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上海街头温度高达 40℃,网友小 A 顶着烈日,徒步前行了 800 米去参加面试。当他推开公司的玻璃门的那一刻,HR 递过来的冰镇汽水让他一下子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崩溃了。仅仅是这个价值 3 块钱的小细节,就使得这家公司在他的心中直接成为了被尊崇的对象。
这职场礼仪看似简单,却在求职者心中如同“白月光”般重要。现实中,有更多人在进行吐槽。他们精心准备的面试,却被 HR 用“等通知”这三个字给打发了;原本约好的视频面试,却被临时放了鸽子;甚至还有更过分的情况,那就是把压力面试验变成了人身攻击的现场。
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企业:我要能扛KPI、自带资源、月薪3千的六边形战士求职者:我要双休不加班、五险一金、年薪百万的神仙岗位
这种供需的错位与相亲市场的荒诞剧极为相似。某招聘平台的数据表明,在 2023 年,企业的平均招聘周期延长到了 45 天,而求职者的平均投递量却急剧增长了 60%。双方都在发出“找不到对的人”的哀号,将招聘活生生地变成了大型的双盲实验。
魔鬼藏在细节里
面试官必修课某大厂的 HR 总监透露,他们专门对“递水礼仪”进行了培训。要求瓶装水必须提前冷藏,并且在开盖后要转半圈,然后再递出。这看起来似乎有些矫情,然而却让 83%的候选人给出了“服务周到”的评价。
信息透明化某新消费品牌将面试题库直接挂在招聘页上,这样做反而吸引到了更多与岗位精准匹配的求职者。CEO笑着说道:“省去了相互试探的那些套路,效率提升了 50%。”
反PUA操作95 后在整顿职场方面有新的举措。当遇到追问婚育计划的面试官时,他们会直接拿出《劳动法》第 13 条。网友们纷纷发表热评,称求职并非乞讨,尊重是基本的要求,而不是额外的加分项。
真诚才是必杀技
某创业公司老板向我倾诉:面试了一位满嘴说着“赋能、闭环、抓手”的套路型选手,当问到具体的案例时,他就吞吞吐吐、语焉不详。然而,反观最后被录用的 00 后姑娘,她直接将自己的作品集摊开在面前,说道:“这个项目我曾经搞砸过,但是我通过复盘得出了 3 个避免入坑的指南。”这种真实的态度反而赢得了大家的满堂喝彩。
招聘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状况:AI 会筛选简历,在元宇宙中进行面试,还会用算法来匹配岗位。然而,技术越是发达,就越能体现出人性化交互的珍贵之处。要知道,当 00 后开始利用 MBTI 人格测试来反向筛选老板的时候,这场博弈早就应该回归到本质上,也就是把彼此当作“人”来对待。
说到底,职场不存在单向的救赎。企业递出的那瓶水,求职者准备好的那份作品集,其本质都是递给对方的橄榄枝。在这个时代,信任比黄金更为稀缺,或许我们都得学会:以专业的态度去谈利益,以温暖的方式来讲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