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对于国内大型商超来说,似乎是渡劫之年。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公告显示:2023年中国超市Top10企业销售规模8680亿元,同比下降7.3%,门店总数2.38万个,同比下降16.2%。
除了沃尔玛超市外,永辉、大润发、华润万家等知名超市,都因销售额急剧下滑,纷纷关闭门店。
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另一舶来商超奥乐齐却逆流而上: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3.3%,门店数量同比增加56.3%。
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奥乐齐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年,在《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中,奥乐齐的创始人阿尔布莱希特以256亿美元资产位居第三。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其已经多次蝉联德国首富。
毋庸置疑,阿尔布莱希特有如此身家,完全都得仰仗着奥乐齐的业绩。
奥乐齐的前身创建于1913年,是阿尔布雷希特家族在德国埃森市创建的一个食品零售店。
1948年,阿尔布雷希特兄弟退伍后,从母亲手里接管该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组。
几年后,有了成熟经验的两兄弟准备连锁经营,取名阿尔迪集团(ALDI即奥乐齐)。
彼时,整个欧洲刚从战争中走出来,整体经济低迷,阿尔布雷希特兄弟决定采取“低价”战略,将服务对象定位于底层民众,而分店地址,多选择在市中心居民区或小城镇。
虽然定位“低价”,可兄弟俩却在质量上严格把关,以保证品质。
不过,鱼和熊掌要想兼得并不现实。严控品质便意味着需要高成本投入,和低廉的销售价明显产生了冲突。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奥乐齐首先把矛头对准了内部。
除了压缩股东分红外,对每个店面都严格要求节俭。
如分店面积一律控制在500---800平,最大不超过1500平,以节约房租。
装修不仅要简朴大方,还要以实用为主。
至于员工,每个分店不超过5人,从进货理货到收银,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
不仅如此,就算是店内商品数量(SKU),也被严格控制在600---800种之间,这样从采购存储到销售管理,运营费用也大大降低。
对自己“抠门儿”加价位低廉,使得奥乐齐备受普通德国老百姓欢迎,甚至被誉为是德国的“穷人店”。
相对于个性张扬的沃尔玛、家乐福,奥乐齐还异常低调。
本着节约的原则,奥乐齐几乎从不做市场调查和对外公关,广告投入只占盈利的0.3%,主张低风险扩张。
然而,也正是依靠低价策略,奥乐齐一路高歌猛进,迅速占领德国零售市场。
据统计,德国居民75%都会优先选择在奥乐齐购物,其中25%是固定客户。
从此,奥乐齐的“霸主”地位不可撼动,就连零售巨头沃尔玛也只能败下阵来,于2006年无奈撤出德国。
占领德国市场后,奥乐齐加快了向国外迅速扩张的步伐。
如今的奥乐齐全球连锁店开到了18个国家,拥有13475家门店。
2017年,奥乐齐通过天猫国际旗舰店试水中国市场,2年后在上海开出2家试点店。
然而,到了上海的奥乐齐,虽然依然定位“低价”,却一改往日简朴风格,全力打造出高大上的形象,似乎要摆脱“穷鬼”的标签。
无论从店面形象,还是广告投入,都提高了格调,意欲将中产也纳入服务对象行列。
他们特意邀请“雪姨”王琳做品牌代言人,只因在人们的印象中,王琳是典型的上海贵妇形象。
步入地铁站,随处可以看到雪姨的巨幅表情包,头像的周围布满了奥乐齐简短而诙谐的广告语。
不仅如此,奥乐齐甚至把预示价位的大白菜,也搬到了地铁站,就是要怼着路人的脸,告诉他们:奥乐齐,白菜价。
进入奥乐齐超市内部,价格的确很接地气,真的是白菜价。
如9.9元的洗发水、52度500ml的白酒,3.9元8片的卫生巾,折合0.74元一瓶的矿泉水,8.5元的950ml的鲜牛奶等等,均打破了其他商超的低价底线。
而且奥乐齐从不做搭售、批量销售等促销活动,只专注于精致小包装而不加价,避免顾客因为多余存储,导致食物过期或腐坏造成的浪费。
如此亲民的价格和贴心的呵护,使奥乐齐成为沪漂打工人的首选,甚至不少奥乐齐的常客们,还总结出了一套省钱攻略。
每天下班早一点的打工者,会早早蹲守在超市生鲜区、烘焙区或即食食品区。
只等6:30一到,工作人员刚一贴上打折标签,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早就瞄好的目标商品,装进购物车推走。
随着超市下班时间的临近,折扣会越来越低,下班稍晚的沪漂一族,顺道拐个弯,往往也不会空手而归。
经常在奥乐齐消费的人们,越发相信和依赖奥乐齐。如此双向奔赴,固定客户必然越来越多,很快形成了良性循环。
问题是,上海的开店成本如此高昂,而奥乐齐的商品又如此低廉,难道它在赔本赚吆喝吗?
尽管在上海换了一套打法,但奥乐齐的“低价”战略,早已是他们的舒适区,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上海的奥乐齐面积一般在1500平以下,SKU在2000以下,同类物品不重复,挑选客户最需要的重中之重来准备。
早在入驻上海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在周围物色本土产品,一旦确定下来,往往作为自有品牌,直接打通销售渠道,免去了中间环节,也就降低了商品溢价和渠道成本。
而且随着这一单品需求量增大,周转速度加快,进货价格又可以更低,这样硬生生地挤出了足够的盈利空间。
目前,奥乐齐的自有品牌高达70%左右,虽然距离他们的目标90%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否是赔钱赚吆喝,已经一目了然。
除了接轨本地产品作为自有品牌,奥乐齐还自主研发了几个自有品牌,整个过程相当严谨。
如港式冻柠茶推出前,足足用了3个月的配方调整周期,只为更加贴合多数本地人的口味。
产品推出后,奥乐齐还主动增加了内部检测频次,来确保品质安全。
其实,奥乐齐在德国本土时,就在全球寻找高品质生产商,进行贴牌生产。
它们销售的洗发水、沐浴乳、洗洁精都来自某一国际大牌,因此在客户当中口碑很不错。
大型商超中实力比较强的山姆,自有品牌接近30%,沃尔玛的自有品牌也接近25%,但这几个大商超的SKU都在20000以上,是奥乐齐的10倍。
如此体量,跟奥乐齐打低价战,当然苦不堪言。
“好品质,够低价”,是奥乐齐的一贯方针。
目前国内的“中产贫困”现象日益突出,使得中产阶层对奥乐齐情有独钟。
既找到了平替,维护了钱包的里子,又维持了中产面子,妥妥的“中产乐园”。
奥乐齐既是普通打工者的“穷鬼乐园”,又兼职中产阶层的“中产乐园”,精准拿捏住了两大阶层的钱包。
只有找到目标顾客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平衡点,在保障自己能盈利的前提下,为他们量身打造商品,才能彼此不抛弃不放弃,做到和谐相处。
无疑,现在的奥乐齐做到了。
目前,奥乐齐在上海有57家门店,而他们的目标是深耕上海,门店达到500~600家。
根据奥乐齐稳扎稳打、低风险扩张的一贯做法,这或许需要一段时间。
但从奥乐齐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经历来看,一旦了解了本土习俗,确定好本土风格,选定好本土自有品牌,后续扩张速度也会迅速加快。
如今,奥乐齐已经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如果它想扩展到上海以外的城市,目前来看,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虽然还比较遥远,但如果奥乐齐能稳扎稳打,铸就精彩的上海神话,相信将来在其他城市看到奥乐齐,也会成为可能。
参考资料:
1 、奥乐齐官网、百度百科
2 、《“穷鬼乐园”奥乐齐,是怎么营销自己的》SocialBeta
3 、《最会过日子的沪漂,都在奥乐齐进货》三联生活实验室
作者:汐北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