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一开始的发展有些出乎意料。俄罗斯军队并没有按照许多军事专家的预测,迅速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也没有迅速消灭乌克兰的主要力量。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的快速攻击,意外地演变成了一场持续延长的漫长战争。
这件事让人们明显感受到,现代战争的局面与以往大相径庭。过去积累的实战经验,包括美国的那些,似乎都没什么用处。在俄乌冲突发生前,许多人对现代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上世纪的印象中。
事实表明,如今这种战术已经不再有效。曾经的陆战霸主坦克,如今已无法如昔日般无敌于战场。随着军事技术不断提升,如今普通步兵也能熟练使用各种机动作战武器,有效摧毁坦克和装甲车。
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火箭筒、反坦克导弹,还有能够精确打击的中小型和中型无人机,甚至陆航的攻击直升机,面对坦克时都展现了强大的摧毁能力。俄军的装甲部队在对乌克兰展开大规模攻势时,碰上了配备众多无人机和反坦克武器的乌军。
俄军没能成功突破乌克兰人的防线,导致俄乌冲突从最初的机动战争演变到了如今像一战那样的堑壕战。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种新型战争模式即使是美国军队也未必能够轻松适应。过去30年,美军大部分对手都是缺乏现代化装备、组织能力较弱的游击队。
美国军队非常重视单兵作战能力,个体战斗力在他们的军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美军在治安作战方面的实力在全球范围内都名列前茅。然而,在俄乌冲突中,治安战的策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效果显得不尽如人意。就像那些习惯于打治安战的美国陆军小分队,面对乌克兰军队那装备精良、无人机众多、作战经验丰富的小组,可能并不能轻易取得优势。这让人感受到战术革新的深远影响。
如今,过去的实战经验似乎用处不大,各国对此已达成共识,纷纷为军队引入新型武器。与此同时,媒体也在热议这些新战术可能对未来战争产生的影响。各国军队,包括正在对抗的俄乌双方,都在持续更新战术。乌克兰特别强调无人机作战和远程打击能力的重要性。
乌克兰军队的总指挥表示,他们现在依然专注于为部队装备更多的新型远程打击武器。这些武器能够攻击大约1700公里以内的深层目标。乌克兰重点装备这种武器,说明在现代战争中,远程武器的战术效果相当显著。
英国媒体发布了一则报道,内容关注俄乌冲突中两国采用的无人机战术对未来战争的潜在影响。
文章提到,俄乌冲突被形容为人类历史上首次的大规模无人机战争,各类无人机在战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无人机可以攻击陆地和海上的目标,还能与空军协同进行空中打击。由于无人机的作战能力十分突出,俄罗斯与乌克兰在2024年各自生产了超过100万架不同型号的战术无人机。
各国现在开始思考,如何在未来具备参与类似规模无人机战争的能力,美国也在其中。美国国防部之前发布过一份报告,表示他们正在加速提升大规模生产低端无人机的能力。美国人逐渐明白,在战斗中,某些高端的中大型无人机在战术上的表现,未必就比低成本无人机更为出色。
英国方面加快了皇家空军组建一支新部队的步伐,目的是让无人机群战术能够有效成熟地投入使用。未来的战争模式将变得更加迅速和频繁,超出我们的预期。从各国的新型军事创新来看,我国目前的确处于领先地位。在俄乌冲突爆发前,解放军早已开始大量装备无人作战武器。
俄乌冲突一开始,我们在这方面的资源和精力明显增加,解放军的各个兵种如今都配备了各类型的无人作战装备。春晚的舞台上,机器人已经成了风景。那么,未来会不会看到解放军变成由人类士兵和机器人士兵共同作战的队伍呢?像中国这样的军事力量,能为部队提供多种类和数量的无人机,确实不太常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在军工领域更是遥遥领先,尤其是中低端武器的生产能力,数量都相当可观。一旦战争爆发,单是无人机的数量就能使任何国家不堪重负。中国民用无人机的生产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在战争时期,迅速、大规模地以低成本制造中低端无人机,完全有可能实现。
俄乌冲突的发生让许多人重新审视战争的概念,未来的战争形式可能与人们以往的认知相去甚远,各种先进战术和装备的应用将改变战争的整体形态。各国媒体和军队都在研究军事改革。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准备上起步较早,眼光更加长远,这让解放军在某些方面可能已经占据了优势。接下来需要继续加强这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