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瘫痪母亲服药自尽,18岁重庆女孩背着父亲进城打工,尽孝11年

凡观纪事 2025-02-05 14:36:24

6岁那年父亲车祸瘫痪,12岁时母亲不堪重负自杀,90后重庆姑娘陈玉洁,在小小年纪遭遇天崩开局。然而厄运没有压垮她瘦弱的肩膀,16那年,她只身前往县城打工,两年后为了方便照顾,她背着父亲进城务工打拼......

从2003年到2014年,陈玉洁用11年无怨无悔的付出,谱写了一曲孝女尽孝的赞歌,荣登“中国好人榜”。

父亲车祸瘫痪,母亲不堪重负自尽

1991年,陈玉洁出生在重庆忠县樟树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陈玉洁的父亲陈益春,早年在新疆当兵,退伍后回家务农。1996年,为了让妻女过上好日子,他跟别人合伙买了一辆货车,拉货挣钱。陈玉洁的母亲名叫周汉群,这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村妇女,留守在村里,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女儿。

在陈玉洁的幼年记忆里,父亲出车回来,是她最幸福的时光。每次父亲回家,都会给她带一些小礼物,然后把她抱在怀里,逗得她咯咯直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一场意外摧毁了这个家庭。

那年的腊月三十,一家人正在欢天喜地迎接春节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噩耗:父亲陈益春跑运输的时候,一辆货车迎面撞了过来,陈益春躲闪不及,造成脊柱神经断裂,下半身瘫痪,再也站不起来了。

雪上加霜的是,肇事司机眼看车祸发生,竟然放任不管,逃之夭夭。陈家没有拿到一分钱赔偿,借遍亲戚凑了4万元手术费。可一场手术下来,只保住了陈益春的命,造成了终身瘫痪。

陈玉洁清楚地记得,大年初三,别人家张灯结彩,喜笑颜开,奶奶和母亲却含泪把父亲抬回家里,唉声叹气。然而厄运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家庭,仅仅5年时间,又一场悲剧发生了........

丈夫瘫痪后,周汉群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繁重的农活、巨额的债务、瘫痪的丈夫,种种烦心的事情压得周汉群喘不过气来。2003年8月的一天,周汉群偷偷喝下一瓶农药,离开了这个世界。

12岁女孩,挑起家庭重担

母亲去世的那一年,陈玉洁才12岁,家里只剩下年过80的奶奶,和瘫痪在床的父亲。还在上小学的她,用瘦弱的肩膀接过母亲的扁担,承担起照顾奶奶、父亲的责任。

父亲瘫痪母亲去世,留给陈玉洁的是一个破碎的家庭,最穷的时候,她家连一袋盐都买不起,不得不借粮度日。

陈玉洁每一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她早上5点起床,伺候父亲洗漱,吃饭,然后给猪喂食,7点赶到学校。中午的时候,她急匆匆跑回家,做饭、给父亲到尿盆,两个小时的午休一刻也不敢休息。傍晚6点放学,别人家的孩子都在玩耍,她一个人跑到地里干活,顺带稍一捆猪草回家。

晚上回家后,陈玉洁也闲不下来,给父亲喂饭、喂药,伺候父亲洗澡。直到深夜,她才有做功课的时间,常常忙碌到深夜12点.......

后来,村里给陈家办了低保,一年有一千多元的补助。然而这点钱跟父亲每月动辄五六百的药钱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

2006年,陈玉洁初中毕业,看着这个一贫如洗的家,说什么也不肯上了。她弃学回家,像当年的母亲那样,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干农活。

“玉洁,你这么下去不是办法,还是出去打工吧,负担能减轻一点。”亲邻们都劝陈玉洁,让她放弃照顾父亲,外出打工。

陈玉洁何尝不想出去,可一想到瘫痪在床的父亲,她就狠不下这个心。她对亲邻说:“没有爸爸就没有我,我不能放着爸爸不管!”

陈玉洁不敢离开父亲半步,因为她知道自己一走,没人给父亲洗澡,他会生褥疮,恐怕挺不了多久。

为了维持生计,背着父亲进城打工

父亲瘫痪的时候,家里就欠下4万元债务,几年过去,陈家欠下的钱更多了。2007年,小姨把仅有的200元借给陈玉洁,苦口婆心劝她:“傻闺女,别固执了,你不出去打工,连基本生活都照顾不住。放心吧,亲戚们不会不管你爸的!”

奶奶也在一旁插话:“玉洁,你放心去吧,有奶奶在,不会让你爸吃苦受罪的。”

在亲友们的鼓励下,16岁的陈玉洁终于下定决心,背着行囊来到忠县县城。然而她年纪小,又没有什么技术,找工作屡屡碰壁。那个深夜,小姑娘一人坐在桥底下,委屈地哭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第二天陈玉洁到一家茶楼应聘,老板看她可怜,把她留下来当清洁工,月工资300元。

茶楼有集体宿舍,每天管两顿饭,陈玉洁没有花钱的地方,几乎把所有钱寄了回去,给父亲买药吃。当然她也留了一部分,不是买吃买喝,而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陈玉洁每天在茶楼上6小时班,还有不少空闲时间。她没有浪费,而是利用这些时间报了个电脑培训班,希望能学得一技之长,找到更好的工作。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陈玉洁学习起来特别努力,别人一天完成的课程,她用时4小时就能学会。不到半年时间,她就学会了电脑录入和排版。

学成之后,陈玉洁找了一份彩印公司的工作,月薪650元。她缺少工作经验,但从来不固步自封,遇到问题就向同行请教。她工作认真,从来不犯错,赢得了老板的赞赏和同事们的喜爱。

每到月末,陈玉洁都会奔波几十里山路回家,为奶奶、父亲置办下个月的生活用品。走到回家的路上,她特别骄傲,终于能用自己的双手,养活奶奶、父亲了。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陈玉洁心里仍有顾虑: 奶奶已经86岁了,怎么照顾瘫痪的父亲?而且自己这一走,不能经常回来,让奶奶和父亲怎么办?

为了多挣钱,陈玉洁还是听小姨的话,去了重庆打工。可是她只在重庆待了一个月,就实在担心家里的情况,回了农村老家。

陈玉洁回家后,得知奶奶和父亲只能吃方便面生活,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她想好了,不回重庆了,留下来照顾奶奶、父亲。可是她一旦不工作,家里就断了经济来源,怎么办?

危难关头,陈玉洁以前彩印公司的老板伸出援助之手,他表示只要陈玉洁愿意回来上班,公司免费给她和父亲提供一间出租房。陈玉洁非常感动,将奶奶托付给大伯,自己背着父亲进城打工。

照顾父亲11年,当选“中国好人”

重回忠县的陈玉洁涨了工资,每月1500元。这些工资除了吃喝、给父亲治病,还能还掉部分债务。

遗憾的是,父亲陈益春的病没有丝毫好转,2012年又被诊断出糖尿病,陈玉洁好说歹说,才让父亲住进了忠县人民医院。出院后陈玉洁的负担又增加了,必须定期为父亲注射胰岛素。

当时的陈玉洁21岁,也是一个向往爱情的小姑娘。她相过几次亲,相亲对象看她长相甜美,善良纯真,都很中意她。可一谈到她的家境,对方就拉下脸来,从此没有下文。

看着失落的女儿,陈益春心如刀绞。过去这些年,为了节省开支,女儿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都是捡别人不要的穿。如今女儿的婚姻大事因为自己耽搁,令陈益春万分愧疚,竟决定走妻子的老路,自杀轻生。

一天中午,陈益春趁女儿出去买饭,偷偷割破了自己的手腕。陈玉洁回来后,看到父亲奄奄一息,血流了一地。她连忙背着父亲去医院,把父亲救了回来。

陪护期间,陈玉洁眼含热泪地说:“爸爸,你为啥要干傻事?我已经没有妈妈了,你再离开我,我不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了?照顾爸爸,是女儿最幸福的事情!”

陈益春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忏悔说:“是爸爸不好,爸爸保证不乱想了。”

2013年,陈玉洁照顾瘫痪父亲,背着父亲打工的事迹在忠县传扬开来,被誉为“最美女儿”。忠县相关部门提供支持,分配给父女俩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短短两个月捐款20000元。其中一位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与陈玉洁父女同病相怜,也捐款2000元......

遗憾的是,2014年,陈益春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

陈玉洁一手操持了父亲的葬礼,将剩余善款全部捐给当地的残联,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也是在这一年,陈玉洁照顾瘫痪父亲11载的事迹在全国引起轰动,获评“中国好人”。领奖的时候,这个23岁的姑娘真挚地说:“我会努力工作,争取早日把家里的欠款还上!”

0 阅读:1
凡观纪事

凡观纪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