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周恩来总理前往昆明,去见一位名叫张若名的女子。张若名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专家,她与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是挚友,曾在天津一同投身五四运动,而她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周恩来总理的初恋情人。
张若名于1902年2月出生在河北省的官宦家庭,其家族在当地是名门望族,父亲在清政府中担任要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张若名,从小就对男尊女卑的观念深恶痛绝。14岁时,她考入女师,彼时邓颖超也在此求学。
1919年9月,五四运动结束数月后,青年邓颖超与其他爱国青年在天津创办了觉悟社,成员年龄都在24岁以下。
张若名不顾父亲的劝阻,毅然投身其中,她决心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甚至不惜与家庭决裂。在监狱的经历,让她和周恩来的感情迅速升温。出狱后,尽管二人尚未成为男女朋友,但周围人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之后,二人一同前往法国留学,在留学期间,他们正式确定了恋人关系。在赴巴黎之前,张若名的家人为防止她在外面有损家族声誉,企图强行将她绑回家中逼婚。
在巴黎,他们一起接触共产主义,并公开了恋情。然而,当时革命工作形势严峻,他们将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无暇顾及儿女情长。张若名负责联络工作,革命工作的危险性极高,这使得二人相聚的时间寥寥无几,大多时候只能通过信件交流,但他们的感情却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日益深厚。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张若名的人生轨迹。
1924年,列宁逝世,法国准备举行悼念活动,但为避免刺激法国局势,发出通知禁止其他国家人员参加。当时张若名认为不应在此时与对方冲突,但里昂组织执意派她作为代表参加,并安排她在会上发言。这次发言致使她身陷囹圄,虽经组织努力保释,但她的身份彻底暴露,从此被警察严密监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时周恩来已回国执行任务,在工作停滞不久后,张若名产生了退出革命组织的想法。
作为组织的核心成员,她的这一决定引起了巨大轰动。周恩来多次写信劝她慎重考虑,但身心疲惫的张若名深知,二人的感情已难以为继。
周恩来是一位有着坚定理想和抱负的青年。在天津南开大学时,他成绩优异、品行端正,深受学校创办人严修的赏识。
严修看中周恩来的人品和才学,想将女儿许配给他,并托人提亲。在结婚前,他们五年未曾见面,仅靠书信维系感情。即便如此,他们因有着共同的目标,最终步入了婚姻殿堂。婚后,二人各司其职,由于革命工作繁忙,他们相见甚少。
就连毛主席都两次感慨:“可苦了恩来呀,你(邓颖超)这个后勤部长没当好,这么久,你连到前委慰问(恩来)也没有啊!”
值得一提的是,1918年,在周恩来坚定信奉民主主义前后,他曾有过一段时间秉持不婚主义,这在他的旅日日记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经济拮据是一方面原因,或许更重要的是尚未遇到真正心仪之人。邓颖超亦是如此,青年时期的她亲眼目睹封建主义对广大妇女的残酷压迫。
她曾感叹:“在那个时候,我对婚姻抱着一种悲观厌恶的想法。在那个年代,一个妇女一旦结婚,一生似乎就走到了尽头。所以我上学的时候,在路上看到结婚的花轿,就会觉得这个妇女完了,当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结婚的问题。”
但命运的奇妙安排让二人相遇。
1919年,在领导天津五四运动期间,周恩来和邓颖超相识。一年后,周恩来到欧洲求学,一直给邓颖超写信,二人在频繁的书信往来中,自然而然地确定了恋爱关系,找到了那个可以陪伴终生的人。
他们的爱情超越了世俗的观念,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之上,在革命的岁月里,相互扶持,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一生,成为了历史上一段令人敬仰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