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复学后,朋友本来约她去南京玩,孩子也答应了,并满怀兴致的告诉我们,说她跟几个女同学约好一起去玩,没有大人陪伴。我虽然知道这个计划不太现实,但为了不扫孩子的兴,当时也没说什么。
当朋友把计划告诉妈妈后,同学妈妈不放心孩子们单独出门,没有同意,孩子为此闷闷不乐。这种情况怎么帮孩子疏导心情呢?
对话沟通共情阶段
妈妈:好不容易放回长假,打算出去玩几天,结果计划泡汤了,是不是很不开心?
孩子:是的。
妈妈:跟朋友约好,她突然变卦,是不是觉得她说话不作数,有点失望?
孩子:是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也是她主动约我,也失约了。
妈妈:妈妈能理解你的心情,约定好的事突然遭遇变卦,原本的计划就被打乱了,谁遇上也会不开心。
引导阶段
妈妈:女儿,每次回外婆家,得福(宠物狗)是不是总两眼盯着窗外,还时不时用两个前腿去扒门?
妈妈:你知道它想干嘛吗?
孩子:它看到我们来了,想跑出去玩呗。
妈妈:那你怎么不放得福出去玩呢?
孩子:我哪敢呢,它跑丢了或者被人抓走怎么办?
妈妈:嗯,你担心它单独跑出去会遇到危险?
孩子:是的。
妈妈:你不让得福出去,得福的女朋友老见不到它,会不会怨恨它?
孩子:那我也管不了那么多啊,又不是我养的狗子!
妈妈:那你现在站在得福女朋友的角度,能不能理解福利的感受。
孩子:嗯,得福身不由己。
妈妈:那你朋友不守信是不是身不由己?
孩子:嗯。
妈妈:你现在能理解同学的妈妈为什么不同意你们去南京了吗?
孩子:我知道了,怕我们几个女孩在外面遇到危险,但是我们都多大了,我们能自己管好自己呢。
妈妈:女儿厉害了,有单独出门的勇气,我必须给一个大大的赞。
妈妈:但是,你们几个毕竟还未成年,也没有单独出远门经验,没有大人的陪伴我们还真的不放心。
妈妈:离放假还有几天,你们要不要再计划计划,看看能不能找到既安全,又能让爸妈放心的方案,好吗?
孩子:好吧。
沟通方法总结共情式沟通引导公式=先共情+再引导
共情的作用
1.孩子有安全感,打开心门
孩子有情绪问题时,内心就憋着一股气,就跟气球一样,气打多了会爆炸。我们要想法帮孩子去释放这股气,先得让孩子打开心的阀门,才不会让气越积越多。
当我们的把话真正说到孩子心坎上时,孩子感觉被理解了,感觉到我们真实意图的是想帮她,有安全感了,才会放开戒备,打开心门。
2.确认孩子的需求,确定引导方向
挖掘孩子情绪问题表层信息下隐含的信息,确定我们接下来的引导方向。
引导的作用
1.排除干扰因素
剥离不必要的担心和害怕,让孩子集中到焦点问题上,发掘孩子的潜在力量。
2.寻找到解决方法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思考,启发孩子自己找到解决方法。
引导的两个段位
初级段位:直接提出建议,告诉孩子解决方法,把孩子的大棒接过来。
高级段位:通过引导式提问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并从中找到答案,把孩子大棒归还给孩子。
误区
1.孩子有情绪时,有的父母不问青红皂白就劈头盖脸的责备孩子事多,不让孩子有情绪。
2.孩子有情绪时,有的父母没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急于提建议给方案。
3.孩子有情绪时,有的父母只看到表层问题,没有挖掘表层问题下面潜藏的真实原因,就急于给建议,如果方向都错了,提供的建议可想而知。