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成首次出现四不像!2015年大爷宰杀后,菜市场卖40一斤

万象硬核 2025-04-03 11:25:59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5年10月20日,温州新闻网报道,在浙江文成的南田菜市场门口,三个六七十岁的老大爷正在叫卖。

仔细一听,他们卖的东西可不一般,号称是在《封神榜》里出现的神兽“四不像”,叫卖的声音吸引了很多人围观,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是也有细心的群众认出了正在卖的“四不像”动物的身份,当即报了警,警察到达现场之后,三个大爷摊位前的热闹不减。

为了询问这动物的来源,警察将三个大爷都带回了派出所,经过一番询问,才终于得知了这动物的来源,也查实了这动物的身份。

这动物在浙江温州的文成县还是第一次出现。

这个动物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三个老大爷又是从哪里得到的这头“四不像”呢?

—【·捕到“四不像”·】—

这三个老大爷的年纪都不小,都已经六七十岁,想要上山猎杀一头动物并不是易事,而他们捕到这头“四不像”也是一个意外。

他们是文成县大峃( xué)镇人,平时就在家里种地,但是最近他们发现地里的农作物时常遭到破坏,便怀疑是山上的野生动物下山,最有可能得就算是野猪。

为了不让庄稼继续被破坏,三个大爷一商量,决定在地里拉电网,后来真的抓住了一头野猪,他们就合力将野猪拉到了南田镇售卖。

没想到的是,还没过几天,他们就又抓到了一头,但是等他们上前查看的时候才发现,这次的不是野猪,而是一头长相很奇怪的动物。

它长着鹿角、羊头、牛蹄、驴尾,模样很怪异,三个大爷也都不认识这动物,倒是觉得它和《封神榜》里说的“四不像”很像。

三个大爷很高兴,就跟抓到野猪一样,第二天将其宰杀分割之后,用三轮车带到了南田镇菜市场售卖。

为了吸引人眼球,三个大爷将长着鹿角的头摆在十分醒目的地方,其中一个老大爷还在挥着斧子砍骨头,现场分解售卖。

这样的场面吸引了很多来买菜的人,纷纷围拢观看,三个大爷按照约定好的价格,40元一斤叫卖。

民警在询问过三个大爷的事情经过之后,也请了当地的专家对这只动物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示,这只动物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鬣羚。

三个大爷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这是鬣羚,更不知道它还是保护动物,但是他们也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当地的相关部门表示,此前在县里的林区红外相机也曾发现过鬣羚的踪迹,但是却从来没有捕捉到过,这头被猎杀的鬣羚是首次出现在文成县。

——【·鬣羚·】——

鬣羚,俗称明鬃羊或山驴子,是一种中小型的偶蹄目动物,隶属于牛科鬣羚属,鬣羚在外形上介于羚羊与牛之间,身体强壮,四肢粗壮,适应山地生活。

鬣羚体型类似山羊,体长在1.6米左右,肩高八九十厘米,体重在100到300斤之间。

其毛色多为灰褐色或棕黄色,背部毛发较长,颈部和肩部有鬃毛状长毛,鬣羚雌雄均具短而弯曲的角,角基部较粗,向后略微弯曲,表面有环状纹理。

鬣羚的蹄子较小但十分坚硬,适合在岩石陡坡上行走,具备极强的攀爬能力。

鬣羚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高山森林、灌丛及岩石峭壁地带,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均有鬣羚的分布。

在中国,鬣羚主要分布于秦岭、大巴山、武夷山、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云南及四川等地的山区。

它们通常生活在海拔1200-3700米的山地森林和岩壁之间,以树叶、嫩枝、果实和草本植物为食。

鬣羚早已被列入了易危物种名录,在中国也是受到保护的动物。

近年来,由于森林砍伐、农业扩张、道路建设等人类活动,鬣羚赖以生存的山地森林逐渐减少,导致种群生存空间受限。

鬣羚因其肉质、皮毛及角等具有一定的价值,时常会遭到非法猎杀,部分地区仍存在偷猎现象。

鬣羚的天敌包括豹、豺、狼等食肉动物,尤其在栖息地破碎化后,鬣羚的生存压力加剧。

它们的生存环境本身与人类的聚居地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因为人类开发山地资源,导致野生动物失去原本的栖息环境,被迫向人类活动区域迁移,才会频繁出现野生动物下山的现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

并且由于气候变化、森林退化等因素,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减少,促使它们到低海拔地区或农田觅食。

部分自然保护区实施禁猎和封山措施,使得野生动物数量恢复,扩散至人类聚居区,还有部分野生动物逐渐适应人类活动区的生存环境,习惯于在村庄或农田中寻找食物。

目前,鬣羚的具体种群数量尚无精准统计,但总体趋势呈下降态势。

在中国,由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以及法律法规的保护,鬣羚种群在部分地区得到恢复,例如秦岭、武夷山等地仍有较稳定的鬣羚种群。

但在其他大多数国家,鬣羚的生存仍面临较大挑战,部分地区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面对野生动物下山,我们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平衡人与动物的关系。

现在我们国家建立很多的保护区,还通过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等方式,为野生动物提供足够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减少它们进入人类居住区的需求。

在野生动物频繁活动的区域,应减少人为干扰,避免过度开发山地资源,减少旅游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它们的影响。

政府和环保组织可实施野生动物监测计划,了解其活动规律,并采取合理措施,例如设置围栏、防护网,防止动物进入农田或居民区。

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鼓励居民在遇到野生动物时保持冷静,避免投喂或伤害它们,同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对于误入居民区的野生动物,相关部门应采取非致命方式驱赶,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迁移安置。

像是三位大爷这样私拉电网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有可能会误伤珍稀动物或者附近的居民,可以将相关的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请求专业人士的帮忙。

总之,鬣羚及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它们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

温州新闻网《误把鬣羚当野猪 老汉猎杀保护动物被采取强制措施》,2015-10-20

环球网《老汉以为捕到神兽 其实是保护动物鬣羚被拘》,2015-10-21

0 阅读:0
万象硬核

万象硬核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