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文|雨别
编辑|雨别
《——【·前言·】——》
李景隆是靖难“第一功臣”,曾为朱棣的夺位之战立下赫赫战功,一度名声显赫权倾朝野。
为何他在建立了功业之后,却被自己的恩主朱棣视为威胁,最终死于软禁?
从亲信到主帅
李景隆的崛起出身普通,年轻时因聪慧和能言善辩得到了建文帝的青睐。身为建文帝身边的重要谋士,他不仅深得信任,还频繁参与政务,李景隆简直是建文帝的左膀右臂。
权力并非只有一条路,建文帝推行“削藩”,动了太多的权臣。李景隆在这种局势下看似站在了一个对的时间,站对了一个对的地方。
李景隆不仅是建文帝的得力助手,连重要的军事指挥也都交给了他。但这个“功臣”做的第一件事,却是自己亲自接管南京的防守,和建文帝的对手——燕王朱棣的对决。
靖难之役爆发后,李景隆被任命为主帅,负责对抗朱棣的进攻。李景隆的军事能力远远不及他的政治手腕。
在面对朱棣的压力时,他的决策显得犹豫不决,甚至有时候因胆怯而选择撤退。燕军一路过长江,逼近南京,李景隆的指挥混乱无序,使得南京城的防守迅速崩溃。
经过多次失败后,局势越来越紧张,南京的危机四伏。李景隆又做了一个他自己都没想到的决定——投降。
李景隆的投降
朱棣的燕军很快逼近了南京,这一战如果再不投降,南京城便会血流成河。建文帝朱允炆虽然被认为是仁君,但却显得极为软弱。
他没有决断力,李景隆的选择似乎也没有多少悬念。
就在燕军的刀锋逼近南京的金川门时,李景隆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他与朱橞联手打开了城门,直接迎接了朱棣的军队进入南京。
南京陷落,朱允炆失踪。李景隆因“默相事机之功”立即被朱棣提拔,受封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被加封为太子太师。
信任变怀疑
朱棣的登基彻底改变了李景隆的命运,虽然他在初期因“立下赫赫战功”被宠信,但朱棣开始对他产生疑虑。
他是建文帝时期的重要人物,而建文帝一直被视为朱棣篡位的“正统”皇帝。
永乐二年,周王朱橚揭发李景隆,说他在建文年间收受贿赂。刑部尚书郑赐等人也对李景隆提出弹劾,指责他蓄养亡命之徒,图谋不轨。
这些弹劾虽然没有立即得到朱棣的追究,但无疑让李景隆的政治命运开始走向岔路。
李景隆的亲信,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等人又开始联合揭发他,称他和弟弟李增枝勾结谋反,这一连串的指控让朱棣对李景隆的信任迅速瓦解。
李景隆想要辩解,也已经没有任何空间。自己曾为靖难立下了赫赫战功,应该能够得到宽容和重用,但权力的规则永远没有谁能永远站在顶端。
永乐二年,随着朱棣的警觉日渐加深,李景隆的处境急剧恶化。之前那些关于他贪污受贿、养兵谋反的指控已足够成为他权力衰退的导火线。
朱棣对李景隆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开始采取实际措施来削弱他的权力。
在朝堂上,朱棣宣布剥夺了李景隆的所有勋爵,令他不再上朝。李景隆的职务被削去,连他荣登的“太子太师”的高位也被撤下。
李景隆还未完全反应过来,就在朝廷的大臣们开始纷纷远离他时,另一个打击却如晴天霹雳般降临。
礼部尚书李至刚在上疏中指出,李景隆不仅生活奢侈,家中更是“有如君臣之礼,家人跪拜”,此举无疑是对李景隆名誉的最后致命一击。
有人开始质疑他是否还有忠诚可言,认为他背后的野心与谋略早已突破了君臣关系的底线。
李景隆的野心或许早已埋伏在这座权力之巅,朱棣所担心的不仅仅是李景隆过去的背叛,还有未来可能引发的权力斗争,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将李景隆彻底软禁。
李景隆不仅被剥夺了官职,连同李增枝、妻子、子女,全部被软禁在家。家产被抄没,往日的财富和荣耀不复存在。
李景隆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一生曾为靖难立下赫赫战功,但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值一提。
虽然他曾在宫廷中呼风唤雨,但这一切的权力与尊荣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完全消失殆尽。往日的朋友早已与他保持距离,那些曾经为他摇旗呐喊的大臣,也都纷纷远离,生怕被朱棣连累。
曾经那座金碧辉煌的府邸现在成为了他的囚笼,李景隆没有了权力、没有了支持,身边只剩下几位亲近的家人和仆人。
那些曾经为他摇旗呐喊的文官和武将早已将他遗忘,甚至连曾在靖难时期并肩作战的将领们也渐渐疏远了他。
李景隆曾因无法忍受这种孤立与窘迫长时间绝食,十天后他竟然没有死去。但即便如此,他的精神已经被折磨得几近崩溃。
李景隆曾是权力游戏中的一颗棋子,现在他彻底成为了那颗被弃置的棋子。
李景隆的命运最终走向了无法逆转的深渊。尽管他曾为靖难立下赫赫战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成为了朱棣权力结构中的隐患,成了一个无法信任的存在。
权力这条路步步危险,即使曾经拥有过至高无上的荣耀,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便会迅速被抛弃、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