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剪梅
编辑|一剪梅
——【·前言·】——
»导读
你知道?朱元璋当年也是个穷小子,身边却有个大方的朋友汤和,二人从小打拼,最终成为开国功臣。可这段兄弟情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汤和在酒后失言后差点惹火上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快来看看这段充满波折的历史故事!
»汤和与朱元璋的初期关系
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穷困潦倒,身材矮小,性格豪放,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叫汤和,比朱元璋大两岁,是汤家村的村长。
汤和家境尚可,父亲是盐商,少年时期就做了小老板,雇佣几个工人,专门到附近的集市上倒卖收购物品。要是朱元璋等人缺钱用钱,就从汤和那里借点。汤和性格大方,把钱随手就给了,从此二人一合计,就叫汤和做“大哥”,朱元璋做“小弟”。
»大明开国功臣汤和的封赏与信任
之后,朱元璋带着一帮“兄弟”,从南京蒲圻起义,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汤和成了大明开国功臣,就封了汤和为侯爵,汤和的后代世袭侯爵。
可是汤和就不幸遭遇了一次“酒后失言”。洪武十七年,朱元璋派汤和去常州镇守。由于不满朱元璋指挥作战的方式,汤和酒后对一帮文武官员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镇守此城,就像坐在屋脊之上,左右为难。”
»晚年汤和的回归与朝政关心
这段话被人听到后,立即向朱元璋汇报。汤和应该是发酒疯了,语无伦次,说这话时应该没有注意场合。
汤和这是贬低朱元璋指挥作战的能力,还暗示自己处境艰难,这让朱元璋非常生气,心里就疙瘩了。
汤和知道自己错了,就积极表忠心,关心朝政,这样慢慢地就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
»家庭与荣誉的延续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汤和因病退休回南京养病。朱元璋得知后,让他回家休养,并派专人负责养病,还派专人监视他的动向。汤和去世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东瓯即今天的浙江温州。
»红巾军时期的汤和与明初朝政
汤和的后代对明朝非常忠诚,世世代代都担任官职,把朝廷赋予的荣誉当成家族的责任。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汤和本人的影响力有多大。
汤和在元朝末年投奔郭子兴时,就已经是红巾军的中层指挥官,有勇有谋,善于用人。郭子兴对他很器重,就给他千户的位置,让他负责军需方面的工作。
因为汤和和朱元璋是发小,所以二人一搭上,就对起义军的生活琐事一切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权力与情感的博弈
例如军队吃饭问题,朱元璋建议大家分工合作,各自做各自的事,这样能更快成立军队;还建议大家吃简单一点,不要浪费。
汤和听从了建议,从此每天煮粥、煮白菜吃,把省下来的钱用来买兵器、粮食。这件事还得到了郭子兴的认可。后来,郭子兴把女儿嫁给了朱元璋。
»权臣与皇帝的微妙关系
虽然汤和当了千户,但他依然十分谦卑,对朱元璋非常照顾,两人关系一直很融洽。正因为有了汤和的照顾,朱元璋才逐渐获得郭子兴的赏识,也就有了后来的太原之役,一举夺取大明江山。
»结语
汤和和朱元璋的关系真是让人感慨,兄弟情义和权力博弈之间的微妙平衡,让人忍不住想多聊几句。你觉得在权力的游戏中,友情能否持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出自《一剪梅故事汇》丨一剪梅
本故事引用网络素材
如有侵权,请别举报
可通知下架
huanXi
就是自带
huanXi
留一片空白,给以后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