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B车身极限测试,比亚迪海豹完美通过,谁说新能源安全不如燃油车

大咖论汽车 2023-07-29 17:54:05

新能源车想要彻底占据燃油车市场,其中三大问题必须要解决,那就是安全性、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其中首当其冲的要数安全性了。

众所周知,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行业内已经达到了巅峰的水准,但为了更加的提高新能源车的安全性,比亚迪还研发出了一种新的车身结构技术:CTB技术!这项技术是以电池与车身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结合刀片电池独有的形状,衍生出“类蜂窝铝”的结构,是一种技术性的革新。

最近,为了验证CTB技术的可靠性和技术意义,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特意选择了比亚迪海豹作为测试对象,进行双面侧柱碰撞实验,通过对主驾侧柱和副驾后排侧柱进行两次叠加的碰撞,模拟苛刻场景下,整车的被动安全性和电池的可靠性。而在这次TOP Safety的测试过程中,比亚迪海豹两次都挑战成功!

要知道,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不同,除了要考虑整车的结构和乘车人员的安全性外,更要考虑电池的安全性,比在本次TOP Safet的双面侧柱碰挑战中,使用了同一台车比亚迪海豹,先是以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的刚性柱。第一次试验完毕后,随后继续用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

结果却出人意料,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因撞击产生的最大变形量只有183mm,和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成绩相比,采用了CTB技术·的比亚迪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这充分说明了使用了比亚迪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车型,能够更好地提升整车结构强度,确保从前到后每一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性。

那么既然CTB技术这么好,什么是CTB技术呢?

CTB技术的诞生,得利于比亚迪不断的研发投入,和传统车身不同的是,CTB电池车身采用的是一体化结构车身纵梁,不仅缩小了前机舱与乘员舱之间的高度差,还可以有效地发挥材料本身的强度优势,为力量的传递提供了更好的路径。而全平底板的设计,也让海豹的侧向传力结构更稳定、更连贯。

而在车内乘员保护方面,在优秀的CTB结构安全基础和气囊缓冲保护下,前后台的人员保护指标也都达到了满分的标准,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每一位乘员的安全。

在CTB特殊结构的加持下,电池部分在经过两次碰撞后,电池包仅在边框处有轻微的变形,带电部分并无损伤,电池包主体结构基本完好,也没有出现电池包漏液、起火的情况,整体结构非常稳定。并且在检测到碰撞的瞬间,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立马切断高压供电,启动了断电保护策略,反应时间只用了820毫秒内,就将电压迅速下降到安全电压区间内,极大的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

再经过两次高难度的碰撞之后,为了进一步测试电池包的安全性与可靠性,TOP Safety将进行测试的比亚迪海豹的电池包重新装在了另一台新车上,没想到的是,新车启动完全正常,性能和续航能力并没有出现任何衰减,即使在如此苛刻的撞击条件下,比亚迪海豹的电池包依然一切正常。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比亚迪新能源车从电池到车身结构,都已达到了行业内的巅峰水准,才是高品质出行的不二之选!

0 阅读:27
大咖论汽车

大咖论汽车

纸上情意绵绵,笔下相思痴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