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时间的敏感度,是今人望尘莫及的:
春天的一丝和风到了,那是“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夏天的一缕荷香来了,那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天的一滴露水凝了,那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天的一片雪花飘了,那是“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独特的美,顺时而动,正是天人合一之道。摘读四季最好的唐诗,帮我们开启更细腻的视角,让我们看见不曾觉察的四季之美。
春天的诗春天是万物萌动的季节,春天是桃红柳绿的季节,春天也是最具诗情画意的季节。中国古代的诗人固然是一年四季都写诗,但写得最多的还是春天。
夏天的诗大自然到了夏天,最是蓬勃热烈。与之相反,人到了夏天,却往往要寻求一份由内而外的清凉,愿意静下来思考,静下来体味。如此一来,写夏天的诗也就有了一份清淡的禅意,和自然的缤纷热闹相映成趣。
秋季的诗秋天的好处在夜、在月。夜是凉的,月是明的。这凉既不是热,也不是冷,是介乎冷热之间的温度,但它是朝着冷的方向去,所以自然带着一点清凉;这明既不是暗,也不是亮,是介乎暗和亮之间的光明度,但它是属于夜晚的光芒,因此也自然带着一点清冷。
冬天的诗冬天这个季节,最冷也最暖。冷的是外边。北风怒号,大雪封门。相对的,冬日的家园格外温暖。红泥小火,一室生春。冷的是冬,暖的却是心。
清明》 又是春风杨柳岸, 每近清明忆旧然。 梦中常回儿时去, 醒来身归还中年。 双亲已逝埋故地, 因疫不能到坟前。 人若离离原上草, 谁曾报得三春暖?
大暑》 一年最暑热, 衣湿自发生。 临窗远处望, 濛濛雾霭重。 日高光不艳, 原上百草丰。 蝉在枝头唱, 可知近秋风?
立春》 天天宅家里, 日日醒迟迟。 窗外东风到, 与我不相识。
白露》 早晚凉风起, 桐叶落中庭。 线上燕无迹, 枝头石榴红。 又一秋节至, 午时白露生。 牵牛犹得意, 正在盛开中。
夏至》 一年今日昼最长, 灼灼炎光背在芒。 可叹田间锄禾者, 多去城中筑楼墙。 不闻枝头蝉声唱, 何来烟雾绕房梁。 避疫有谁出门去, 团坐聚饮可叫狂?
芒种》 凭栏远望绿森森, 层层高楼绕烟云。 芒种时节布谷叫, 垄上田间却无人。 壮男青女去城地, 老弱小儿滞乡村。 一日三餐谁得赐, 隐在雾中可成神?
立夏》 今是立夏日, 似阴似晴间。 节气本已到, 身还着半棉。 梧桐叶实密, 青杏惹心酸。 春光悄然去, 空叹逝流年。
处暑》 秋立十五日, 早晚属凉天。 夏衣渐褪去, 厚裳缚腰间。 新燕线上聚, 促织鸣琴弹。 日高气又热, 荫下风过寒。 田间玉米立, 祈盼是丰年。 何时处暑到? 午夜近零点。
小暑》 夏到小暑日, 雨水渐充盈。 君看原上草, 已然到腰中。 乳燕展新翅, 蜻蜓成影双。 畅忆儿时趣, 多在水中央。
芒种》 芒种时节云雨收, 催发夏麦早日熟。 待到粒粒入仓后, 日日雨来亦悠悠。
夏至》 今是夏至日, 一年昼最长。 天天雾霾里, 夜短有何妨?
立秋》 夏末连日雨, 坡上百草丰。 晨起秋已立, 再吹是西风。
谷雨》 谷雨时节多雨临, 林花凋落地花新。 村北坡上种豆角, 南堤河畔多钓人。
春分》 季到今时正半春, 白昼黑夜两等分。 天光不是全胜日, 东墙杏花尽纷纷。
小满》 田间小麦灌浆成, 此时还未足充盈。 问询旁人今何日? 多发红包五二零。
雨水》 今晨春寒重, 雾气亦沉沉。 雨水节气到。 真似细雨临。 莫说农节准, 如今却帮谁? 君看原野上, 可曾见一人。
秋立首日有感》 昨是立秋日, 今早有凉风。 二窝燕新翅, 不久飞南征。 草尖夜凝珠, 日晞突无踪。 枝头蝉更噪, 已知是西风? 上工无闲暇, 身心疲意生。 养儿十八载, 深懂父母情。 人到中年后, 何来多叹声?
惊蛰》 春到此时天气暖, 蛰伏土虫心意惊。 老赵已成绝响去, 还听谁传交尾声? 耳边仿佛又响起了赵老师的声音:春天到了,又是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