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加沙,一片被战火炙烤的土地,死亡的阴影无处不在。
枪林弹雨的环境下有着一道独属于红色的身影,此刻正拿着相机清晰地记录着战争的残酷。
她是谁?
或许“铿锵玫瑰”、“战地记者”、....这些标签或许能够勾勒出周轶君的部分轮廓,却不足以概括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社会洞察。
初入媒体
对于一个怀揣新闻理想的年轻人来说,进入新华社无疑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目标。
然而,对于周轶君而言,这扇大门并非轻易就能叩开。
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并拥有埃及留学经历的她,在求职路上却遭遇了性别歧视的壁垒。
因为当时的国际部明确了不要女性,一次次的邮件申请,如同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巴以冲突导致许多记者被战火牵连丢掉生命,导致驻守在加沙的记者位置缺人。
可在周轶君眼里却看到了一个能够实现新闻理想的机会,她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
意料之中,领导一开始并没有批准她的请求。
一个年轻的女性,深入战乱地区,风险实在太大。
周轶君并没有放弃,她再一次提交了申请,并且表明了自己的自信和决心。
最终,领导被她的坚持和理性说服,批准了她的申请。
出发前,单位试图为她办理保险,却没有任何公司愿意承接这份高风险的业务。
加沙岁月:直面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2002年6月,周轶君自信满满的来到加沙地区,在这里两年的时间每天过的心惊胆战。
战争的残酷让她亲眼目睹了第一具尸体,一个五岁的孩子倒在自家门口,
周围的记者冷漠地按下快门,口中说着“毫无价值”,而屋内是孩子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屋外是其他孩子麻木的围观。
在加沙,死亡如同家常便饭,人们对生命的消逝已经习以为常。
周轶君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作为一名女性记者,她曾遭遇被人骚扰的情况,
出去采访时会被人丢石子,甚至曾被巴勒斯坦孩子用砖头砍伤脖颈,导致半个月脖子无法转动 .
在加沙的两年间,周轶君多次采访了阿拉法特、阿巴斯、亚辛等中东关键人物,
获得了许多珍贵的采访机会,也为中国媒体传递了大量来自中东地区的一手信息。
例如她曾到访阿拉法特和沙龙的官邸,并且在采访阿拉法特时可以随意拍照,这些都体现了她在新闻报道中的独特地位和专业能力。
回国转型和多领域探索
2004年,周轶君结束了在加沙两年的驻站工作,回到了国内。
这段经历无疑让她成为了新闻界的英雄人物,但她并没有沉溺于荣誉的光环,而是继续寻找新的方向,用不同的方式去影响和改变世界。
2005年她将自身在中东的经历写成一本书《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故事》。
2006年,周轶君加入凤凰卫视担任时事观察员,参加《锵锵三人行》《开卷 8 分钟》《圆桌派》《锵锵行天下》等,并且开始涉足纪录片制作等领域。
2019年,周轶君执导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播出,据说该片走访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和中国 6 个国家。
探寻不同国家的教育传统和未来,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洞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豆瓣评分高达 8.8 分,并荣获 2019 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奖项。
今年,她又开拍《他乡的童年》第二季 。
她对社会议题的关注也体现在其他作品中。
在《第一人称复数》脱口秀节目中,她以女性视角探讨尖锐敏感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她以女性的情感敏感度捕捉并传达故事中的情感元素,从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叙述教育故事之际,能令观众体悟到不同教育模式中孩子们的欢乐、迷茫以及成长。
其丰富多样的情感状态,尽显教育的深远影响;
在探讨社会议题时,又能引发观众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等,进而促使观众从情感层面上升到理性思考,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周轶君作为曾经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女记者,她在充满危险和挑战的环境中坚守,展现出了女性的勇敢、坚韧和专业能力。
她凭借自身行动有力证明,传统认为由男性主导的领域之中,女性亦能取得非凡成就,尽显巾帼不让须眉之姿。
她关注的不仅仅是性别平等,更是女性的自我实现和价值认同。
结语:持续的探索与社会贡献
从战地记者到主持人,从作家到纪录片导演,周轶君不断跨界,在不同的领域展现着她的才华和影响力。
她的人生轨迹并非简单的职业转换,而是对自我和社会的不断探索。
她关注战争与和平,关注教育与成长,关注女性与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时代,反思现实,推动社会进步。
周轶君的探索仍在继续,她的故事也仍在书写。
她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旅人,不断地出发,去发现新的风景,去讲述新的故事。
信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