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意义:带孩子跟先人说说话

曲江家文化 2024-04-08 20:28:41

今年清明,因为一个堂弟当天赶不回来,我们家族便约在5日那天扫墓。儿子如今日渐长大,对清明扫墓一事有了别样的期待,加之老师布置了一篇清明日记的作文。4日那天他便有些急切地问我,为什么要等到5日才扫墓?我说。因为要等人整齐些,我想先人们也一定很希望看到后人们家族团结、人丁兴旺的样子。

孩子如今渐渐长大,也会好奇地问,是不是真的有地府?先人是不是真的收得到纸钱?我便问说,那你是不是希望先人在去世后,还以某种方式存在呢?孩子点头说是。我说,我们希望他们还在,觉得他们还在,相信他们还在,我们把这种希望、感觉和相信用扫墓、祭拜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方式。

自然,中国人虔诚于扫墓祭拜祖先,其实除了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更多的还有希望能得到祖先保佑帮助自己的功利想法。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把祖先安葬的地方叫“风水”,并认为风水的好坏会影响子孙后代的命运。这个观念从现代角度看起来好像挺迷信,其实它恰恰是中国人自两千多年前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以来,一直所认为的自己可以掌控自己命运的一种体现。即我能通过把祖先安葬的风水弄好了,来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而有一天我们会成为我们子孙后代的先人,那么我们也希望我们死后,有能力以某种方式帮助子孙后代,如此来达成生命的永恒与完满。于是,我们相信先人还在的念头,恰恰成为我们在此世间活着乾健不息的力量源头。

很多清明习俗,如烧纸钱和各种千奇百怪的冥币的出现等,其实都是因为这些念头而衍生出来的。而泉州很多地方把清明扫墓祭拜用闽南语称作“献纸”,大概是向先人“进献纸钱”的意思。这个叫法应该和泉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因而民间便很通俗化地把给先人送钱视为孝道的重要体现。不过和一些地区烧纸钱的习俗不同,闽南扫墓“献纸”的纸钱却并不焚烧,而是用小石块把这些纸钱压在坟墓上面和周围。清明期间都会有雨,这些纸钱会被雨水打湿,随着雨水分解到土地里,而且这些纸张分解到土地里,本身也能成为土地的养分,这样大概就算是把钱送到地下了吧?

漳州很多地区则把“扫墓”用闽南语称作“培墓”,培墓有给墓地除草、清理规整干净和培土造建等意思。培又和“陪”同音,有某种陪在先人身边的感觉。作为泉州人,相比于“献纸”,我更喜欢“培墓”一词,仿佛先人仍然在世,而我们在执礼帮先人打扫居所,陪着聊聊天,尽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的感觉。因而,每年家族扫墓通常都是只有我家会准备三牲和带锄头,边扫墓时我也总是尽可能多地与同行的族亲聊着天,扫墓祭拜时我会跟孩子说,可以和祖先说说这一年有什么收获和祈愿。

今年扫完墓,儿子关于清明扫墓的作业写了满满两页作文纸,还告诉我说,他感觉扫墓很开心又感觉心情很安静。我闻言,摸了摸他的头,抬头仰望正下着春雨的天空,清兮明兮。

0 阅读:0

曲江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