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音到AI

科技大脑show 2023-07-04 22:54:01

从语音到AI

科大讯飞在国内智能语音领域曾具先发优势。

这家成立逾23年的公司在2004年销售额就已突破1亿元,与联想、华为等公司的合作更使其成为语音交互领域的巨头。

2008年5月,科大讯飞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是年公司营收2.57亿元,同比增长25.14%。这2.57亿元是由三大块主营业务构成,它们分别是收入5458万元的语音支撑软件、收入7631万元的语音行业应用/系统、收入1.26亿元的信息工程与运维服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占总营收比例高达49.17%的信息工程与运维服务业务主要靠科大讯飞公司所在地安徽力撑,后者贡献了科大讯飞该项业务收入的99.49%。

在智能手机兴起的2010年前后,科大讯飞迅速抓住机会推出了讯飞语音云,2011年即上线首款入门级语音合成芯片,这也使讯飞输入法走入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视野。如今讯飞输入法已支持包括粤语、客家话、闽南语在内的23种方言和藏语等5种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识别。

到了2014年,科大讯飞推出了讯飞超脑计划,由NLP转向AI。2015年全年,科大讯飞营收25亿元,其中占比最高的仍是信息工程与运维服务,收入达7.2亿元(28.83%);往后依次是教育应用产品,收入6.6亿元(26.4%);电信语音增值产品,收入3.13亿元(12.52%);语音支撑软件,收入3.03亿元(12.12%);行业应用产品IFLYTEK-C3,收入2.47亿元(9.91%);其余占比较小的还有音视频监控、通信数据分析应用、学院教育教学和其他业务收入。也就是说,支撑科大讯飞营收的主要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诸多大厂也切入到了语音交互领域,这使科大讯飞的地位渐趋不甚稳固。中国语音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12年科大讯飞在中国智能语音市场占比54.3%,到2015年时下降为44.2%,百度以27.8%位居第二,第三则是占比6.9%的苹果公司。百度、网易等大厂各有建树,对科大讯飞必然造成冲击。

外界对科大讯飞的AI产品也颇有质疑,如同声传译产品。2018年有人在网络上发表文章,认为科大讯飞产品在翻译时实际上有人工翻译成分。科大讯飞回应,产品使用的是“人机耦合翻译助手”模式,即由机器向同传翻译者提供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的结果,辅助同传工作。这也等于客观承认“讯飞听见”远达不到同声传译的水准,无法以AI代替同传人员。

尽管存在短板,科大讯飞的业务仍表现良好,连续10年营收平均增长率超过25%。但越是新兴技术,领域内部迭代越快,包括语音交互和AI。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智能语音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自2017年的100亿元左右增长至2022年的341亿美元,预计2023年能达382亿美元;而2022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较高的是科大讯飞(44.2%)、百度(37.8%)、苹果(15.4%)、Nuance(6.9%)和小i机器人(3%)。

语音领域承压,广义AI更为不易。

调研机构艾瑞咨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AI产业市场规模2020年已达1546亿元,2022年为1958亿元,预计2027年可达6122亿元,2022-2027年的相关CAGR即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5.6%。

市场向好,竞争激烈。在整个AI产业图谱中,包括计算机视觉、大数据智能、对话式AI、内容审核、智能驾驶等不同领域,科大讯飞所在的技术层和具体应用层均需直面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及国外的谷歌、微软等大厂的攻城略地。

财报显示,科大讯飞2022年营收188.2亿元,增幅仅2.77%;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28.87亿元,同比下滑17.64%。科大讯飞官方将第一季度的业绩问题归因于2022年12月与202年1月的特殊环境和其后的春节假期,认为这属于短期冲击,不影响长期经营基本面。官方还表示,2019年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后又在2022年10月再次承压;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处于调整中,加之大模型的推出,预计从第二季度起,收入和毛利会正向增长。

0 阅读:18

科技大脑show

简介: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