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组诗)——朱翰香

艺术中国文化 2025-02-02 11:43:10

朱绪书,笔名朱翰香,1952年5月出生,山东微山人,毕业于山东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职称副编审。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百家文化网专栏作家。

先后为《微山县志》《微山年鉴》副主编;《微山县军事志》《发展中的微山教育》《微山县民营企业家风采录》主编;《微山县国营工业志》《驩城溯源》《走进微山湖文化丛书》等书编审。

作品散见《作家报》《山东文学》《安徽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名家名作》《延河》《诗选刊》《鸭绿江》《奔流》《诗国》《中国诗歌》《中外诗歌》《外国文学》《时代文学》《三角洲》《中国教工》《中国教师》《北诗歌》《江河文学》《海燕》《辽河》《黄河文学》《湛江文学》《武汉文学》等报刊。作品被《短诗大观》《中国散文诗歌选》《中国当代文学精品大系》《新时代诗词美文博览》《当代中国诗人精品大观》等书收录。2017年7月,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诗作《爱》获一等奖,同时获最佳诗歌奖。2018年6月,北京首届“雅集京华·诗会百家”诗作《危房》获一等奖。2019年4月,诗作《青海湖》获“中国当代精品鉴赏大全”特等奖。

业绩入编《中国当代艺术人物名典》《百年丰碑·中华儿女风采录》《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大辞典》。

岁月(组诗)

文/朱绪书(山东)

一月气聚

·

一月

在这一元复始的日子里

万象更新是你的必然走势

春从柳树梢头开始漫延

·

一月

神清气爽

那些周密的计划

那些绝佳的方案

还有那些美好的蓝图

均得以一一实施

二月水谷

·

早春二月

春风吹拂大地

让蛰伏一个冬天的万物

开始复苏

接踵而至的便是万紫千红

·

情虽初萌

爱已盈袖

以情为水

以爱做骨

春天里,我们将

收获美好的爱情

三月驼云

·

云雨囤积于上

是在构思一首别致的抒情诗

·

你在等待一场质变

你在等待惊雷于无声处

·

终于等来了

春天里的烟雨

·

那一粒鸟鸣

晕开三月里的相思

四月裂帛

·

始终不能忘记

我们曾经的滴滴点点

曾尽情在知识的海洋遨游

也曾携手走过大川名山

忘不了那花前月下

忘不了那海枯石烂

虽然我们没能走到终极

留下人生的遗憾

但心碎了还有情

神伤了还有爱

决不能辜负

这草长莺飞的四月天

五月袷衣

·

在这芳菲五月

是谁为你缝制袷衣

在这浪漫的五月

我们该怎样将爱传递

·

五月是激情燃烧的绽放

五月是浓墨重彩的绚丽

五月是热情奔放的日子

最美人间五月天

·

五月阳光灿烂

五月风和日丽

愿所有美好

都与五月不期而遇

六月莲灿

·

荷叶田田

莲花灿烂

你躺仰于碧波之上

娇柔妩媚脱俗超凡

这一朵红,那一朵白

更显你纯真天然

·

释迦牟尼步步生莲花

你又与佛结缘

时光清浅

静若安澜

你的神圣与不灭

让你芬芳千年万年

七月兰浆

·

七月

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多少学子鲤跳龙门

考上名牌大学

他们欢呼雀跃

他们热烈祝贺

十载寒窗苦读

终于得以解脱

他们如愿以偿

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

·

七月

也留下遗憾多多

不是每个人

在大考面前都能及格

不少人名落孙山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收获

他们辜负了父母的期盼

他们辜负了老师的辛勤劳作

但愿他们不气馁

把自己潜在的能量激活

乘七月的兰浆

越过波澜壮阔的河

八月诗禅

·

八月是诗的季节

八月是自然之声奏响的诗

你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时间已不容你再迟疑

·

虽然已进入秋天

你逃不脱命运的局

八月热浪滚滚滚

你十分渴望来一场雨

·

心静自然凉

人们之所以感到热

那是你的心还没有静下来

那是你还没有参透禅意

九月浮槎

·

九月天高水远

九月云淡风轻

·

我乘浮槎

听见一粒金色的鸟鸣

·

纵然天河海上

也挡不住我们微信相通

·

那不是你吗?

我深爱的蒲公英

·

不忘初心

方能始终

十月女泽

·

十月

是收获的季节

大自然的全部努力

都是为了金秋圆梦时刻

十月

也是秋种的季节

枝头摇落第一颗果子

就开始把种子植播

你所重视的

不仅仅是收获

十一月乘衣归

·

十一月天寒地冻

愿你不忘初心

为了那个庄严的期许

你一定尽早归来

·

十一月大雪纷飞

愿你为了那份爱

用你那颗火热的心

把冰融解

·

十一月数九寒天

愿你为了你的坚持

心怀暖阳

给人留下更多的期待

十二月风雪客

·

一夜风雪

天地万物全都银装素裹

·

腊梅已悄然开放

人们又一次看到那希望的颜色

·

白皑皑中的一点红

让我们把这十二月的寒冷忘却

·

我已感受到春天的体温

请你不要作这最后的离别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