识。如《汉书·郊祀志注》中阐释的那样,”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 因名伏日。“这里的伏,是隐藏未显的意思,就是说盛夏的阳气虽然炽烈,但阴气已经开始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悄然积蓄升起。

尽管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日照最久,太阳的高度也到达峰值,然而这一天的气温却不全年最高的。因为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还在持续积累,尚未达到鼎盛之时。当夏至过后,日照时间逐渐减少,尽管白昼逐渐变短,但由于前期累积的热量在地表逐渐释放,气温会反而一天比一天上升。有句民间俗语描述得恰到好处:“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每年的这段时期,人们都习惯称之为数伏天。

据记载,伏天这一说法历史久远,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如《史记 秦纪六》中记载“秦德公二年(公元前 676 年)初伏。”唐人张守节也曾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藏阴气于炽热之中谓之“伏”,在古代具有伏藏的警示作用。而天干中排列第七的庚,与五行搭配中的金相对应。五行相生相克,火克金,金逐日被数伏天气消减,古人因此选择庚日计“伏”,俗语“夏至三庚便入伏”便由此而来。

每年阳历7月上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被称为“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时期。古人根据阴历中的气候规律,在早些时候就有了普遍认同的算法,即夏至后,我们数三个庚日为头伏,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首个庚日为末伏。每个伏持续十天,共三十天。有年份中伏二十天,形成四十天的“伏天”。

中国古代的年月日时计数方式与西方的数字计数法不同,几千年来一直使用的是干支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配对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来精确地标记年月日时。因此,每十天中就会有一个带有“庚”字的日子。如果我们要确定入伏的大约时间,那么可以理解为夏至日后20至29天之间。因此,如果某年的夏至日恰巧是庚日,那么再过20天就能到达第3个庚日。然而,如果某年的夏至日是辛日,即庚日的次日,那么需要过29天才能到达第3个庚日。

我国采用这种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的计日方法,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天文、历法等方面的深入认识。这种纪日方法已经沿用了2700多年,从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公元前722年)始,历经千百年的演变,至今仍能准确无误地记录时日。这在中国历法史上显得非常罕见,堪称一项奇迹。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人们多将干支应用在推算个人的生辰八字上,除此以外的使用越来越少。只有在推算一些如“三伏”、“出梅入梅”、“分龙”等特定的节气时才会想起。

在我们的农谚中,有一句话说的是“小暑大暑淹死老鼠”,还有一句是“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这些谚语强调了在数伏天气中,我们既要注意防止高温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可能出现的洪水。入伏后,天气变化无常,暴雨频发,往往会形成洪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伏汛”。

0 阅读:27

青丝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