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接前两篇:
读老子《道德经》极易陷入的几大误区!(上)
读老子《道德经》极易陷入的几大误区!(中)
其五,关于老子《道德经》的出世形象
很多人谈到老子,除了联想到道家、道教、哲学、中国古籍、东方历史文化,还会联想到出世、修炼、看破俗务、超脱红尘等形象。
应该说,这是有道理的,但出世只是《道德经》精神的一部分。
老子《道德经》中实际存在入世、出世两条线。在入世者中,他超脱;在出世者中,他有经纶天下的抱负。他主张建功、立业,但淡泊于虚名、物利。
《道德经》有云:“……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䮦(骄),自遗咎也。功述(遂)身芮(退),天之道也。”
老子不反对拥有财富和获得权势,只是认为不要对占有财富心存执念,指出有钱有势者不能骄傲自满、飞扬跋扈。
他既赞成取得一番成就,又对财富、权势淡泊以待,既要能拿得起,又要能放得下,二者不可缺一。
他既说:“以正之(治)邦,以畸(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又说:“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还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归根”“复命”,要救世济民、名垂竹帛,但不居功、不享受、不贪财、不恋栈。
《道德经》中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结合老子见周室衰微不可匡扶,遂辞官西去的《史记》故事,这属于胸怀家国但见事不可为,虽有不甘心但冷静、明智地“润”了。
他着眼的是此生而非来世,立足点是现实社会,像是体制内的不得志者,只是看得透、想得开。
其六,关于老子《道德经》的版本
世人读老子《道德经》,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版本问题,容易以自己读过的,或深信不疑的版本作为“唯一正确”的版本。
一再有研究者,声称他整理校勘的版本是标准定本,就是(或最接近)老子《道德经》原本,他们的解读就是老子的真义。
但新的研究、新的出土文献层出不穷,这种“唯一正确”一再被“打脸”、被否定。
毕竟这本经典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早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版本。不同版本的内容不仅有差异,有的地方甚至相反。
而老子《道德经》思想深邃而言简意赅,表述方式又有散文诗的特点,加上年代久远、语言变迁,对它的解读多元,老子研究处于“百家争鸣”状态。
同样的字句,都会被解读成很多种意思,何况是原文内容都不统一!
以现有的情况,不能武断地认为哪一种版本就是绝对正确。
这不同于当代著作,标准定本容易确认。
原文是什么很清楚,有的作者本人仍在世,原稿依然存在,计算机排版可以明确一字一词一标点一符号,从初版本、修订本到各种研究、演绎的版本传承清晰。
也不同于有标准定本的部分古籍。
有的古籍被古代官方确定了一个版本,或传承有内容差异不大的少量版本,还有的传承下来的版本极少甚至只有一种,于是它们就成为“唯一正确”的版本。
以现有研究看,老子《道德经》在传承过程中,可能存在一是错简问题,即捆绑竹简的绳子断了,整理后把竹简的顺序搞乱了。
就像现在一篇写好的电子文档,被顽皮儿童胡乱按键盘和鼠标,把全文搞得很乱,整理后,也没能恢复到原貌。
二是可能存在集体创作问题,不是成书于一人一时,而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撰写、修改。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像维基百科的词条,是多人共同创作。可能最早是一人创作,后来陆续有人参与,改来改去,和最早面貌早已不同。
但是,该书虽然版本众多、内容细节差异大,但思想主旨、行文风格高度一致,各个版本大同小异,形散而神不散。
它是去中心化的、多元化的版本体系。
没有一个“标准定本”,反而让它保存了更多原典和无限扩展的可能。
一些珍贵古籍,就是被“大一统”则消灭了原典,留下一个被篡改或误解的版本而顶礼膜拜,失去了回归和重新出发的空间。
可以预料的是,在没有更多权威史料、新的出土文献铁证之前,对老子《道德经》其人其书,仍会是众说纷纭、百家争鸣。
所以,读老子《道德经》不能先入为主,不要事先带着固化思维去看一种版本。
而是要以“空杯装水”的心态去读各种不同的版本,最后可能会有所侧重于一种或几种版本,但也不能忽视其他版本。
要把握各种版本的共识所在,尤其是一些核心理念。对于各版本的不同之处,要疑而并存,不必鲁莽地断然否定。
这就像老子《道德经》治理天下的理念,多元包容,重视主流群体的声音,但也不忽视少数群体的权益。
不要轻率地认定“绝对正确”版本和解读,这要经得起历史长河的考验。
否则,就会陷入老子《道德经》所批评的:“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