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去山神庙,施舍过路老者,老者:回家吃鱼别喝汤

小月文史 2023-09-20 16:39:20

古时有个卖货郎名叫刘长生,他们刘家原本是大户人家,祖上曾在朝为官,到了他爷爷他这一辈已经沦为平民。

他爹刘老汉体弱多病,为了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不久后还是去世了。妻子赵氏性子贞烈,她没有改嫁,靠着家里几亩薄田,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

大儿子刘长俊不久前成亲,娶了邻村女子柳氏。夫妇俩嫌弃屋子小,一直嚷着要分家。

刘长生很懂事,知道哥哥娶妻不易,便找到娘亲赵氏商量分家一事。

“长生啊,这些年是娘亲对不起你,分家之事你可不能过于谦让了。”赵氏一脸愧疚道。

原来,兄弟俩虽然是一母所生,却习性相差甚远。

大儿子刘长俊,仪表堂堂却不中用,他好吃懒做,平时基本上不下地干活,整天游手好闲。

小儿子刘长生,虽然相貌一般,可他很勤劳还很孝顺,这些年赵氏身体不好,家中大小事都是他在操劳,农闲时他还挑着担子去贩卖些小商品来补贴家用。

“娘亲,你这是说得哪里话,爹爹在世时经常教导我们兄弟间一定要和睦。再说了,哥哥能娶上媳妇不容易, 可不能委屈了嫂子。”

赵氏听了很感动 ,想不到小儿子如此通情达理。

当天晚上,兄弟二人开始讨论分家之事。

刘长俊一开口就要家里的房子,另外还有三亩肥地。赵氏听了气得不行,家里总共就一座宅院,五亩地,另外一处房子已经破败不堪,根本不能住人。大儿子不仅要把她和小儿子赶出家门,还要断了他们母子的生路啊!

不等刘长生开口,柳氏抢先抱怨起来,“妾身真是命苦啊,吃不好就算了,每天还睡不好。”

说完,柳氏轻轻抚摸着小肚,继续抱怨道:“儿啊,是娘亲不好,让你受委屈了。家里总共三间房,以后你就睡柴房吧……”

“娘亲,长生同意大哥的要求,就按照大哥说的分家吧。”刘长生微微叹息一声点点头。

赵氏本想说什么,被刘长生给拉走了。

“长生啊,你糊涂,房子和地都让给了你大哥,以后我们吃什么?”赵氏怒气未消,他万万没想到,大儿子竟然无耻到如此地步。儿媳也是个狠角色,一直拿着肚里的孩子来说事。

“娘亲,村东头还有一间房,修补下能住人。至于耕地,就让给大哥好了,长生靠卖货能赚钱。”刘长生低声说道。

赵氏听了只得无奈摇头。

第二天一大早,刘长生就忙开了。他曾经跟村里的木匠学过木工,山里有的是木材,忙活了大半天后总算是把一间屋子的门窗给修好,能将就做个卧房,至于其它房间,有时间再慢慢修补。

有了安身之所,刘长生放下心来,每天起早贪黑忙活起来。

一天,刘长生挑着担子去邻村叫卖,因为下雨生意不好,到最后雨越下越大,他只得去了一座破庙避雨。

推开庙门,他见神像歪倒在一旁,脸上满满都是尘埃,便顾不上休息,使出全身力气把神像扶正,又找来些干草把神像擦拭干净。

等忙完,刘长生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把自己给淋湿了。

休息片刻后他生了一堆火,可能是太累的缘故,很快就睡着了。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醒来后他看到火堆旁躺着一个垂暮老者。

老者衣裳单薄,他脱下自己的外套给老者披上。

这时,老者被惊醒。

“打扰前辈了。”刘长生很客气上前行礼,老者微微睁点头算是回礼。

他望着刘长生,犹豫了一番后才开口:“小辈,老夫有件事请你帮忙。”

刘长生很客气回礼:“前辈,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

老者面色苍白,眸光无神,剧烈咳嗽了几声才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你把这封信交给城东的孙老爷,他看过信后一定会重谢你的。”

不等刘长生答应,老者继续说道:“老夫见你是仁义孝顺之人,日后必有厚福,只是人心难测,万事要小心。”

听了老者这番话,刘长生一脸不解,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将信收下。

到了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那老者却不知所踪,刚刚那一幕就像是梦中发生,不过手中的信却是真的。

想着娘亲还在挨饿,刘长生不敢多停留,大步往家里方向赶。

回到家,刘长生没有把庙里发生的事告诉娘亲,因为他实在是太累了。白天忙着卖货,回到家还要修补房屋。

第二天一大早, 他想着老者所托之事,没有去卖货,而是大步赶去了城东。

经过一番打听,他很快找到了孙家,见到孙老爷后,亲自将信呈上。

孙老爷看了信后大喜,果然如老者所言,他要重赏刘长生。

昨晚,他做了一个梦,梦中出现一位老者,说有人会给他送信,告诉他女儿的下落。

醒来后,孙老爷并未当真,谁知,白天还真的有人送信来。信中,详细述说了他女儿失踪一事。

原来,孙老爷虽然一生行善,可妻妾肚皮不争气,只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孙玉娇。

孙老爷对女儿很疼爱,视为掌上明珠。女儿3岁那年,跟着奶娘去逛灯会,半路上失踪了。孙老爷花重金苦寻无果,他悲痛万分,那段时间他茶饭不思,不过这些年,他一直坚信女儿还活着。

得知女儿的下落后,他连忙把管家叫来,叫他加派人手去寻找女儿的下落。

管家听了面露迷茫,小姐都失踪十几几年了,线索全无,老爷为何如此肯定小姐还活着,竟然说出了小姐还被一户人家给收养了。管家人老成精,他没有多问,更不敢有丝毫疏忽,当即满口答应,说一定会找到小姐。

“这位壮士,你真是帮了老夫大忙。”孙老爷将事情安排妥当后,再一次提出要重赏刘长生。

刘长生连忙摆手,“孙老爷,小的无功不受禄,这银子小的不能要。”

说完,他将老者所托之事说了出来。

孙老爷听了大吃一惊,良久才缓过神。因为他几乎可以确信,刘长生在破庙中见到的老者,十有八九是他梦中那位,而且老者身份不简单,可能是个神仙。

而刘长生能遇到老神仙,说明他机缘不浅,而且他还不贪财,心性淳朴,真是难得可贵,此子日后必定前途无量啊。

念此,孙老爷很快做出了决定,叫他来府上做事。

刘长生以为听错了,见孙老爷不像是在开玩笑,他大喜,对孙老爷感激不已。

不久后,管家还真的把小姐给找回来了。

原来,孙玉娇因为长相可爱,被几个人贩子给盯上了,被卖到了一平民百姓家。

管家没有亏待这户人家,给了他们不少银两。

此时的孙玉娇,已经年满十五,虽然皮肤黝黑,可容颜秀丽,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好在她随身携带的玉佩没有丢,让管家认了出来。

找回女儿,是人生中的一大喜事,孙老爷宴请四方,刘长生是大功臣,被孙老爷请为座上宾。

此后, 刘长生便在孙府做事。他为人踏实,做事勤快,孙老爷对他愈发器重。

刘长生有了钱后,盖了一间新房,让娘亲终于不再挨饿受冻。

这一切,让哥哥刘长俊嫉妒不已,论长相论口才,自己远比弟弟强,凭什么弟弟会被孙老爷看中?

他夫人柳氏心眼多,很快心里就有了主意。夜里,她对丈夫耳语了几句,刘长俊听了后犹豫不决,柳氏用美眸瞪了他一眼:“你怕什么,又不会闹出人命。要是你怕就别做声,都由妾身来做好了。”

刘长俊听了没有做声,算是默认了妻子的举动。

几天后,刘长生提着半斤猪肉往家里方向赶,正好路过破庙。正是破庙的奇遇,让他好运连连,于是他决定去祭拜下神像。

谁知,才走几步,前方走来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

心善的刘长生递过去几个铜板,老者毫不客气收下了。离开时,老者说了一句,“年轻人,记得回家吃鱼别喝汤。”

说完,老者很快就消失不见了身影。

刘长生缓过神后,他惊奇发现刚刚那位老者和庙中那位有几分像。只是他一直捉摸不透,为什么吃鱼不能喝汤?

蓦然间,一股寒意蹿上心头,他嘀咕道:“莫非……莫非有人要害自己?”

回到家,大哥一脸笑意走来,叫他和娘亲去家里吃饭,说他们一家人好久没有团聚了。

刘长生见大哥这段时间脸晒黑了,平时没少劳作,以为他懂事了,心里很开心,便叫上娘亲去哥哥家吃饭。

嫂子柳氏做了一大桌菜,最后端上一大盆鱼,笑盈盈地叫刘长生尝尝鱼汤味道如何。

鱼汤乳白色,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味,让人不禁食欲大振。不过,刘长生牢记老者的叮嘱,他只是夹了一块鱼并未喝汤。

柳氏很热情,亲自给刘长生盛了一碗汤。刘长生无奈,只得喝了一口。不过,他并未吞下,而是说肚子不舒服要去茅厕。

走到后院,他把鱼汤全部给吐了出来,这时,一只猫闻到鱼肉香味跑了过来。

小猫吃了鱼汤后,很快四肢抽搐,刘长生见了大惊,缓过神后他愤怒不已,当场就揭穿了嫂子的阴谋。

原来,柳氏在鱼汤里下了毒。此毒虽然不会要了人命 ,却也会让人终身残疾。刘长生一旦残疾,哥哥刘长俊便能顶替他的位置,去孙家做事。

赵氏见儿媳要害小儿,气得破口大骂,很快邻居闻声赶来。刘长生当着邻居的面拆穿了嫂子的阴谋,柳氏自知无力反驳,羞得满脸通红,一旁的刘长俊跪下恳求弟弟的原谅。

刘长生带着娘亲离开了。

此后,刘长生娶了孙老爷的女儿孙玉娇,孝顺的他还把娘亲接到孙府去享福。

柳氏的阴谋被揭穿后,邻居一直对她指指点点。后来,夫妇俩只得搬家离开了小村。

夫妇俩好吃懒做,很快就沦为乞丐。一个风雪夜,夫妇俩冻死在路边,也算是得到了报应。

5 阅读:2899
评论列表
  • 2023-09-21 18:07

    中国汉字是笔划,不是笔画。汉朝许慎的字典(说文解字),里面收录的汉字有一万多个,清朝的(康熙字典),里面收录的汉字有四万七千多个,(新华字典)里面收录的汉字有一万多个,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 2023-09-21 18:07

    中国汉字总数有几万个,清朝的(康熙字典)里面收录的汉字有四万七千多个,一般不常见的汉字,都能在(康熙字典)里面查到,(中华字海)字典里面收录的汉字有八万多个,(汉字海)字典里面收录的汉字有十万多个,普通人在小学的语文课里学习、掌握的汉字,大概有两、三千个,虽然只占汉字总数很小的一部分,但都是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汉字,并不太妨碍普通人在生活中的阅读、观看,中国的初中、高中的语文教科书,为什么没有生字表?为什么不继续教初中、高中的学生学习更多的汉字?这样下去,除了在小学的语文课学习的两、三千个常用汉字,大多数的汉字会渐渐失传,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熟练的掌握、书写出几万个汉字了。

  • 2023-09-21 18:06

    而明末清初收藏家、文学家黄虞稷千倾堂书目把吴承恩(西游记)归于地理类,黄虞稷认为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旅游游记地理书籍,不是故事小说,清朝咸丰年间重修的淮安府志,竟然没有吴承恩写过(西游记)的记载,明代天启淮安府志中说吴承恩推崇儒学,反对佛教,百回本(西游记)有很多佛教内容,吴承恩反对佛教,那么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几乎没有可能是吴承恩,希望各个出版社出版的百回本(西游记)能从严谨的学术角度,尊重史实,不要再把吴承恩署在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上面,因为吴承恩几乎没有可能是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近年中华书局出版社,1995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百回本(西游记),作者都署名佚名或无名氏。

  • 2023-09-21 18:06

    明清时期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作者署名全都是佚名或是无名氏,意思是不知名的作者写的,明代万历二十年,南京金陵世德堂刊印本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上面作序言的陈元之也说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是不知名的作者写的,希望国内各个出版社今后出版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不要再署名吴承恩是作者,因为吴承恩几乎没有可能是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作者,近年来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都署名佚名或是无名氏,1995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作者署名就是无名氏,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 2023-09-21 18:06

    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近年来中华书局出版社,1995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它们出版的(西游记)作者都署名佚名或无名氏,就是不知名作者写的,流传至今最早的(西游记),是明代南京世德堂刊印的(西游记),作者署名是华阳洞天主人校,还有署名陈元之作的序言,在序言中陈元之说百回本(西游记)是不知名作者写的,在明清时期各个版本的(西游记)都没有署名是吴承恩写的,作者署名全是无名氏,意思是不知名的作者写的,直到近代鲁迅和胡适,一致认为(西游记)是吴承恩所写,他们的凭据只是明代天启淮安府志,希望国内各个出版社今后出版的(西游记)不要再署名吴承恩是作者,而应该尊重史实,署名应该是佚名或是无名氏才对。

  • 2023-09-21 07:21

    这是一篇真挚而温馨的家庭故事,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的滋味

  • 2023-10-13 15:42

    写的啥?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