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Redmi Note 12 Turbo的价格一公布,线上线下都炸开了锅,尤其是看到哈利波特定制版和16GB + 1TB的白菜价,不少评论直呼“这价格别说塑料后盖,就是不给后盖都香!”
发布会上卢伟冰一句“你要战,那便战”,是这场battle的缩影:
Redmi K40、K50曾是在中端机杀疯的存在,前两年,两千元价位几乎没有其它友商能打得过,偶尔只是小打小闹,只看那雷总早已儒雅随和撤离前线,卢伟冰在江湖平静之时闭关一段,甚至被造谣“因表现不好离职了”。
到了2023年,绿厂俩儿子先后抛来战书,卢伟冰终于开始活跃,曾经的卢本伟又回来了,Note 12 Turbo发布会他重回状态,直言依然欢迎竞争,因为这有利于消费者——上一次金句频出那会儿,对手还是荣耀。
这些年打性价比战的对手,从乐视,到魅蓝,到vivo iQOO,到荣耀,如今是绿厂两兄弟来了……
这对手换了一轮接一轮,“红米不再性价比,不如XX”的通稿一茬接一茬,可那性价比标杆Redmi似乎一直在原地没变。
Redmi本来就是极致性价比的“代言人”,绿厂两兄弟拿出更有性价比的产品与之一战,这时Redmi再出的牌,一定是张绝杀牌。
终于,当Note 12 Turbo到手之后,我理解了卢伟冰的信心何在。
开箱:高端黑盒下放Note,充电头换新装在近年来小米/Redmi全系手机里,从包装盒往往能窥见市场定位:
黑色包装盒是中高端旗舰专属,Redmi的数字、Note系和小米Civi系列往往没这个待遇,只给白底盒子。
这次的Note 12 Turbo定位是比Pro更高人一等的,于是就换了个黑盒,但字样没有任何凹凸处理。
侧面贴纸印着具体的产品信息,虽然机身没有任何认证logo,但在盒子上我们可以看到“Dolby Vision·Atmos”的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Hi-Res Audio (Wireless)双金标认证标志。
上下抽拉开盒,往往在千元机盒子中用的纸托等细节则又告诉你,它只是台Note。
出厂已经贴了软膜的手机、电源适配器、USB Type-C数据线、手机保护壳、取卡插针、含三包凭证的说明书。
最大输出功率67W的充电头,老朋友MDY-12-EF型号没变,换了新装。
6A的USB Type-A to Type-C数据线依然是略粗一点点的那根,双头内侧橙色设计代表快充。
卡针是千元机的模样。软质清水保护壳内侧有细凸点处理,戴上后略高出屏幕和后侧摄像头,开孔准确。出厂已经贴好了软膜。
外观:Note从未如此轻薄精致,虽素但雅我对上一代Note 11T Pro系列的外观设计评价是:比K50好看,但,也仅此而已。
毕竟,带T或Turbo后缀的“性能小金刚”重点从来就不在外观设计,另有“体验小金刚”可选,我个人也倾向在这个价位更“实用主义”一些。
开头网友那句“这性价比,就是不给后盖都香”的调侃,很符合在到手前我的心情:根本没对设计抱什么期待。
但当拿到手之后,虽然打那些以颜值著称的同价位千元线下机略有差距,和小米13这种旗舰机还差一些吧,但这绝对是Redmi迄今为止最好看、手感最好的Note了:轻、薄、精致。
正面还没开机亮屏,就能感到一丝高级感——去掉塑料支架缓冲层,让屏幕和边框齐平,让Note这种千元机都有不小的精致感提升。
点亮屏幕,超窄边框和小下巴带来的冲击力,是即使在如今手机正面同质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都能让用户一见倾心的巨大加分项。
我身边就有朋友因为小米13正面优秀的边框控制而入手13的,Note 12 Turbo也是同理,小米是真的尝到甜头了。
如果只看Note 12 Turbo还没有具体概念,那就鞭尸对比一下有塑料支架的K50。别忘了,前代Note 11T Pro因为LCD屏幕的原因只会更严重。
侧面中框,轻薄的机身设计基础上,“潮流小立边”的“硌手感”小了很多,边缘有倒角处理,配合正面的无屏幕支架,曾经我对直角中框的深深恶意此刻荡然无存,第一次如此喜欢一部直角中框的全面屏大屏手机。
高情商说是聚碳酸酯材质,磨砂质感让日后磕碰没那么明显,不沾指纹。
右侧按键和整机风格相同,表面都被“削平”了。凸出式指纹识别与电源键集成在一起,连在一起的音量加减键则更凸出一些,手感紧致不松垮。
顶部分别是极为先进的3.5 mm耳机接口、3个圆形顶部扬声器开孔、顶部麦克风、红外遥控开孔。
底部有防水处理的双面双SIM卡槽、麦克风、USB Type-C接口、5个底部扬声器开孔。
翻到背面,Note 12 Turbo的星海蓝相比11T Pro的时光蓝沉稳内敛了不少,也不像冰羽白有明显纹路。不说有多么独特,但十分耐看。边缘有弧度处理。
Note 10 Pro、11T Pro到12 Turbo的热销,也侧面说明在这个价位搞易碎的玻璃后盖并不划算,今天的成熟工艺让塑料后盖能兼顾颜值和重量控制。左下角Redmi logo仅仅做了反光,同时跟了5G的后缀。
左上角后摄模组去除了“台阶”,取而代之的是一圈如“Turbo”名字一般的涡轮增压纹,光线作用下呈现出冰晶一般的感觉。
两个“大眼”一个“小嘴”,“脸颊”对称放置了闪光灯和“64MP CAMERA”字样。
181g的整机重量、7.9mm的厚度,告别了“性能小金刚”以往实用主义那种“憨厚朴实”感,要知道前代11T Pro是200g、8.9mm,这变化不可谓不大,而以轻薄好手感著称的Civi 2,也就仅比它轻了10g、薄了0.7mm而已。
屏幕:“次次旗舰”级12bit 1080p护眼屏,终于OLED在以往,屏幕也是“性能小金刚”和“体验小金刚”的一大区别点:虽然OLED更轻薄、显示效果更好,但LCD教一直瞧不上此前OLED多用的低频PWM调光认为“瞎眼”,前代Note 11T Pro系列几乎是1500元以上LCD机型的唯一解了。
但随着国产屏幕厂商不断发力,让高频PWM逐渐普及开来,LCD的优势又少了不少——Note 12 Turbo便采用了一块来自天马的6.67英寸高素质OLED,相比前代的LCD屏幕,观感通透很多。
回归了更为常规的20:9屏幕比例,分辨率为1080 x 2400,ppi达到了394,天马的Windmill风车排列。
实测手动最高亮度493.08 nits,自动激发亮度最高700.70 nits,HDR激发亮度最高916.98 nits,相比前代提升不小,Note 12 Turbo作为两千元价位产品,甚至好过一些中高端机型。
支持杜比视界DolbyVision、HDR10、HDR10+、HLG,支持广色域,四种色彩模式(生动、鲜艳、标准、高级模式支持自定义),有做色彩管理,不再支持真彩显示,这功能我确实是没怎么开过。
这款12bit屏幕默认生动模式下ΔE平均0.41,这色准和小米13也差不多,达到了99.2%的sRGB色域覆盖;鲜艳模式下达到了99.8%的DCI-P3覆盖,色域容积也达到了156.8%的sRGB和111.1%的DCI-P3。
最高120Hz刷新率,可自定义60Hz/120Hz,支持自定义高刷应用,软件能读出90Hz档。最高240Hz触控采样率。
由于OLED的加持,“性能小金刚”迎来了诸多OLED功能特性:息屏显示、通知光效,深色模式也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可惜息屏显示仅支持点击后亮起10秒,不支持常亮。
护眼同样也是这次的重点,1920Hz的高频PWM调光更加护眼,基础的护眼模式更不用多说。实测在57%亮度左右是分界线,以上是DC调光,以下则是高频PWM。
在这个价位也算是数一数二了,硬挑毛病就是1080p,但在这个价位……1080p也很正常啊!
性能:什么骁龙7+ Gen2?明明是小骁龙8+!正如三星代工的第一代骁龙8不够给力一样,他弟弟第一代骁龙7也是拉了。
高通被联发科步步紧逼,手机厂商也是怨声载道,卢伟冰曾经在发布会上对高通的鞭策大家应该还历历在目。
在Note 12 Turbo发布会上,“联发科荣誉产品经理”卢伟冰也给大家讲了后续的故事:高通找来Redmi,一起定义了这次的骁龙7+ Gen2。
发布前我就觉得这颗SoC是有点东西的:你说它不是骁龙7+,也不是骁龙7 Gen2,而是直接垮了一代半来到骁龙7+ Gen2,虽然上一次的“大跃进”是从865到888,但有了前车之鉴,高通没有足够大的把握也不会这么叫它。
具体表现在这次的7+ Gen2就是个小骁龙8+:都是相同的台积电4nm制程、1+3+4架构、ISP架构、GPU架构。
不过,大家应该知道8+之前还有个降频版,往往用在今年三千元价位的机型上,这个7+ Gen2和它又有什么区别?
CPU部分,降频版8+的1颗超大核最高3.0 GHz、3颗大核2.5 GHz、4颗小核1.8 GHz;而7+ Gen2只有超大核又刀到了2.92 GHz,日常使用几乎没有区别,跑分则略低一点点。
Geekbench 5跑分单核1217,多核3974;Geekbench 6单核1644,多核4371。
GPU则确实有差距了,Adreno 725的GPU频率580 MHz,而骁龙8+的Adreno 730则是900MHz。
这差距也就在GPU部分的跑分中有所体现——在3DMark Wild Life Extreme得分1956,相比8+低了800分左右。
GFXBench跑分成绩如下。
60Hz + 飞行模式+最低亮度,普通模式下空载功耗平均约0.6W,性能模式CPU烤机功耗平均约6W,GPU烤机平均约3.77W,满载约9.8W。
内存可选8GB / 12GB / 16GB LPDDR5,这次彻底淘汰了6GB规格,而且不仅给了12GB,还给了16GB这种壕无人性的版本。支持3/5/7 GB内存扩展。
闪存则有256GB / 512GB / 1TB UFS3.1,虽然旗舰机上都已经逐步普及UFS 4.0了,但两千元这个价位用3.1完全没问题。
AndroBench闪存顺序读取最高达2003.18 MB/s,顺序写入最高达1471.42 MB/s,随机读取最高达362.61 MB/s,随机写入最高达397.95 MB/s。
RaptorMark测试中,闪存顺序读取速度最高达2339 MB/s,顺序写入最高达1938 MB/s,随机读取最高达785 MB/s,随机写入最高达222 MB/s。
支持闲时强力加速,开启后系统会在手机闲时进行碎片整理。
最后综合一个安兔兔跑分,981291,比前代高了15万分左右。
落实到实际体验中去,曾经的“跑分软件”原神,已经成为了这台两千元价位手机都能全高跑接近满帧的“普通游戏”。
正如发布会所说的三不降,默认直接720p分辨率。波动相比8+要稍微大一点点,但依然比前代平均48fps好很多,半小时平均58.84fps,比天玑9000+机型更稳。
换到王者荣耀,23分钟极高帧率+超高分辨率+高清画质,平均119.65fps,同样稳过天玑9000+。
在游戏、跑分等“高端局”面前,发热来到了温热水平,手能感觉到一定发热,但离烫手差得远——似乎这两年台积电代工的SoC都不用太担心这个。
影像:性能小金刚都OIS光学防抖,一点点超预期说实话,我真没对它的影像抱多大预期,尤其是还有“体验小金刚”在这放着呢。
但不知道是骁龙7+ Gen2这ISP管事,还是Redmi对骁龙的影像调教更有经验,这块是超出我预期了一点点——当然是相较于此前的大多机型和友商的一些机型来说。
OV64B的主摄,第一次在性能小金刚上有了OIS光学防抖。我们把它和同样1/2大小底IMX582的K50进行对比。
日间第一组,Note 12 Turbo对比度要稍低些,但暗部细节还原的更好,天空也更通透,有更多细节;K50则有点饱和度战士,看你更喜欢哪种风格,但涂抹了更多细节,楼房顶上的栏杆也发虚了。
虽然没有长焦,但得益于6400万像素主摄上的In-Sensor-Zoom,实现了2x变焦无损。同样是5x,对比同样没有长焦的K50就明显很多——高光压制更好,细节更不用说。
来到夜晚,除了Note 12 Turbo(第一张)、K50(第二张),我们再来看看和小米13这个旗舰标准版差距在哪里(第三张)。
第一组光线较为复杂的路口,Note 12 Turbo将大部分高光都压制在了不错的水平,不少灯箱的字都能辨认出来,眩光也没有出现,略逊色小米13一筹。K50碰到灯光直射,多看一眼就会爆炸,树叶变成了纸片。
试试长焦,又让K50尴尬了,依然是很好的高光压制,细节相较于小米13略逊一些。
800万像素IMX355超广角再次拉大三部手机的差距了,这种极限夜景下用超广角的话,建议上手动夜景模式。
至于200万像素GC02M1微距……属实有点凑数嫌疑,希望下一代实在不行就不要了,或者换成12S上那颗500万超级微距多好。
前置是1600万像素的S5K3P9。
在相机功能方面,多少还是保持了“等级森严”。
视频后置最高4K@30fps,此模式下单视频最长8分钟限制。但好在前置终于支持1080p@60fps了。前后置视频录制均不支持HDR。
夜景模式前后置均不支持视频录制。
慢动作虽然最高支持1080p@240fps,但720p下也只支持到240fps。
专业模式不支持RAW和LOG格式。
模式几乎少了一行,除了常规的人像、夜景、文档模式,剩下了:64MP超清、短视频、全景、VLOG、慢动作、延时摄影、AI水印、长曝光。
但……对于性能小金刚的Note,我们似乎也不奢求什么过多的影像功能,更好的基本影像表现似乎更重要。更何况,这次也把Note 12 Pro的胶片水印等功能进行了下放。
快充续航:看来大家还是喜欢大电池,67W够用之前Note 11T Pro是“系列”,分为Pro和Pro+,区别在一个是5080mAh电池+ 67W闪充,一个是4400mAh电池+ 120W秒充,这次没有了“+”这个版本,看来市场反馈说明了大家更喜欢大电池带来的安全感一些——我也一样。
实测充电最大功率约61.2W,从1%充电到100%约49分钟。
全程50%亮度50%音量单卡开启5G连接Wi-Fi下,1小时40分钟游戏(原神、王者荣耀全高)+ 1小时20分钟长视频(哔哩哔哩)+ 1小时信息流(30分钟知乎、30分钟头条小红书微博)+ 30分钟导航+ 20分钟短视频(抖音)+ 10分钟电话通话+ 15分钟视频录制+ 5分钟拍照+ 30分钟音乐外放+ 10分钟微信聊天朋友圈+ 15分钟微信语音+ 20分钟微信视频,总用时6小时35分,剩余25%电量。
在之后又经过一晚上的待机和断断续续地使用,最终亮屏7小时22分钟到达1%,这个表现还是完全可以“妥妥用一天”的。
系统细节:轻阉割的MIUI 14,除了单频GPS没的挑了系统是基于Android 13的MIUI 14,内置谷歌GMS基础服务,默认关闭。通过了DRM Widevine L1认证。
包括相册、钱包、音乐、视频、日历、计算器在内的系统自带App均支持卸载,系统深度清理支持重复文件压缩。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Note 12 Turbo在几乎大多数的体验上都没有阉割。
Redmi Note的“性能小金刚”,但还是Redmi Note,虽说不像千元机大搞阉割,但偶尔的细节还是少了一点:比如,桌面图标的退出动效就不是完全体,相册的小太阳不会动、信息的尖不会折起来、时钟表针不会大转一下……
侧边凸出式指纹,识别速度秒开,录入有了新的动效,还支持拍两下指纹自定义手势、敲两下机身背后自定义手势功能。
支持双Wi-Fi,支持Wi-Fi 6E,蓝牙5.3。
钱包NFC甚至还支持了几乎没人用的eID,要知道之前是只有旗舰才支持的。
不过,NFC车钥匙目前“排外”,只有比亚迪和腾势,而没有BMW和特斯拉Tesla。
X轴线性振动马达和小米13一样0809,但用起来甚至比小米13调的还好。
立体声双扬声器标准艺能,2023年该不会还有手机没有双扬声器吧?听感相比K50略显单薄,低音弱一点点。
虽然有3.5mm耳机插孔,但本地的FM收音机似乎是不支持了,也不支持SD卡扩展了,有的技术确实要进入历史的坟墓了。
IP53防尘防水,“小金刚”不只是停在嘴上说说的。
可能唯一比较大的槽点就是单频GPS了,要知道这是小米8的卖点,今天没能下放Note属实有点让人不爽,但……又不是不能用!只希望下一代能有吧。
总结:卷!管他是谁家用户都支持!不得不承认,近两年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智能手机市场,都在寒冬中挣扎着。
仅看中国国产品牌,几乎所有品牌的出货量都在下滑,这其中当然有大环境不好的原因,同时,新机也做得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够用——拿一台2020年的5G骁龙865旗舰在今天依然不算过时、不怎么卡顿。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产业链反而“卷”了起来:
上游芯片厂商高通被联发科步步紧逼,赶忙让台积电救场“火龙”,第一代8+和第二代骁龙8挤出不少牙膏,终于让大家松一口气;
国产长江存储带头打破国外巨头垄断,闪存“白菜价”从根源上给存储自由以可能——当然,即使白菜价了,还有厂商在六七千元旗舰的不同存储组合上玩大差价;
而手机厂商这边,OPPO要一改颓势背水一战,甩“百亿补贴”给绿厂系子品牌,矛头直指Redmi……
上一次见这种繁荣景象,大概是2020年了。Redmi也唱了好久的《无敌》是多么寂寞,舞台有新人登场是大好事。
今天,Redmi终于拿出压箱底的Note 12 Turbo,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正如卢伟冰所说,我们作为消费者,都应该欢迎各家卷起来,因为这是我们受益。
我很难想象,如今两千元就可以买到表现十分不错的“小金刚”,尤其它已经可以原神全开跑满三不降了,还有了更高的颜值与很不错的屏幕。
这是一款比较水桶的Note,也是更加性价比的一代性能小金刚,尽管天平向性能倾斜,但不多——外观、影像、快充、续航都是平均线以上,屏幕和性能更是位居前列,虽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但依然是极具性价比的标杆佳作。
虽然16GB + 1TB确实香爆了,但对于大多用户而言,你不把它当硬盘的话真的用不着,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
话说,曾经的高端品牌一加今天却沦落对标红米,另外iQOO哪去了,还不出来打群架……
我晕,一个3.5mm耳机孔都极为先进!这话说得...
这款屏幕太烂,色泽严重不行
什么时候手机换了黑色包装盒就成了高档货,难道小米又重新开创了对手机高不高档的定义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运行内存+内存越大代表着CPU发挥的自身功能越拉跨!
tf卡和固态移动硬盘基本能够替代大容量手机。要是有五千元左右,4t的手机目前倒是可以考虑。闪存和硬盘目前真的白菜价[呲牙笑]
荣耀挺好,华为也挺好,这俩我都不选
是和联社 的那个turbo 嘛
为什么没有无线充电功能
反正感觉没k40s屏幕显示效果好
16g安卓照样杀后台。主要看设置。不会玩就别用安卓。至于1t[呲牙笑]。我从网上买了两个512tf卡,花了不到400[呲牙笑],买了个1t的固态硬盘,不到200。
用了才知道,不怎么样
弱弱的问一句在哪里可以买到
1T存好多东西了,现在微信占用空间越来越大
对比的拍照像片有什么差别?可能是我对图片不敏感吧
没有lcd我准备换苹果se4
垃圾OLED瞎眼屏幕就是一款不成熟的产品,害人眼睛痛流眼泪直接近视好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