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三国时阮籍的这句话究竟在骂谁?

历史文化纵览 2022-09-27 23:35:44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出自《晋书·阮籍传》:“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的这句话之中的“竖子”究竟指代的是谁呢?

一、阮籍所说的“竖子”究竟指代何人,千百年来众说纷纭。

有人说:竖子指代的是刘邦。刘邦虽为汉朝开国皇帝,但其形象一直以来并非那么完美。刘邦所表现出的性格上缺陷和道德上的瑕疵历来为人们所诟病。只因秦末天下没有真正的英雄,才使得刘邦这样的人成名并做了皇帝。

也有人说:竖子指代的是项羽。项羽虽然力拔山、气盖世,在灭秦战争中也表现出了英雄本色,但项羽毕竟勇有余而谋不足,项羽表现出的仅仅是其作为一个武将的才干。因此,项羽虽然成名了,但终究算不上英雄。

刘邦

更有人说:竖子同时指代刘邦和项羽。刘邦和项羽二人无论胜负,却都成名了。刘邦和项羽自身的缺点都很明显,都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因为秦末时缺少真正的英雄,才让他们二人成名。

还有人说,竖子指代的是司马昭,甚至是司马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阮籍不满司马昭、司马炎父子的做法,因此不愿与司马昭父子合作,在他眼中,此二人当然算不得英雄。

项羽

二、阮籍所生活的时代和阮籍其人

在笔者看来,要想讨论以上几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是阮籍的本意,就必须了解阮籍所生活的时代和阮籍的为人。

阮籍生活在三国时期的魏国。当时的魏国虽是三国中实力最雄厚的一方,然而统治者内部矛盾重重,政治上处于动荡时期。当时曹氏和司马氏的夺权争斗已经白热化,文人士大夫为官难免卷入派系之争,这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的前途带来不确定的影响。在当时的这种残酷的政治形势下,选边站队者,要么飞黄腾达,光耀门庭,要么身败名裂,身死族灭。司马昭掌权后,司马氏家族已经权倾朝野,以晋代魏似乎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因此,有人将此视作机会,进行政治投机,也有人明哲保身,与司马氏保持距离。

司马昭

阮籍显然是后者。

司马氏与曹氏之间的残酷争斗,阮籍是亲历者。公元239年,魏景初三年,年仅35岁的魏明帝曹叡逝世。年仅八岁的皇太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根据曹睿临终的安排,司马懿和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权力分配平分秋色。然而,曹爽利用自己曹氏宗族的身份通过朝廷任命司马懿为职位高却没有什么实权的太傅,自己独揽了朝政大权。加之曹爽的兄弟掌握禁军,曹氏、夏侯氏宗族在地方统兵,此时的曹爽在魏国可谓权倾朝野。

司马懿也非寻常人物,在隐忍长达十年之后,对曹爽一派发动发击并成功上位。公元249年,魏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与曹芳一起离洛阳至高平陵谒陵之机,发动兵变,夺取了军政大权。后来,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都被定罪并诛灭三族。这一年,阮籍40岁。

阮籍作为当时的名士,曹氏和司马氏均对其进行拉拢。阮籍家族与曹氏颇有渊源。阮籍之父阮是建安七子之一,颇得曹操赏识,曾做过丞相掾。曹爽掌权时,阮籍也多次被邀请出来做官。阮籍32岁的时候,蒋济邀请他出来做官,阮籍起初推辞,后来勉强赴任,没过多久就称病辞官了。后来,阮籍又有两次被邀请出仕。其中一次是让他出任尚书郎,他上任没多久便又以有病为由辞官。另一次据说是曹爽亲自邀请他,他也找理由推辞了。司马氏掌权后,对阮籍也颇为重视,数次请他出来做官。阮籍虽然对司马氏多有不满,却也对改变现状感到力不从心,因而闭门谢客、寄情山水,采取了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然而,阮籍明白:一味地不合作,恐招致杀身之祸。阮籍的好友,名士嵇康身为曹氏宗族的女婿,就因不愿与掌权的司马氏合作而饱受打击,以致最终被构陷杀害。阮籍先后做了从事中郎、徙官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职。

钟会

阮籍给人的印象是“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然而这只是他给外人的表象。阮籍是有才华的,其著作《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被奉为“正始之音”中的佳作。阮籍任东平相仅十日,“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可以说阮籍还是开放式、公开式办公的始祖。阮籍虽然不拘礼节、放荡不羁,但却是个很善于隐藏自己、保护自己的人。史书中记载阮籍“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司马昭也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的心腹钟会多次向阮籍询问对时事的看法,阮籍勇醉酒的办法加以推脱。司马昭想与阮籍联姻,阮籍也用大醉的方式拖延,最后竟使司马昭忘却了此事。

三、阮籍身处乱世,既懂得审时度势,又会隐忍伪装,虽抱负远大,却终难以施展

阮籍虽然答应了司马氏出来做官,但却始终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此,连与司马昭联姻这样在外人看来“攀龙附凤”的大好机会他都选择放弃。一方面,阮籍的内心对司马氏是怀有不满,应聘做官不过是无奈之举。另一方面,或许是他认为司马氏未必能长久把持权柄,与之走得太近将来祸福难测。这种心境使得阮籍的才华不能充分发挥,志向和抱负难以实现,可以想象其心境是苦闷的。他的不拘礼节、放浪形骸或许正是他对当时生活的时代的不满而又无可奈何地发泄。对于他来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每天喝得酩酊大醉既能麻醉自己,获得暂时的精神上的解脱,又能搪塞当权者,保护自己。试想,处于这种境遇和心态下的阮籍又能有多大作为呢?对于这一点,有着极深城府的司马昭似乎已经看透了,因此他既仰慕阮籍之名,聘其为官,又对其不加重用,还总能够宽容地对待阮籍。

司马炎

然而,酒醉终究有醒来的一刻,终究还要面对现实。史书中记载阮籍经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也只能以这种方式排解心中的苦闷。

经过以上分析,通过探寻阮籍的心境,此时我们可以回答那句被争论了几千年的那句: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了。这一句在史书中写在“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之后。可见阮籍恸哭的是自己有才华却难以发挥,对世事不满却又无力改变现状,这是他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的倾诉。阮籍的悲苦,并非为曹氏宗族的失势和曹魏政权的覆灭,他是为他自己而哭,为他生活的时代而哭。

阮籍

阮籍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一定认为:刘邦和项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项羽推翻了残暴的秦朝,刘邦结束了汉末乱世,使天下重归一统,文人才子得以一展自己的才华。阮籍认为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缺少项羽和刘邦这样的英雄,刘禅、孙权、诸葛恪、曹爽、邓艾、姜维、钟会、司马昭这些人都称不上英雄,因为他们都无力结束乱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阮籍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中的竖子所指代的既非刘邦,又非项羽,也非特指他所生活时代中的某一个成名之人,而是表达了对当时的时代中没有英雄结束乱世的悲叹和无奈。

0 阅读:83

历史文化纵览

简介:品读历史人物,弘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