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城发动“兵谏”,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当将蒋介石最终接受六项主张后,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时至今日,学界依旧在深入探寻张学良当年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多数学者以为,此事件对我党的影响最为直接。
西安事变对国家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容小觑。而于张学良本人及其背后势力来说,西安事变又何尝不是一场自救之举呢?
西安事变产生的对国家产生的积极影响诚然不容忽视,但对于张学良本人以及其背后的势力来讲,西安事变又何尝不是一场自救行动!
这种观点根据何在?
1
先来看看张学良本人的心态演变。
张学良乃“东北王”张作霖之子,虽有少帅这一广为人知的名号,然而,张学良与其父相比,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
早在青年时期,张学良就接触到了开明资产阶级的思想,并且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思想都一直是他的主流思想。
直至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由原本备受瞩目的少帅,骤然沦为“不抵抗将军”。
东北沦陷,不可否认张学良有一定的责任,否则日本不会长驱直入一夜之间就拿下了沈阳城。
但与此同时,他的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老蒋“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政策,在大敌当前之际到底适不适用?他产生了动摇。
老蒋退了,少帅退了,但东北当地的老百姓可没放弃!
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日,北大营第七旅旅长王以哲前往市公安局,与身兼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和沈阳市公安局局长的黄显声会合,共商应对之策。
黄显声坐镇指挥沈阳警察大队,与日本侵略者展开巷战,挫其嚣张气焰。
而马占山的爱国血脉也上升至高潮,发布了震撼人心的通电:
“大敌当前,国将不国,惟有淬厉所部,誓死力抗,一切牺牲,在所不惜。”
随后率部组织江桥抗战,虽然伤亡惨重,最终遭受日军重创,但却集齐了全国民众抗日战热情,可谓“神武将军天上来, 浩然正气系兴衰”。
东北军旧部的仁人志士揭竿而起,而作为领袖的张学良,内心久久不能释怀。
毫不夸张的说,正是这些掀起抗战风潮的骨干,他们用实际行动将抗日精神得以延续,得以传播,这或许是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促进因素。
为此,张学良曾有过一番感人肺腑的内心独白:
“说到我自己在哪,在责任上,为国家民族负重大之罪恶,在个人名誉上,声望上、经济上、一切之一切,受无限的损失。”
随后话锋一转:
“可是另一方面,改变了我的环境,改变了我的思想,能使我了解了人生,使我认识了真理, 也可以说使我从污浊的深渊跃出,给我开了一个新生命。我自己常感觉到自己举动轻浮,……我必须深刻的做些静重诚之功夫。”
2
从本质上来讲,张学良是一位热血男儿,否则即便旧部顽强抗日,他也会麻木不仁。
但在那时,张学良或许也有难言之隐,当蒋介石命令他执行不抵抗政策,将东三省拱手相让给日本人后,国民党的“委曲求全”换来了什么?
非但未能求得和平,反而滋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举国哗然之际,蒋介石却将全部的罪责转移到了张学良身上。最终张学良不得不引咎辞职,下野出国。
对日军罪恶行径的愤怒以及对国民政府的无限失望,让张学良整日郁郁寡欢,他必须做出补偿,不论是为了自己,为了东北军还是为了国家。
1936年,张学良第一次见到了我党代表——李克农,他对我们提出的抗日主张大加赞赏,并且在得知蒋介石在内斗方面做出的不义之举感到愤怒,逐渐与老蒋离心离德。
可自己早就被蒋介石架空,如今又被他步步紧逼,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掀起大风大浪,直到遇到了杨虎城等人,张学良如觅知音。
杨虎城出身地方军阀,长期不为蒋介石所信,渐被边缘化,沦为棋子。
此经历与张学良极为相像,初会之际,二人就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般的共鸣。
谈及九一八事变,杨虎成气不打一处来,他早就看不惯老蒋“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并且多次请缨希望率队抗日,但始终未能得到蒋介石的准许。
除了张杨二人外,发挥重要作用的便是李宗仁和陈济棠。
二人于发动两广事变期间,一度获得国民政府内部诸多仁人志士的认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氛围愈渐浓厚。
民族面临空前危机,事已不容再拖,于是,抗战的关键转折点——西安事变爆发了。
3
“抗日救国”的主张当然占据了张学良的内心的主要部分,但他也有点“私心”。
一来就是想改变东北军的处境和命运,东北军在老蒋的责难下已经步入绝境。
一方面是国民政府的步步紧逼;另一方面则是日军的穷追猛打,倘若照此发展下去,东北军要么全军覆灭,要么走上卖国求荣的道路。
二来则是为自己洗清冤屈。
自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张学良便屡遭国人指摘,所背负的罪名令其满腹冤屈。
他何尝不想高举抗日旗帜,唯有做出惊天动地之事,为抗战大业作出实质性贡献,方可洗刷耻辱,避免沦为千古罪人。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长舒了一口气。然而,他个人与东北军命运的走向却再度沦为未知数。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和宋美龄前往南京,即便众人劝阻,但奈何张学良年轻气盛,力排众议还是决心跟随蒋介石前往南京。
但可不成想这一去便不能复返。
当军事委员会大法庭开庭审判张学良的时候,他万念俱灰。
张学良秉持着“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态度,苦笑着宣称,所谓“胁迫统帅”之事乃其一人之举,绝无他人指使。
最终他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褫夺兵权五年,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软禁生涯。
自己成了笼中困兽,但张学良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为东北军做出最后一舞,向蒋介石调方案,想把东北军调往河南治理黄河,这一想法显然遭到拒绝。
那么东北军最终的命运究竟怎样?
西安事变爆发时,东北军共有5个军、22个师,兵力多达25万人。然而,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亦着手对东北军进行改编。
第51军被调往安徽蚌埠,后又被调往江苏,第53军被调往河北保定,第57军和骑兵军暂留陕西高陵和咸阳,67军调往安徽阜阳。
蒋介石本以为一切都会按部就班的进行,却不成想110师哗变。
改编前夕,110师就明确表示能领取军饷,这样一来不论装备还是后勤都能得到保障。
可难办的是,110师团并不在军政部备案之列,无法领的军饷,这也是哗变的导火索。
此事引得蒋介石重视,110师亦已严阵以待,构筑了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欲以武力相拒。
蒋介石清楚来不可鲁莽行事,一旦善后不妥必然引起连锁反应,于是派出于学忠和110师军官对话,最终110师被以连为单位,分别编入51军,这件事才算画上句号。
结语
从历史角度来看,谁才是西安事变真正的受益者?
答案显然易见,受益者是整个国家,是整个民族!
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的事变,其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千古功臣”这一赞誉,他们当之无愧。
参考资料:
[1]王春林.不对称的博弈:西安事变善后中的蒋介石与杨虎城[J].安徽史学,2024,(02):74-83.
[2]魏晓文,朱琳琳.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张学良思想演变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06):44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