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简称“糖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但许多糖友认为“足部不痛不痒,糖足就与我无关”。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糖尿病足的发生往往是悄无声息的,等到发现问题时,可能已经为时已晚。今天,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新文主任,就为糖尿病友讲一讲糖尿病足的发生过程、危害、早期信号以及如何预防。

一、糖尿病足是如何发生的?

黄新文主任讲道,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密切相关。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
1. 下肢血管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下肢血管狭窄甚至堵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下肢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能导致组织缺血、坏死,甚至发生坏疽。
2. 末梢神经病变
高血糖还会直接损伤神经,尤其是末梢神经。神经损伤会导致足部感觉异常,甚至失去痛觉、温度觉等保护性感觉。这种情况下,足部受伤后患者可能毫无察觉,加上血液循环差,伤口难以愈合,容易感染,最终可能导致溃烂甚至截肢。
3. 病变是逐渐发展的
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很难察觉。许多糖友在确诊糖尿病时,血管和神经可能已经受到损害,但由于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忽视了预防的重要性。等到发现问题时,病情可能已经非常严重。
二、要严防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

黄新文主任提醒糖尿病友,糖尿病足并非只有足部伤口不愈合时才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糖友务必警惕要抓紧治疗:
足部感觉迟钝:对疼痛、温度、触觉不敏感,甚至完全失去感觉。

足部麻木或刺痛:常表现为蚂蚁爬行感或针刺感。
足部皮肤干燥、皲裂:由于神经损伤导致汗腺功能异常,皮肤容易干燥、开裂。
足部颜色变化:足部皮肤发白、发紫或发黑,可能是血液循环不良的表现。
足部变形:如足弓塌陷、趾关节畸形等。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糖友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临床上,85%的糖尿病患者截肢都是由足部小伤引起的,因此早期预防至关重要。
三、专家支招糖尿病足的预防:

黄新文主任支招糖尿病足预防,他告诉大家,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在于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以及控制危险因素。以下是具体的预防措施:
1. 改善微循环
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保持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达标,是改善微循环的基础。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以服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蜂胶等。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2. 保护神经
营养神经:可以口服甲钴胺、B族维生素、硫辛酸等药物,帮助修复受损神经。
定期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足部检查,包括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评估。
3. 日常足部护理
每天检查足部:观察足部是否有伤口、水泡、红肿等问题。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洗后彻底擦干,尤其是脚趾间。
避免赤脚行走:防止足部受伤。
选择合适的鞋袜:穿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过紧或过硬的鞋子。
四、专家提醒:戒酒友防糖足很关键

黄新文主任说,许多糖友认为“喝酒可以活血”,但实际上这是误导,酒精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大,尤其是对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1. 酒精对血糖的影响
导致血糖波动:酒精会抑制肝脏葡萄糖的生成,空腹饮酒容易引发低血糖;而酒精本身是高热量食物,代谢后又会引起血糖升高。这种血糖的剧烈波动对血管和神经都是极大的伤害。
增加糖尿病足风险:研究表明,饮酒的糖尿病患者比不饮酒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足。
2. 酒精对神经的损伤
酒精会直接刺激神经,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
因此,为了预防糖尿病足,糖友应坚决戒酒。
最后,黄主任提醒糖友们要记住:糖尿病足的预防胜于治疗,糖尿病友要时常关注自己的双脚,确保早防早治,远离糖尿病足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