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牌连长到手握50万重兵的中央军军头,他是唯一一个,他是谁?

双好的是乐 2024-11-14 22:26:44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汤恩伯的战绩并不怎么样。可就是这么一个并不怎么样的军官却从一个出身低微的杂牌军一路成长为拥有50万重兵的司令。

要说汤恩伯给人的印象,很多人都表示特别复杂,究竟这个男人为何会给人复杂的感觉?难道他真的有很大的争议吗?

有争议的汤恩伯

汤恩伯的争议一直都有,虽说他在抗战时期的表现,让旁人觉得他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不过还有不少人对他有很多非议。

他在年轻的时候在军校得到了时任师长的陈仪的好感,爱才的陈仪对于一口一个“恩师”的汤恩伯大有好感,所以就将学校保送留学。

在1926年,学成归来的汤恩伯在军校工作。本来这一辈子他很可能只在大后方的军校中工作一辈子,但他又好命地遇上了张治中。在1929年开办了军中教育,自己成了该连队的副连长。

说实话,汤恩伯在战场上并没有作战经验,他在围剿中遇到红军压根没本事战胜。而这个时候他不仅一败涂地,还被撤职查办。此时也就是汤恩伯最失意的时候。

不过随后他居然在两个友人的保证下还是成了第89师的师长。在钱大钧的辅助下,终于赢下了一场战役。此时汤恩伯算是名声大振。

后来汤恩伯跟着蒋介石南征北战,他成了一个香饽饽。毕竟蒋介石念旧,汤恩伯与他是老乡,这一点对蒋介石来说很是亲切。所以蒋介石对他不错,在几年的时间里就节节高升,成了蒋介石眼前的大红人。

可就是这样的大红人,却在百姓之中口碑相当差。当汤恩伯已经是师长的时候就开始有实权在手了。他曾经打着蒋介石的旗号在河南征收粮食。

当时在农户的面前,他就是一只“大蝗虫”。只要汤恩伯一来,所有农民都相当紧张,因为他们明白很可能自己一年又白干。

汤恩伯的军事才能不行,政治才能也是难以言说。但他一路爬上来,还是因为深得蒋介石的信任。

这就相当奇怪了,他一没胡琏聪慧,又没何应钦的勇猛,更没有陈诚那般能成为蒋介石的左右手。但是汤恩伯却一直能平步青云。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对领导忠心。

汤恩伯知道在众多将领中自己的作战能力不行,那就另辟蹊径好了。自己对蒋介石的忠心超乎了外人的想象,这一点让汤恩伯占尽先机。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甚至为了讨巧,将自己的恩师给出卖了。

时间来到1948年的夏天,当时因为缺乏人才,汤恩伯又重新被启用。而在这节骨眼上,曾经提拔汤恩伯的陈仪开始找到了以前的学生。

其实当时大陆不少国民党将领起义,就想快人一步给蒋介石一个痛击。当时的陈仪想起兵,但是手头无兵,这才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汤恩伯。

当时陈仪想让自己的外甥去了上海找到汤恩伯开始游说,然后他自己又到上海开始商讨起义的具体事项。

但令陈仪没想到的是:此时的汤恩伯早就把知遇之恩忘得一干二净,只知道自己的前程。他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就对蒋介石举报。结果就在解放的半年前,陈仪被捕,还在解放后被带到台湾杀害!

这个结局很可能汤恩伯已经想到,不过对于陈仪当年的帮忙,远远不及自己对蒋介石表忠心。当时他在反复考量下还是将陈仪给告发了。这事让汤恩伯身败名裂,不少人暗地骂他是欺师灭祖、忘恩负义的小人。

复杂的抗日英雄

要说人品不好,他认栽。但是要说汤恩伯没有骨气,那是万万不行的。在抗战时期当时七七事变后,日军一路南下,想要控制整个华北。

而当时的国民党在北平城西与山西的交界处,主打一个易守难攻。这个地方让蒋介石心生傲气,他就命令汤恩伯在南口与日军周旋,他必须将日军拖住。

汤恩伯带着13军的先头部队来到这里,与日军殊死搏斗。当时汤恩伯的屁股还没坐热就遇上日军。双方的交战相当激烈,汤恩伯手下的兵力开始锐减。

可以说,当时汤恩伯的压力相当大。因为蒋介石的命令是要坚守8天,结果当时的援军无法赶到,汤恩伯要挺半个月。

当时日军突破了张家口,汤恩伯退守到桑乾河与日军对峙。当时的汤恩伯也明白这次他也明白,在生死存亡之际不拼命是不行了。

惨烈的战况让所有人惊叹,毕竟当时的日军装备精良,人数也相当多,结果汤恩伯以接近3万人的伤亡消灭了日军1万5千人。汤恩伯真的拼上了老命,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几乎不睡觉,实在太困了就合衣咪一会儿。

当时汤恩伯抗战铁人的名头就打出来,当时他又在河北漳河阻击日军,成功将日军打垮。说实话,这时他将整个山西省的局势稳定了下来,在抗战初期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但没想到,随后在台儿庄战役里,汤恩伯又一次被打回原形,成了懦夫的代表词。

在1938年的春天,日军开始南下,想攻下台儿庄。当时负责指挥的是李宗仁和白崇禧。手下第2集团军的孙连仲处在崩溃的边缘。

当时第2集团军损失惨重,急需援军。而在前沿负责守住滕县的王铭章血战到底,寸土不让壮烈牺牲。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孙连仲的遗书都写好了,就打算以身殉国。

这个时候李宗仁就下令让汤恩伯带着军队南下支援。可汤恩伯却不太爽快,在电报里有些不情不愿。

在3月30日李宗仁就要求在31日到达台儿庄救援,但原本在附近的汤恩伯却迟迟没有现身。结果孙连仲苦苦支撑,等到兵力即将殆尽的时候汤恩伯才赶来。

可用汤恩伯的话来说,因为当时自己的兵团如果顺势南下,势必会被日军夹击,不要说援助了,恐怕自己都有危险。所以当时他想围歼了在临沂附近日军的援军才从侧面赶了过来。

话虽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当时的情况差点让孙连仲回不来了。结果在台儿庄大捷后,李宗仁就在蒋介石面前告状,指责汤恩伯延误战机、畏首畏尾。

当时也有不少人知道他们之间原本就有矛盾,所以很多人怀疑汤恩伯是故意不去援助的。结果没想到回到南京,蒋介石反手就奖励了几个青天白日勋章,让李宗仁气得牙痒痒。

后来汤恩伯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但是因为他出卖恩师的事,国民党内部都十分排挤他。汤恩伯就此再度落寞了起来。不久之后他就被查出癌症,后来还死在了手术台上。

对于汤恩伯,很多人说他是抗战初期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而更多的百姓表示当年汤恩伯是搜刮民脂民膏的残暴将领。

这孰是孰非,蒋介石的一句话倒是说出了真谛:汤恩伯要是死在了战场上,那他的确是一个英雄。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汤恩伯》2·文汇报-《一个是北伐军老将,一个是蒋介石门生,他们让汤恩伯至死也不知道到底输在哪里》3·人民网-《滕县保卫战汤恩伯是见死不救吗?》4·澎湃网-《抗战名将︱汤恩伯:战功卓著的“中原王”为何声名狼藉》

5·光明网-《汤恩伯坑“爹”救“爹”记》

0 阅读:3

双好的是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