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连顺:9个月打破美国50年垄断,打破世界难题,每天为国家省2亿

焰墨绘史 2024-12-28 17:21:41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了将这股能量输送到能源匮乏的东部地区,西气东输工程应运而生。

然而,在西气东输工程推进期间,长距离输送天然气需强大动力支撑,而高精度乙烯压缩机这一核心设备却成了中国工程建设的瓶颈。

就在那时,一位杰出的女工程师崔连顺挺身而出,经过他们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打破了美国50年垄断,每天为国家省2个亿,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信源:美国垄断关键技术50年,我国女专家9个月打破,为国家一天省2亿 烽火杂志 2022-01-20

西气东输工程

彼时,中国在该项关键技术方面还没能实现自主研发,只能严重的依赖进口,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却紧紧把控着此项技术的命脉。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这家在全球能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巨头,看到了中国的迫切需求,却不是选择合作共赢,而是露出了贪婪的獠牙。

他们不仅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还狮子大开口,索要高昂的专利授权费,每天竟高达两亿元人民币!这无疑是趁火打劫,将中国的能源命脉置于他们的掌控之中。

然而,美国的技术垄断和天价勒索,使得中国陷入两难之境。

如果屈从于美国压力,不但会背负巨额经济负担,更会在关键技术领域长期被掣肘,失去定价权与话语权,最终危及国家能源安全与尊严,中国岂能任人宰割?

沈鼓集团作为新中国首个专业制造空气压缩机的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人才资源。

面对国家的重托,他们义不容辞,决心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制造的力量。

在这场技术攻坚之役中,杰出女工程师崔连顺成为领军者,她率领一支满怀激情与创造力的团队,踏上与时间赛跑的征途。

自主创新之路

他们深知,西气东输工程的工期紧迫,每一天的延误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他们肩负着国家的期望,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团队将目光锁定在高精度乙烯压缩机的核心部件——三元压缩叶轮上。

虽然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零件,只有巴掌大小,却是压缩机的“心脏”,其制造工艺极其复杂,难度极高。

面对这道技术难关,崔连顺团队并未选择回避,反而勇往直前,积极应对。

在研发的这九个月,对于崔连顺团队来说,是充满挑战和艰辛的九个月,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实验室里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最终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压缩机顺利通过了所有测试,证明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实力。

历经270天,即9个月的不懈努力,崔连顺及其团队终于创造了历史!他们成功突破了美国长达50年的技术封锁,研发出中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乙烯压缩机!

这不仅意味着每天两亿元专利费的节省,更意味着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了西方的垄断,挺直了民族的脊梁!

消息传出,举国欢腾!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压缩机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他们曾经的傲慢和轻视,被中国工程师的智慧和毅力彻底击碎。

突破封锁

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压缩机组,不仅品质卓越,其效能更是达到了超越美国产品的水平,这不仅象征着中国制造业的强势崛起,也充分展示了“基建狂魔”的雄厚实力。

崔连顺团队研制出的整体铣制三元叶轮,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顶尖,并大大降低了压缩机的制造成本,使中国彻底摆脱了对西方技术的依赖。

从此,中国在压缩机领域不再受制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生产和研发,掌握了主动权和话语权。

从2005年起,中国基本不再需要进口压缩机,甚至开始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美国试图在压缩机技术领域对中国卡脖子的美梦,彻底破灭了!

事实上,这并非中国第一次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在永磁发电机和国产盾构机等领域,中国也曾遭遇过类似的困境。

然而,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企图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的行为,最终都将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不仅能够突破封锁,而且能够将自主研发的产品反销回这些国家,让他们自食其果。

从崔连顺团队成功打破技术垄断,到西气东输工程让亿万国民受益,这一过程深刻揭示了核心技术对国家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尊严的基石。

崔连顺团队的成功,不仅彰显着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亦为中国科技实力的象征,更是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

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我们具备自主创新的精神,就能克服一切困难,达成任何目标。

笔者认为

崔连顺的事迹,将鼓舞无数中国科研工作者勇于攀登科技巅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更多像崔连顺这样的优秀人才,在更多的领域实现突破,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22
焰墨绘史

焰墨绘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