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不可一世的大英雄,为何最终会沦为一个loser?

出口未成章 2019-10-09 18:49:40

2221年前的乌江畔发生了一个悲剧,项羽在垓下之战之后兵败至此,他拒绝了乌江亭长的搭救,选择用拔剑自刎的方式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

想当初项羽是何等的不可一世,他有过破釜沉舟的决心,也品味过分封十八路诸侯的权利,并且带领楚军一路杀进咸阳。

那么,这位被后世评为“千古无二”的大英雄,为何最终会沦为一个loser呢?据我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不听范增的劝谏,鸿门宴上放走刘邦

项羽在鸿门请刘邦吃饭,本来是兴师问罪的,因为在此之前刘邦先一步进入咸阳,且有曹无伤告密说刘邦想自立为关中王。而项羽的亚父范增也看破了刘邦的野心,因为刘邦进入关中之后一改贪财好色的恶习,于是范增极力劝谏项羽尽早除掉刘邦。

其实项羽对刘邦动过杀心,他曾放话要挥师围攻刘邦,但是经过项伯一番说和,项羽的态度发生了动摇。后来刘邦前来赴宴,项羽首先将出卖了告密的曹无伤,接着又对范增的暗示视而不见,后来面对樊哙的质问竟自觉理亏。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项羽性格上的缺陷,而他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鸿门宴之时,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只有区区10万兵马,如果项羽能听从范增的建议,那么秦朝之后的历史都将被改写。然而当时目光短浅且自负的项羽,根本无法预见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刘邦刀俎之上的鱼肉。

二、徒逞匹夫之勇,坑降卒杀义帝失人心

项羽,论个人能力他可以以一敌百,论指挥作战他可以以少胜多,是一位难得的将帅之才,不过在他骁勇善战的闪光点背后,也只是一个逞匹夫之勇的俗人而已。

想当初项羽的麾下也不乏能人,除了谋士范增,还有陈平和韩信。结果呢?陈平和韩信因为得不到重用纷纷投奔刘邦,后来刘邦利用陈平提供的计谋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韩信则在垓下之战将项羽逼上死路。而一心辅佐项羽的范增,只能捧着一颗被伤得支离破碎的心被迫告老还乡,最终病死在归乡的途中。

有勇无谋的项羽虽然曾经放过了刘邦,但是内心却是一个十分残暴的人。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将已经投降的20万秦军全部坑杀;进入咸阳之后,项羽又在城里大开杀戒,还杀了秦王子婴;而最令天下人寒心的是项羽派人诛杀楚义帝熊心,此举也让刘邦找到讨伐项羽的借口,从而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

三、轻信鸿沟之盟,敲响失败的丧钟

楚汉之争爆发后,项羽亲率3万精兵在彭城大败刘邦,随后两军在荥阳、成皋僵持了两年多。这种持久战对于楚军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在粮草不济的情况下项羽以送还刘邦家眷为条件,和刘邦达成了鸿沟之盟。盟约规定,楚汉以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归汉。

楚汉和解之后,项羽就天真地退兵了,本来刘邦也是打算退兵的,但是在张良和陈平的建议下,他单方面撕毁盟约发兵突袭楚军。此时的局面和鸿门宴时截然相反,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变成了7:1,而且刘邦麾下谋士猛将如云,而项羽的身边早已没有了范增。

垓下之战汉军将楚军打得落花流水,项羽带人突围后身边只剩28骑,后来项羽在汉军的追杀之下来到乌江。本来项羽是有机会返回江东的,但是他却拒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在与汉军一番恶斗之后选择了自刎。

总结:项羽的灭亡完全是自掘坟墓

时势让项羽成为西楚霸王,但是他的自负却将自己一步步推向深渊,他宁愿在乌江自刎,也不能回到江东苟且偷生。就这样西楚霸王项羽的生命终结在30岁这一年,然而他至死都没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败得一塌涂地。

项羽在临死之前还这样感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

项羽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太自负了,不可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而是首先把一切归咎于天意。

我是出口未成章,一位90后的历史爱好者,原创不易,希望您能喜欢我的文章,谢谢!

1 阅读:17

出口未成章

简介:其实,历史并不是枯燥的, 它也可以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