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纨鲁缟——管仲与齐桓公合谋的史上首场贸易战

金是水 2023-10-12 20:22:14

齐纨鲁缟,本义是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出自《谢敕赍纳袈裟启》。这个词语生成的背景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兵不血刃的吞并鲁国,通过经济战使其俯首称臣。换做现在看,使用此方法最多的就是美国对外国实施的各种经济战。

齐桓公和管仲

齐桓公和管仲是历史上有名君臣典范。因为很多人管仲都要杀还未当上国君的公子小白。而公子小白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开启了春秋称霸之路。

齐国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齐国大乱。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第二年年,雍林人杀掉公孙无知,齐国的是公卿大臣开始讨论重立君主的问题。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得到了消息,急匆匆往国内赶,争夺国君之位。管仲为了阻止公子小白,提前半路埋伏,等到公子小白的车队走到埋伏点后,一箭射中公子小白,小白借机假装被射死,等管仲走后,日夜兼程赶回国。公孙纠因慢了一步逃回鲁国。鲁国起兵干涉,却被齐国打败。齐桓公派人去鲁国,对鲁国国君说,齐国国君一心想报仇,要将管仲活着送到齐国亲手杀掉,作为交换条件就是齐国不再攻打鲁国。鲁国因战败交出管仲。管仲被送回齐国后,因其才华,齐桓公立刻任命管仲为齐国国相,并尊称为仲父。所以齐桓公和管仲都对鲁国没有好感。也为齐对鲁的吞并埋下伏笔。

齐国和鲁国

因公孙纠未能当上齐国国君,鲁国伐齐失败,齐国齐桓公在任用管仲为相之后国家实力飞速发展,准备找鲁国报仇,于是在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初出兵讨鲁,然而因鲁国名将曹刿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计,战胜齐国。六月,齐国联合宋国再次进攻鲁国。齐国战败。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所以齐桓公想要灭掉鲁国,发动战争,因其国力不支持。因此问计于管仲。管仲出了一个计谋,兵不血刃,让鲁国臣服。这就是“齐纨鲁缟”典故的背景情况。

贸易战首次出场

当时齐国和鲁国各自都生产丝绸,齐国生产的叫做齐纨,鲁国生产出来的则叫做鲁缟,这两种丝绸在当时都是闻名遐迩的商品,各国贵族们也都喜欢穿。为削弱鲁国实力,管仲给出的办法非常简单:他下令齐国上下把以前用齐纨为面料制作的衣服都收起来,不再穿了,只穿用鲁国布料制作的衣服。如此一道怪异的政令,让不明所以的鲁国看到了巨大商机,鲁国商贾们开始大量收购鲁缟,鲁国百姓也有很多人放弃种粮,积极加入纺织行业中。结果,这一年,鲁国粮食产量锐减。一年后,管仲再出奇招,命令齐国百姓不得再向鲁国购买布料制作衣服,然后又大幅度抬高粮价。鲁国先前许多人囤积的鲁缟布料开始滞销,而国内粮食又陷入短缺的困境,只得拿出大量钱款向齐国高价购粮。经过如此一番折腾,鲁国经济近乎崩溃,从此再也不是齐国的对手。后来管仲的“买鹿制楚”“买狐降代”都是贸易战的经典用法。

以史为鉴:

粮食战争在哪里都是经济战的主力军。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本以为与世界接轨,我们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可是从对美国放开了大豆市场,没有防备的中国豆企被涌入的海量美国大豆击垮,大批企业破产,无数种植大豆的农民失去收入,大豆价格降至冰点。美国四大粮商进入中国市场纵横捭阖,以低廉的价格收获了许多优质粮食企业,完成初步积累,鲸吞难以想象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到了2004年底,中国大豆相关企业经历一场大洗牌后只剩下90多家,其中还有64家是外国控股,完全由中国资本掌控的只有可怜的30家,大豆企业遭遇血洗,几乎全军覆没。

终语:

经济战是无形的战争,我们需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看似华丽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1 阅读:142
评论列表
  • 2023-10-12 23:56

    管仲太牛了

金是水

简介:我要回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