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资金大挪移!社保险资重仓布局A股新风口来了

郭一鸣 2025-04-12 20:40:31

2024年财报季揭幕之际,一场资本变局正在上演:手握万亿资金的社保基金罕见密集现身19家科创板公司,险资代表鸿鹄基金则斥资百亿重仓数字经济基石企业。这不仅是简单的仓位调整,更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深层逻辑——当“科技自立”上升为国家战略,当“耐心资本”取代短期套利成为主流,一场围绕“安全边际”与“成长张力”的价值重估已然启动。

一、社保基金:科创板布局凸显科技偏好

财报季,社保基金持股动向曝光!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社保基金最新出现在19只科创板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量1.16亿股,期末持股市值合计41.58亿元。持股变动显示,新进3只,增持3只,减持8只,5只股持股量保持不变。

从所属行业来看,社保基金持股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行业,分别有6只、5只、2只个股上榜。市场表现方面,获社保基金持有的科创板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8.26%。

近年来,社保基金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其投资动向备受市场关注。特别是在科创板这一新兴板块中,社保基金的布局逐渐显现出其对高科技企业成长潜力的认可。

二、鸿鹄基金:构建兼顾收益与风险的投资组合

无独有偶,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保险资金的加仓动态也浮出水面。根据财联社报道,备受关注的首批险资长期投资试点,鸿鹄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新进中国电信,期末持仓市值达到了55亿元。此外,鸿鹄基金还在去年三季度新进伊利股份和陕西煤业,期末持仓市值分别为34.7亿元和19.3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鸿鹄基金的新动向中,出现在了中国电信前十大股东之中。从加仓中国电信的举动看,可能是做的新的平衡组合风险的重要配置。一方面,中国电信未来三年分红比例不低于75%,为险资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另一方面,中国电信还深度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对比伊利股份和陕西煤业,不仅有传统业务还有科技赋能。

三、机构投资新趋势

通过以上社保基金以及保险资金等机构的新举动,大家会发现机构新的投资组合趋势:

1、政策导向精准布局:社保基金聚焦电子、半导体等科技创新领域,契合科技自主与产业升级战略;鸿鹄基金选择中国电信,看重其在 “东数西算” 的布局,符合数字经济导向。二者均围绕政策方向,挖掘投资机遇。

2、深耕长期价值投资:社保基金构建“高分红 + 高成长”组合,借助科创板企业提升收益。鸿鹄基金采OCI(其他综合收益)权益法,锁定高分红标的,匹配险资长周期需求,二者都秉持长期投资理念,追求稳健增值。

3、平衡风险与收益:社保基金组合配置高成长科创板企业与传统行业科技改造项目,对冲风险。鸿鹄基金以高股息蓝筹为核心,搭配科技赋能标的,兼顾现金流与增长潜力,有效平衡了风险与收益。

4、锚定行业发展趋势:两机构均关注政策支持行业,前者着眼于硬科技领域的国产替代,后者布局数字经济与能源转型,通过把握行业发展脉络,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

这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以往印象中更倾向于传统产业以及稳定盈利的国家队以及险资,在政策的导向下,在国内科技企业持续发展以及科技重估的趋势下,逐步开始加强对科技成长的配置,同时也逐步追求风格均衡的配置。这是在当前宏观背景下,机构投资重要的变化,值得重视。

四、市场投资新变化

在此之下,市场投资的趋势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

1、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优化市场结构。比如两类资金均属于国家推动的“耐心资本”,社保基金和险资试点规模合计超1600亿元,为市场提供增量资金并增强稳定性。这反映了监管层引导资金从短期投机转向长期价值投资的意图。

2、投资逻辑从“单一维度”向“多元平衡”演进。传统与新兴的结合:社保基金重仓的科创板企业既有科技属性,也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险资选择的中国电信兼具传统通信业务与数字经济新动能。

3、分红与成长的并重。机构不再单纯追求高股息或高增长,而是通过组合配置实现收益来源的多元化。

4、行业集中度反映国家战略优先级。电子、半导体、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重仓,凸显机构对“卡脖子”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的信心,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主线一致。

五、对投资者的启示

这种重要的变化以及可能的新的投资趋势,对于投资者有何启示?又将带来哪些投资参考呢?

首先,关注政策支持的“双主线”。科技创新: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尤其是进入业绩兑现期的科创板龙头;传统行业转型:如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国企改革与科技赋能(如中国电信的“东数西算”参与);

其次、构建“哑铃型”投资组合。一端配置高股息资产:如险资偏好的电信、能源等蓝筹,提供稳定现金流(参考中国电信分红承诺);一端布局高成长赛道:如社保重仓的科创板科技股,捕捉超额收益;

此外,跟踪机构持仓动向,但需动态评估。社保与险资的持仓变动可作为行业景气度风向标,但需结合企业基本面(如业绩增速、技术壁垒)进一步筛选。同时,注意机构调仓节奏:例如社保对部分科创板个股减持,可能反映阶段性估值压力;

总之,社保基金与鸿鹄基金的投资动向,本质上是长期资金在“安全边际”与“成长空间”之间的再平衡。对投资者而言,既要关注科技创新的爆发力,也需重视传统行业的转型红利,通过多元配置降低风险,同时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布局长期价值。

1 阅读:246
郭一鸣

郭一鸣

财经评论员 广播电视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