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随着第三野战军进驻上海,上海这座城市终于迎来了解放。
百姓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得以安宁,而三野参谋处长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在外征战多年,他心心念念的无疑是“家”,还有家中的老母亲。
刚刚踏上回乡之路,他就已经迫不及待,谁知瞅见自家大门的那刻,他的希望似乎破灭。家中早已落了锁,近期甚至没有住过人的痕迹,他到处打听,也没有任何线索。
谁知母亲先找到了他,而母亲的身份,更让他为之一惊。那么,发生了什么?母亲为何不在家?
三野参谋处长蔡群帆
这位三野参谋处长名叫蔡群帆,他生于1915年,本是宁波鄞县人,由于求学,他去到上海读书。
蔡群帆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思想先进。特别是在1931年,当时他尽管只有十五六岁,但却会积极参与校内的革命活动,为反抗活动贡献力量。
因此蔡群帆失去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被校方开除,但他的人生还有更多可能。
1936年他依旧积极参与我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走上革命道路,并开始了一段危险的斗争之路。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曾担任工委军事部长,后又在南进支队担任大队长等要职。日军发起威胁,他自会迎难而上。
在崇寿乡相公殿,在蔡群帆的率领下,部队对敌军设伏,最后取得不错成效,击毙日军十多个人。
而后他们的行动继续,日军不程度上损伤,他则率部在多地进行转战。
南进支队可以说连战连胜,让日军损失百余人,立下不小功绩,他们的威名更很快打了出来。
在他们共同努力下,会稽山游击根据地得以成功创建。而蔡群帆的能力逐渐展露,革命经验逐渐丰富,就很难不吸引上级的关注了。
特别是他的指挥作战能力,是我军佼佼者,也是我军需要的人才。被注意到后,蔡群帆的职位逐渐提升,不仅参与组建了金萧支队,还担任了支队长。
紧接着就是开辟金萧抗日根据地了,在这其中,敌军的威胁很大,他多次率部顽强抵抗,并多次将他们的进攻击溃,很好的完成了作战任务,更使得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
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华野第一纵队担任团长,大大小小的解放战斗他参与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宿北、孟良崮等重大战役,蔡群帆都有参与。
后来他先后成为第一大队队长、司令部参谋处长等,他的责任越发重要,而他能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强。
当然重要的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中,蔡群帆同样不可或缺。
渡江战役发起后,解放军战士很快就突破了敌军的江防,随着南京解放,我军解放工作有了突出性进展。
三野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蔡群帆的家乡浙江也得到解放,那一刻他想必和当地其他老百姓一样,终于迎来了这天。
而这天,他回家的心已经急切,但他知道解放上海的工作紧迫,所以时任20军参谋处长的蔡群帆打消了这一念头,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接下来的革命斗争中。
与兄弟部队一起,上海解放工作顺利,终于也在上海解放后,蔡群帆有了时间回一趟阔别已久的家乡。
离家多年,过去的那个少年已经成长,甚至是成熟。经历种种,他十分期盼着这场旅程,或者说是与母亲见面的机会。
可是在蔡群帆回到家乡后,却失望的发现,家中没有任何人,就是周围的邻居也不知道母亲的下落。
经历动荡,蔡群帆很难不往最坏的方向想,难道母亲已经遇难?
不过很快,蔡群帆的顾虑就得以打消,因为他接到电话,母亲先他一步找到了他所在的队伍,并且母亲这时已经是四野的一名连级干部。
连级干部杨凤珠
蔡群帆的母亲名叫杨凤珠,在一个封建的家庭中长大,算得上是大家闺秀,但革命的动荡,她也深有体会。
儿子蔡群帆思想进步,这其中难保没有杨凤珠的影响。虽然她的家庭环境如此,但阻碍不了她是一个开明的母亲,所以他期盼着儿子好好学习,出人头地是肯定的,还有就是为国家贡献。
他们本是宁波人,一家生活幸福,也能过得去,但未来的事情说不清,谁也不曾想他们家中也遭了难。不管怎样,日子肯定要接着过,为此他们选择背井离乡,去上海讨生活。
父亲在的时候,家中有顶梁柱,杨凤珠也能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但她的丈夫和大儿子相继病逝,无疑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当然心理上也是重大的打击。
但她还有小儿子蔡群帆要照顾,她势必要振作起来,将孩子培养成才。
此后杨凤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恐怕在蔡群帆的心中,母亲的形象一样高大,为他遮风挡雨,更给了他最好的教育。
蔡群帆逐渐成长,对于自己的人生,他有自己的选择,不管怎么样,母亲都支持着他,更支持他投身革命事业。
因此,蔡群帆不得不跟随部队行动,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而母亲同样也在家中面临危险。作为革命人士的家属,可以说是敌人的重点威胁目标,为了杨凤珠的安全考虑,好在我党成员的帮助下,杨凤珠得以被转移到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
至于母亲的情况,蔡群帆自然无从得知。
到革命根据地后,杨凤珠也是闲不住的人,她得到不错照顾,便想着也为革命出把力,尽管能做的十分有限,但针线活她还是拿手的。如此军装、袜子什么的,她都能做,即使年纪大了,能力也不输其他任何人。
蔡群帆的本事被上级看到,杨凤珠的能力同样被认可,我军需要他们的地方很多。可以说母子俩在不同的战线,都为我军革命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久别重逢
后来杨凤珠成为我军一员,去到东北大后方,甚至成为了连级干部。
蔡群帆寻找着母亲,杨凤珠亦寻找着儿子,听到母亲找到自己,蔡群帆迫不及待的返回与母亲见面,阔别已久的母子俩终于久别重逢。
然而相聚总是短暂的,蔡群帆还有工作要继续,所以这次见面的时间十分有限。杨凤珠毕竟也是我军一员,她深知军中情况,更理解儿子的艰辛,所以她依旧支持着儿子,想必也为儿子感到骄傲。
新中国成立后,蔡群帆奔赴朝鲜战场,担任参谋长一职,出色完成着组织交代的重任。
他是我军大校,蔡群帆亦是革命的一生。
结语
虽然杨凤珠只是一个年迈的老母亲,但她抓住机会,利用自己的本事,为革命贡献力量,而她同样是一位革命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