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德1915年生于湖南长沙,2011年97岁高龄去世。他是湖南水彩画的奠基人,也是湖南现代美术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曾毕业于国立艺专,是林风眠、潘天寿、常书鸿等艺术大师的高徒,与王朝闻、吴冠中、赵无极等人是同学。作为湖南美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者,王正德在坚持探索和实践水彩画的艺术语言的同时,培养朱辉、黄铁山等学子成为了湖南水彩画的骨干力量,为湖南水彩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王正德一生为人低调,潜心于艺术和教育,生前一直没有举办过个人画展,不少作品已散失。经过各方面支持和努力,在王正德逝世10周年之际,举办了这样一次全面系统的展览,集中展出了王正德的188件代表作品及部分文献资料,全面展示了王正德一生的艺术成就,这是对王正德的最好纪念,也是对湖南水彩画进行的一次特别有意义的梳理。
尊重其生前遗愿,王正德的家属决定将其330多件遗作以及所有的艺术文献全部捐献给湖南美术馆。王正德的女儿王念慈代表其家属参加了于3月31日举办的展览开幕式,并接受了湖南省文联领导颁发的收藏证书。
王正德对艺术有着执着探索的精神。他在很多画作的两侧面或背面,工整地写下画水彩画的技法或心得,许多都是水彩写生的真知灼见。这些画和旁边的文字,可以帮助看展览的人理解作品,又对大家进行了水彩画创作的知识普及。这些作品对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能起到像教科书一样的作用。
如在一幅画湘江景物的作品右侧,他这样写道:“远处宜多概括些,要远简近繁,水彩画注意简要,整个调子先要胸有成竹,调好色再上纸,慢调色快落笔。”在该画作的左侧,他写道:“水分、透明、轻快、单纯是水彩画的特性。”
在一幅画湘江大桥的画右侧,他写道:“晨景调性最要紧,先决条件:首先要对景物的表现发生浓厚兴趣……”,在画的右侧,他写道:“像这样的速写,不一定要很多时间,画得多了,自然熟能生巧。晨景的云景变化很快,练习观察力及迅速的表现力…… ”
展览的作品中,王正德的风景写生画得最多。他在教学工作之余,画了大量的水彩画作品。他的画借鉴了英国水彩画的传统技法,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看似平淡却有深意,看似明快却显深沉,用笔简练,却形神兼备,耐人寻味。
他1949年画的《老火车站》、1957年画的《长沙劳动广场》、1958年画的《远望韶山招待所》、1963年的《北京写生.天安门》再现了那个年代长沙和北京的地标或重要场所、重要建筑,一定程度上留住了所在城市的当时风貌和记忆。
我最喜欢他画的故宫博物院,色彩搭配、远近虚实恰到好处,楼房亭阁、天空地面、草木水域等,状景如在目前。他画第一师范“稀稀落落几棵树,高高低低几座楼”。
王正德对自然的态度是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画了很多湘江两岸、湖南一师范、韶山风光、上海松江、北京故宫颐和园等地的写生作品,他对所待过的地方都有着很深的感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时期,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他仍然坚持写生。
王正德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他的作品形意结合,含蓄蕴籍,能够让人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能够让浮躁的心灵得以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